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出台政策促进消费回补,借助消费季等模式复兴城市烟火气,零售业市场打响了“疫情保卫战”,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直播带货如火如荼;社群电商异军突起;在线康养加速推进……
随着各地针对性政策举措的出台以及节日效应的刺激,零售业进入“提速换挡”的新阶段。企业经营压力有所缓解,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降幅不断收窄,1月至4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758亿元,同比名义下降16.2%。
尽管数据“转暖”,提振市场消费信心、恢复零售市场活力仍需寻找下一个“风口”。
节日消费效应显著线上消费増势明显
今年“五一”小长假带来的节日效应显著,一系列数据振奋人心。
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清明假期增长32.1%,全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6.3%,一些大型电商同比超过40%。全国100余家电商企业参与的第二届“双品网购节”,“五一”期间实现销售额超过580亿元。
根据百度地图大数据截取“五一”假期傍晚前后的全国热门购物中心实时人流指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人流指数最高,实体消费正在回暖。根据美团数据,“五一”期间全国到店餐饮消费指数较节前一周周平均指数增长47%。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刘梅英表示,“五一”期间,北京市餐饮企业营业额已恢复至同期水平的50.9%。
在上海,“五五购物节”正式启动仅过去4分钟,上海地区消费支付实时金额(由中国银联联合支付宝、财付通提供)即达1亿元。
假日消费的回暖掩盖不了疫情发生以来线下消费的低迷。据奥维云网数据,2019年4月线下冰箱市场零售额为40亿元,同比下降11.9%;线下洗衣机市场零售额27.8亿元,同比下降18.0%;4月份空调线下市场零售额规模为99.3亿元,同比下降31.7%。
记者在北京的一家零售百货公司采访了解到,该公司一季度百货部分销售额下降了50%。“实体店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目前已有10%的商户提出撤台要求,公司现在的全年目标是力争实现不亏损。”该集团负责人说。
“大品牌还能支撑,小品牌扛不住就会一撤了之,中间品牌走一步看一步,总体经营不理想。”上述公司负责人表示,至于线下消费能否恢复正常,还要看疫情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
“疫情发生以来,服饰鞋履、本地生活、旅游出行、艺术品、箱包皮具等品类消费低迷。”京东集团党委副书记曾晨说,“一些生活必需品因为疫情影响转为线上消费,一部分消费品类的销售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各家电商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发生以后,“宅”经济逐渐火热。京东集团的数据证实了疫情发生带动了部分消费品类线上消费增长。春节期间,京东旗下生鲜成交额增长215%,其中蔬菜成交额同比增长近450%。药品、数字内容、生鲜等成为最为热卖的一级品类。第一季度,超过700家国内外知名品牌持续入驻京东,涉及汽车、房产、健康等行业。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院教研部教授冯俏彬表示,目前我国供给侧在逐渐恢复,各地各行业复工复产情况总体较为理想。现在的问题很多体现在需求上,内需受疫情影响还未完全恢复,要充分挖掘内需市场的潜力,关键要找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恢复的平衡点,逐渐将消费能力释放出来。
“宅经济”活跃发展新业态带来新增长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种新消费场景正在“云端”火热进行,无接触消费模式渐受欢迎,“宅经济”成为市场热点,一些新业态、新模式正加速成型,有望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直播正在成为零售企业营销新模式。记者了解到,随着仓储、配送、海外通关等零售基础设施和配套政策的持续完善,新的媒介交流方式不断推出,线上线下的消费模式正在出现快速蝶变,消费者的消费接口更加多元。
疫情发生后,随着线下消费需求减弱,多家零售企业甚至生产厂商开始加速直播布局,如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等平台持续发展直播带货模式。王府井百货、翠微百货等传统零售企业也试水直播带货模式。网红主播、基层干部、明星、电视主持人等进入直播间,以“花式组合”形式一次次引发网络热点话题。
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家居用品、厨具、健身器材等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比增长超过40%;笔记本电脑、打印机、键盘等居家办公用品销量也呈现10%以上的增长。
——国美零售在北京地区的一场3小时销售直播活动中,参与人气达120万,销售突破1.13亿元。北京苏宁易购数据显示,2020年3月累计开播场次达2600场,销售额近3亿元。曾晨表示,疫情之下,各大企业加大直播带货营销力度,通过名人的光环效应去覆盖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同时加深依赖关系。直播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已成为标配。
——小众化社群电商模式突起。多家零售企业表示,在疫情影响下,消费者活动范围被限制在社区等狭小空间内,为零售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疫情期间,我们开设了100多个微信群,主要针对商场消费黏性较高的会员,推销员进行小范围营销,仅一个护肤品牌,1小时的销售额就达到9万多元。”一家零售企业负责人说。
国美零售依托自身App,充分挖掘门店对周边社区辐射能力强的特点,以门店3公里至5公里内的社群用户为主,将商品运送安装环节前移,依托大数据和门店前置仓,目前在全国已建立了超过16.7万个线上社群,服务人数达2000万左右。合生商业所属的北京合生汇商场等联合场内品牌,分时段进行直播卖货,品类包含美妆、餐饮、服饰等。
——在线康养消费加速推进。记者从多家电商平台调研了解到,疫情期间,在线问诊流量激增,加速了互联网医疗等康养消费的发展势头。
目前,各大医疗机构和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推进布局线上医疗等服务,线上咨询、线上诊断、线上治疗的智慧医疗正在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从疫情开始到5月初,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平台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000万人次,日均问诊量在12万左右,高峰时期1小时之内就可接到问诊需求近1万人次。疫情暴发之初,阿里健康紧急上线了在线义诊服务,4天内超过160万人访问,部分医生平均每天接诊200人。“公众的自我防控意识和旺盛的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促进在线医疗的发展,成为零售企业发展的新蓝海。”曾晨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冯永晟表示,随着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深入,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支撑的新业态发展将带来新的增长极。“宅经济”活跃发展,各类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进一步释放蛰伏的消费潜能,给经济发展带来全新的增长点。
多措并举拉动消费业内期盼更多支持政策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居民消费需求有望逐步释放,在现有政策下稳步落实内需增长措施,有序恢复居民消费信心,推出纾困政策和政策指引减轻企业负担,巩固已有的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消费回补。
