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韩国餐饮外卖行业逆势繁荣,而在一份单人餐4-5个餐盒的情况下,餐盒垃圾也开始取代一次性咖啡杯和超市塑料袋,成为韩国环保路上的新障碍。
外卖爆单
“宅经济”火了韩国泡面,又火了韩国外卖。8月8日,《韩国先驱报》援引韩国环境部数据报道,韩国2020年外卖订单量比上一年增加78%。
与此同时,随着外卖经济发展壮大,韩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将在该领域大展拳脚,抢占份额。据LINE的母公司Naver方面消息,目前其旗下运营的“社区菜市场”配送平台已有66处菜市场入驻,消费者可以直接在手机上下单购买传统市场内售卖的新鲜食材、小吃等,并可享受2小时内送货上门服务。
除传统市场外,Homeplus、GSFresh等大型超市也在8月相继入驻该平台。据GSFresh方面透露,入驻该平台后,销售额约提升了14%。业界分析称,入驻平台的商户增多,标志着Naver正式开启外卖配送业务。
疫情是外卖爆单的直接原因。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家成认为,疫情之前,韩国的外卖只能算是平缓发展,由于疫情的刺激,外卖产业出现了陡增。
李家成进一步指出,韩国去年经历了三波疫情,疫情防控的响应等级也随疫情变化而有所调整。尤其是保持社交距离以及限制聚餐人数的规定,对饭店业的打击比较大,很多饭店为了求生选择了外卖渠道。
另一方面的增长则是来自顾客。“随着外出就餐限制的增多,很多人选择居家就餐,外卖下单量也随之暴增。”李家成说道。
但即便在疫情前,韩国的外卖行业也不是默默无闻。在韩国,有一句话叫“路上骑摩托车的不是帅哥,都是送外卖的大叔”。曾经生活在首尔的朴星对北京商报记者回忆道,在韩国晚上会听到窗户外面“咻咻”的摩托车声音,到凌晨还是不停的。
不过,在韩国点一顿外卖可不算便宜。朴星表示,在韩国点一次外卖均价在120元人民币左右,配送费一般则需要6块到18块。
塑料危机
外卖订单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吃完外卖的餐盒。李家成指出,外卖产业的兴旺,确实带来了一些次生灾害问题,也就是外卖餐盒等垃圾。“绿色韩国”所作一项民调显示,3/4的受访者表示,叫外卖时需要扔掉大量餐盒垃圾,为此感到“内疚”“不安”。
据环保组织“绿色韩国”估算,韩国每天外卖订单量约为270万份,这意味着需要用到大约830万个塑料餐盒,其中多数是非循环使用的一次性餐盒,其污染规模令人担忧。
另一个担忧则来自过度包装。“通常一份单人餐,算上小菜和调料要用4-5个餐盒,多的要7-8个,不仅数量多,垃圾分类也麻烦。”朴星吐槽道。
事实上,韩国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相当惊人。根据韩国统计厅2016年的数据,韩国人均塑料制品消耗量为98.2公斤,位列世界第一;塑料袋消耗量为216亿个,这一数字为德国的6倍,是芬兰的逾100倍。
但在以前,外卖并不是其中的大头。以一次性咖啡杯为例,韩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塑料咖啡杯总量高达260亿个。
于是,韩国政府从2018年起,就禁止咖啡店使用一次性塑料杯。一年后,“限塑”范围从咖啡店扩大至超市和烘焙店等,从那时起,韩国2000家大型超市和1.1万家面积超过165平方米的超市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这意味着在这些地方,即使是付费也买不到一次性塑料袋。
为此,韩国还面临过一次塑料垃圾危机。由于回收塑料袋等垃圾无利可图,韩国首都圈的绝大部分垃圾清运、分类公司宣布不再回收PET塑料瓶和白色聚苯乙烯餐盒,并在一段时期内导致了韩国首都圈陷入混乱。
当时,很多居民区都贴出告示,告知居民以后不许再把一次性塑料袋和餐盒扔到可回收垃圾区域。而且扔可回收垃圾时还要把垃圾清理干净再扔,例如把污渍清理掉、撕掉可回收垃圾上的胶带等。最后,由韩国政府出面,向垃圾清运、回收企业详细说明了补贴措施之后,首都圈才重新恢复正常。
这条政策不仅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自带杯子去咖啡厅逐渐成为常态,同时还带来了新一轮环保商机。比如,有企业发明了可以吃的“大米吸管”,大米吸管的成分为70%的米与30%的木薯,比塑胶还要快就被自然所分解。
虽然比起一般的塑胶吸管,大米吸管的价格要高出10倍,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购买的人数也在增多,成为韩国环保人士的新宠儿。
为环保出力
眼下,已经有不少环保组织呼吁餐饮业和民众为环保出力。一些企业已研制出环保型餐盒,可将塑料使用量减少50%。一些餐饮商家则开始使用以甘蔗残渣制成的纸餐盒。
同时,京畿道政府正在尝试让餐饮行业用可反复使用的餐盒为用户送餐,由政府帮忙提供回收及清洗餐盒服务。目前,大约140个餐馆参与尝试。不过,这项尝试面临诸多难题,例如防疫难度增大、骑手增加往返次数以致成本增加等等。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也在做出努力。李家成介绍,韩国在今年2月份通过了一部关于促进资源节约和回收利用的法律,就是要限制塑料制品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通过这个法律,应该会提供不错的社会导向,从而使外卖企业餐具使用的材质向环保材料倾斜。
