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总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线,面对人口负增长前景——
孩子生少了 我们怎么做
中国开始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本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这项任务。
民政部部长李纪恒介绍,中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最多的国家,2019年年底已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4亿,预计2025年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目前,中国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
规划纲要提出的应对措施包括:优化生育政策,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等。国家还将改革完善人口统计和监测体系,“密切监测生育形势”。
3月20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少子化、长寿化、老龄化“三化并存”是我国面临的国情,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逆转。
原新用一张图表来解释,低生育率在中国已持续3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原国家计生委的数据,1991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2.09,即每个育龄女性平均生育2.09个孩子。总和生育率2.1被认为是更替水平,能够维持人口不增不减。自1991年以后,生育率的这条曲线呈向下走势,再也没有回到这个水平。尽管前几年国家先后放开“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但生育率略有回升后又开始滑落。
“更替水平以下的生育率,我们称之为低生育率时代。”原新说,“当人口的低生育率时代持续了30个年头,总人口的负增长估计未来10年之内到来,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了。”他指出,至少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少子化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今年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这意味着,整个建设周期都伴随着少子化的基本国情,并且伴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国家发展的人口基础正在发生重大转折”。
与此同时,生育者的规模也在缩减。中国的育龄女性在2008年达到3.79亿的峰值,目前是3.42亿,预计到2050年只剩2.55亿。2019年,中国出生了1460万人口。原新说,如果希望每年都保持这个规模,现在需要育龄女性平均生1.4个,到2050年平均要生1.9个孩子才能达到这个规模。
在同一个场合,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介绍了他的研究:预计5年内中国就将出现人口负增长。他还指出,从2022年开始,1962年到1976年间“婴儿潮”中出生的人口,将陆续退出劳动力市场。欧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少子化,是用了较长的周期慢慢到来的,而中国的老龄化、少子化是“扑面而来”的。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王培安在一份建议中指出,我国将延续低生育水平下人口增长递减的趋势,这是我国人口发展的正常规律,但规模降得太快,会加剧人口的结构性矛盾。
王培安感慨,今天鼓励年轻人生育二孩,其难度并不亚于甚至要超过三四十年前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不愿生、不敢生、生不出、生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他建议,对赡养老人、抚育幼儿的家庭在税收、购房等方面给予优惠,探索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和养老护理补贴制度;支持普惠型养老托幼机构发展;落实产假、护理假、带薪休假制度,鼓励男性参与子女照料,保障女性就业权益,支持女性职业发展……总之,“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任泽平也认为,生育成本的上升,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压力正在抑制生育率,需要相关的政策作出调整。他建议,对育儿家庭提供个税抵扣和经济补贴,加大托育服务的供给,完善对女性就业权益的保障,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的投入,“让大家生得起、养得起”。“政策作适当的调整可能会有所改善,虽然改变不了趋势,但是可能会改变斜率。”这位经济学家表示。
其实,一些发达国家已尝试过类似政策,比如,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日本。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佐佐井司介绍,日本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对父母减税、补贴、实行带薪休产假等。
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教授伯特·拉森说,丹麦过去几十年一直提供大量的托育补贴;法国则于几年前实施了一项税收计划,生育第3个孩子的减税额是生两个孩子的两倍。她说,要扭转少子化趋势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丹麦的生育率可能会更低。
在论坛上,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通常生育率越低,这是全世界的趋势。现代社会的高压力、高竞争影响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也延长了年轻人的求学时间,延迟了婚育年龄,进而影响了生育率。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一项计划是建设100个示范性的“儿童友好城市”。王杰秀说,从儿童福利来说,少子化呼唤着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完善。我国儿童福利保障的范围从最初的弃婴、孤儿扩展到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未来可能要向全体儿童扩展。健全儿童福利政策,提供生育津贴、养育津贴等措施,虽然改变不了大趋势,但是在一定阶段还是有效的。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铭在论坛上指出,中国即将迈入人口负增长时期。真正要从人口方面解决中国发展动力的问题,需要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改善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他强调,提高人口素质十分重要,当前人口素质提高的关键在于农村户籍的孩子,其中大量是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的流动儿童,应着力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
人口学家原新也指出,应该适应形势,努力发掘新的人口红利,人口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将提供新的“人口机会”。比如,伴随着少子化,整个社会养育孩子的成本会下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会加大,人口素质将会得到提升。
原新引用了一句俗语,“多生一个孩子,多添一双筷子”。他解释,从成本来说,过去那双“筷子”是用竹制的,今天的那双筷子是用黄金做的,未来添的筷子是用钻石做的。生育成本不能简单理解为经济成本,还包括时间成本、社会成本等。有一件事情是一定要去做的,就是建立有利于提振生育率的社会公共政策,这是政府的责任。(作者:张国 张均斌)
标签: 人口老龄化
清远深入打造文化强市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岁末年初,文艺盛宴频频上演。日前,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揭幕,338件(套)非遗展品亮相;市第三届民间工艺精品展开展,60件(套)民间工艺
江门海关实施“国门安全”“便民利企”“暖心聚力”三大工程 固化提质增效机制19项
近日,笔者从江门海关获悉,2021年该关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国门安全便民利企暖心聚力三大工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目
“侨都根源”家谱族谱系统已在江门市档案馆新馆正式上线
继2021年12月12日正式启用后,江门市档案馆新馆预计将于春节前完成搬迁移交工作。这不仅为江门市档案馆新馆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也为项目后
惠州将建设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打造珠江东岸创新资源重要聚集地
过去5年,惠州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高新技术企业从466家增至20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939家增至1862家,新增市场主体36 4万户,新增百亿级
广州“十四五”时期医保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到2025年初步实现“病有良医”
近日,广州市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广州市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描绘十四五时期广州医保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规划》
佛山地铁二号线活跃着的岭南文脉 地铁经济文商旅融合未来可期
近日上午,位于石湾镇街道黎冲村的绿瓦亭,经过岁月洗礼后的绿色琉璃瓦,苍翠厚重。这个闲置多年的古建筑,变身成为融合佛山商贸文化、慈善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广州市共有8030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3467家
1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建设命名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近400个
1月16日,在双减政策落实后首个寒...
徐闻构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服务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70多名来自湛江徐闻的志愿者...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去年广东省法院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
粤已完成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广东将以更大力度全面构建一...
河源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大市河源...
中老铁路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周边游、康养游现诸多亮点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旅游业...
跨国物流运输方式更新升级 鲜花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根据RCEP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在与RC...
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开建 37天“拿地即开工”跑出“三水速度”
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再...
英德市组织开展了“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共27场
日前,第二届英州人才节系列活动之...
英德广晟新材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进入全面试车阶段
近日,广东广晟稀有金属光电新材有...
英德推进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2月21日上午,英德市召开2021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