——发挥消费券杠杆撬动作用。受疫情影响,前期全国消费市场遭受巨大压力。冯俏彬表示,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应发挥消费券杠杆撬动作用。目前在各地陆续发放消费券的基础上,建立消费券使用的统筹协调机制,各地发放消费券要与当地产业结构相结合,因地制宜,多渠道、广覆盖,重视对低收入群体以及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照,促使消费券起到跨地区平衡、纾困的作用。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5月上旬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疫情以来,全国累计发放190多亿元消费券。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超过40个城市和地区发放消费券,消费券有通用券、文旅券、汽车券、爱心扶贫券等多种类型。
有业内机构以杭州消费券为样本进行的研究显示,政府1元的消费补贴能够带来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费,且新增消费并不是“消费提前”所致,消费券过后消费恢复常态无明显下滑。“从已经发放消费券地区的实际效果看,对于消费拉动作用比较明显。”国美零售决策委员会副主席、首席财务官方巍表示。
——推动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将智能家电纳入补贴范围。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测算,2020年将有1.6亿台各类家电产品达到安全使用年限。目前有大量超过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家电仍在使用,家电的消费需求被抑制。同时,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兴起,智能门锁、智能家居等智能产品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未来三年内智能家居市场将保持21.4%的年复合增长率。
方巍表示,我国家电市场已进入满足更新消费需求为主的阶段,有必要大力度启动“以旧换新”市场,有针对性地实施家电消费补贴等刺激政策。同时参照家电节能补贴的做法,将智能类、健康类家电家居产品纳入补贴范畴,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政府支持一点、商家让利一点、消费者购买一点,有助于尽快拉动内需增长,激活整个产业链。”
——加强政策配套支持,巩固消费新业态发展势头。由于政策限制、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直播、在线医疗等模式资质不全、售后投诉居高不下、缺乏政策指引等现象较为突出。
业内专家认为,纯粹的线上业态和模式容易产生“数字鸿沟”,要有相应的政策引导。冯永晟建议,刺激鼓励新的发展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构建多样化的消费生态,完善数字经济的监管与竞争政策,加强政策的竞争性审查,采取包容审慎监管。
日前,广州市出台《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通过政策指引方式鼓励推动直播电商发展。
业内人士建议,为了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和疫情期间涌现出的新需求,各地有关部门可针对性出台行业发展指引措施,科学监管,有效管控,巩固培养信息消费、数字消费、智能消费、康养消费等新兴消费增长点,将新业态新模式与专业批发市场、电商扶贫、“夜经济”、传统商贸企业等融合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此外,还要积极引导住宿、餐饮、旅游、汽车、教育等企业发力“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新模式,促进全业态、全渠道、全场景创新,推动商贸主体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记者 孔祥鑫 吉宁 阳娜)
标签: 零售业
清远深入打造文化强市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岁末年初,文艺盛宴频频上演。日前,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揭幕,338件(套)非遗展品亮相;市第三届民间工艺精品展开展,60件(套)民间工艺
江门海关实施“国门安全”“便民利企”“暖心聚力”三大工程 固化提质增效机制19项
近日,笔者从江门海关获悉,2021年该关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国门安全便民利企暖心聚力三大工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目
“侨都根源”家谱族谱系统已在江门市档案馆新馆正式上线
继2021年12月12日正式启用后,江门市档案馆新馆预计将于春节前完成搬迁移交工作。这不仅为江门市档案馆新馆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也为项目后
惠州将建设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打造珠江东岸创新资源重要聚集地
过去5年,惠州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高新技术企业从466家增至20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939家增至1862家,新增市场主体36 4万户,新增百亿级
广州“十四五”时期医保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到2025年初步实现“病有良医”
近日,广州市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广州市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描绘十四五时期广州医保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规划》
佛山地铁二号线活跃着的岭南文脉 地铁经济文商旅融合未来可期
近日上午,位于石湾镇街道黎冲村的绿瓦亭,经过岁月洗礼后的绿色琉璃瓦,苍翠厚重。这个闲置多年的古建筑,变身成为融合佛山商贸文化、慈善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广州市共有8030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3467家
1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建设命名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近400个
1月16日,在双减政策落实后首个寒...
徐闻构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服务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70多名来自湛江徐闻的志愿者...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去年广东省法院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
粤已完成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广东将以更大力度全面构建一...
河源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大市河源...
中老铁路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周边游、康养游现诸多亮点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旅游业...
跨国物流运输方式更新升级 鲜花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根据RCEP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在与RC...
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开建 37天“拿地即开工”跑出“三水速度”
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再...
英德市组织开展了“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共27场
日前,第二届英州人才节系列活动之...
英德广晟新材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进入全面试车阶段
近日,广东广晟稀有金属光电新材有...
英德推进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2月21日上午,英德市召开2021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