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好转,各地电影院开始有序开放、跨省团队旅游恢复,电影票、机票、出游需求大增……“钱包”已按捺不住,满脑子只有俩字:消费。
线下业务开张!“烟火气”越烧越旺
16日12时09分,随着一条“低风险地区电影院7月20日恢复营业”的新闻推送,作为一家电影院合伙人,在家正吃饭的小熊(化名)站了起来,大喊一声“耶”,饭也不吃了,匆匆出门,去找其他合伙人商量重新开业事宜。他对中新网记者称,“等这一天等了半年。”
从业人员众多的出行、旅游市场也快速复苏。“苦熬了四五个月,看到跨省旅游开放,我都激动哭了。”上海人民广场携程旅游门店邢先生说,“自从7月14日得到跨省旅游开放通知,我座机、手机、微信几乎就没有停过。”
电影院开张、跨省旅游恢复,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随着熟悉的“龙标”声响起,不少网友表示,“已亲眼见证了影院的重启”。“早已订好机票,就等十一放飞游玩。”携程平台数据显示,14日当天国内跟团游、自由行瞬时搜索量相比开放前暴涨500%,酒店、民航预定量飙升。
电影院看电影、跨省旅游,算是晚到的线下消费。“线下消费的恢复,我的感受就是熟悉的地摊又出来了,街上小门脸又多了起来,人气也旺了。”一位居住在北京的消费者对记者表示,“我原来还想今年应该没人再入手饭馆了吧,没想到我家附近又新开一家安徽板面。”
新开的有小门脸,也有大店面。17日,苹果在中国的首家零售店Apple在北京三里屯全新开幕,店面面积是原来的两倍。作为北京夜经济的标志性商圈,三里屯正在恢复昔日的热闹繁华,这种现象也已在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各地城市上演。
“6月份以来,全国600多万线下小店的夜间收入超过去年同期,人们夜间出行也逐渐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阿里给中新网提供的数据显示,夜间消费的主要商品奶茶餐车、麻辣烫餐车、地摊布等销售增长均超过100%。
“中国消费回暖的态势明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256亿元,同比下降11.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6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下降3.9%,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四个月降幅收窄。
“数据显示,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恢复,且新的消费增长点带动居民消费回补,比如健康消费势头强劲”,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方晓丹称,上半年,人均购买洗涤及卫生用品支出增长19.9%,人均购买健身器材支出增长13.7%。
新业态频出!线上消费“亮”丽
线下开张,线上更“秀”。疫情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崔沫(化名)开始了弹性工作,更多的时间是在家办公,吃喝、生活用品全靠网购。“我快递包装盒都堆满了半间屋子;美团外卖、家乐福塑料袋攒了一堆用来当作垃圾袋。有和我一样的吗?”
“人在家中宅,吃喝送进来”。
国家统计局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51501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3481亿元,增长14.3%,比一季度加快8.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2%,比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平均到每个人身上,你每消费10元,其中有2.5元是花在了网上购买的实物商品。
而且,线上消费无疲态,24小时不打烊,前有“6·18”,接着是暑期。乐信调研数据显示,作为“后浪”考试结束的奖励,近来平台上手机、智能手表、电竞耳机等数码产品销售大涨,7月动漫周边日均订单数较6月增长2倍。
消费改善的背后是收入的变化,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
有办法花,就有办法挣。在经济复苏的同时,新业态百出。如,火爆的直播带货,有机构认为,今年直播带货市场规模预计近万亿元。
另外,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线上课堂、线上会议、共享经济,传统行业和数字经济不断融合发展。“我现在手机上安装了近10个在线会议APP,原来都没听说过这些,但现在用户量已经很大了。”有职场人士对中新网记者表示。
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15日发文,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明确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
“一不小心,成了新职业从业人员,时代的弄潮儿。”有网友称,“是时候给自己发个offer了”。别小看这些弹性就业,智联招聘一份报告显示,春节之后直播行业的招聘需求同比增长132%;淘宝直播人才的平均月薪达到了9845元。
两位数增长!汽车等大宗消费转正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3097元,增长5.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9%。食品烟酒依然占消费最大头,不过汽车等大宗消费也开始回暖,且下半年态势更明确。
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产销呈现断崖式下跌,但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实现了同比、环比增长,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下降态势。乘联会认为,从4月乘用车零售数据来看,已经基本确定了中国车市的“V型”反转态势。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2.5万辆和2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5%和11.6%。延续了回暖势头,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继续呈现两位数增长。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接受中新网采访时称,二季度,汽车消费转正,主要受需求滞后释放以及各地出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影响,往后看,消费回升的逻辑可能会延续。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复工复产推动汽车行业二季度产销大幅回升,总体表现好于预期,下半年汽车市场将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过程,“如果下半年市场恢复得好,全年车市降幅可能会恢复到10%以内。”
从线下到线上,从零售到大宗商品,消费在加速回暖——居民消费意愿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走势。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二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指标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下阶段,随着疫情防控趋势向好,经济有望保持恢复态势。
(记者吴涛)
标签:
清远深入打造文化强市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岁末年初,文艺盛宴频频上演。日前,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揭幕,338件(套)非遗展品亮相;市第三届民间工艺精品展开展,60件(套)民间工艺
江门海关实施“国门安全”“便民利企”“暖心聚力”三大工程 固化提质增效机制19项
近日,笔者从江门海关获悉,2021年该关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国门安全便民利企暖心聚力三大工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目
“侨都根源”家谱族谱系统已在江门市档案馆新馆正式上线
继2021年12月12日正式启用后,江门市档案馆新馆预计将于春节前完成搬迁移交工作。这不仅为江门市档案馆新馆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也为项目后
惠州将建设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打造珠江东岸创新资源重要聚集地
过去5年,惠州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高新技术企业从466家增至20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939家增至1862家,新增市场主体36 4万户,新增百亿级
广州“十四五”时期医保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到2025年初步实现“病有良医”
近日,广州市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广州市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描绘十四五时期广州医保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规划》
佛山地铁二号线活跃着的岭南文脉 地铁经济文商旅融合未来可期
近日上午,位于石湾镇街道黎冲村的绿瓦亭,经过岁月洗礼后的绿色琉璃瓦,苍翠厚重。这个闲置多年的古建筑,变身成为融合佛山商贸文化、慈善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广州市共有8030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3467家
1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建设命名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近400个
1月16日,在双减政策落实后首个寒...
徐闻构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服务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70多名来自湛江徐闻的志愿者...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去年广东省法院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
粤已完成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广东将以更大力度全面构建一...
河源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大市河源...
中老铁路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周边游、康养游现诸多亮点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旅游业...
跨国物流运输方式更新升级 鲜花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根据RCEP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在与RC...
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开建 37天“拿地即开工”跑出“三水速度”
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再...
英德市组织开展了“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共27场
日前,第二届英州人才节系列活动之...
英德广晟新材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进入全面试车阶段
近日,广东广晟稀有金属光电新材有...
英德推进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2月21日上午,英德市召开2021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