李家成进一步分析道,这个法律是通过罚款的形式,对外卖企业进行消费诱导。如果说违反这个限塑令,就会处以相应的罚款,这样一来就会促使企业采用环保材料。
但在韩国的环保路上,技术依然是最大的掣肘。李家成指出,韩国在环保技术,也就是可降解塑料技术方面,目前还没有取得一些突破,造成了它目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一方面想降低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另一方面,又没有可替代的或者可降解的餐具出现。”(作者:陶凤 赵天舒)
云南省去年新增减税降费153亿元 助力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
记者从全省税务工作会议上获悉,我省税务部门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抓实减税降费政策落地,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53亿元,
富宁县归朝镇因地制宜 把发展山豆根产业作为增收致富路
走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归朝镇龙秋村的山豆根种植基地,只见一株株绿油油的山豆根长势喜人,群众在基地里忙碌着,大山里呈现出一派欣
永昌高速开建 弥昌、昌链项目前期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近日,永平至昌宁高速公路(昌宁段)开工建设,弥昌、昌链项目同时启动。永昌(永平-昌宁)、弥昌(弥渡-昌宁)和昌链(昌宁-链子桥)3条高速公路,
设计时速100公里 玉溪至楚雄高速公路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
近日,玉(溪)楚(雄)高速公路全线控制性工程——楚雄枢纽小郭邑特大桥顺利完成90度转体,华丽转身成功上跨广(通)大(理)铁路,创下同类桥...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报告(2021)发布 12家滇企入选
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共同主办的工业和信息化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报告(2021)》发布
广东聚焦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 实现“林长治”
为进一步做好推行林长制的各项工作,近日,广东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广东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七项配套制度》(下称《配套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广州市共有8030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3467家
1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建设命名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近400个
1月16日,在双减政策落实后首个寒...
徐闻构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服务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70多名来自湛江徐闻的志愿者...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去年广东省法院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
粤已完成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广东将以更大力度全面构建一...
河源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大市河源...
中老铁路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周边游、康养游现诸多亮点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旅游业...
跨国物流运输方式更新升级 鲜花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根据RCEP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在与RC...
粤:不相连住宅面积未超标将不视为“一户多宅”
不得以取得公安机关单独立户作为申...
广东省将推动各地建立分性别统计制度
1月12日,广东省全省统计工作暨强...
2021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成绩单”:研发投入强度达国际先进水平
1月12日上午,中共广州市黄埔区第...
2022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12月26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