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过半,农田灌溉相继迎来高潮。大江南北,水网汩汩作响,缓缓流入充满希望的田野。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40处大中型灌区开始春灌,累计灌溉6170万亩,供水超过79亿立方米。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记者近期奔赴各地调研春耕生产了解到,农村水网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引水:万千水网入良田
粮食生产的关键之一,在于耕地灌溉面积。在占全国耕地面积54%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全国总量75%的粮食。
拓展灌溉面积,水利设施建设先行。
站在乌蒙山区纳雍县六冲河畔,只见一道大坝横亘河上,水流蓄积形成一座大型水库。水库之下,648公里输水管网由西蜿蜒向东,给干渴的乌蒙山区带来新的生机。这是夹岩水利枢纽工程,贵州历史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这是在位于乌蒙山区的贵州省纳雍县六冲河畔拍摄的夹岩水利枢纽工程(3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公司有关负责人谢金才说,这个工程构建起以大型水利枢纽为支撑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将从根本上解决黔西北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为附近90万亩耕地、267万人口提供水源保障。
湖北枣阳市曾是有名的“旱包子”。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去年全线通水,丹江口水库的水沿着干渠,顺着畅通的农田水网,流进了数百万亩农田。去年,枣阳市种粮大户张心海的500亩地,第一次为他带来30多万元收入。
“水有了稳定保障,今年小麦亩产应该比去年高点。”张心海说,以前年份为了找水,往往要拉上几百米的管子从堰塘抽水,也尝试挖过150米的深井取水,算下来每年每亩地灌溉的花销就有上百元。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为湖北省枣阳市境内的农田灌溉送水(3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钟华 摄)
另一些地方,通过渠道疏浚、设施维修,扩充了耕地有效灌溉面积。
“我有12亩地,过去水从河里流到地里得20分钟,浇一遍得五六个小时,现在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近日,正在麦田进行春灌的河南省原阳县太平镇陈庄村村民陈怀勋高兴地说。
为确保农民春灌河渠顺畅,原阳县清淤疏浚河道26条400余公里。陈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军说,从干渠到支渠再到斗渠,全部都进行了硬化,河渠淤堵阻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为湖北省枣阳市境内的农田灌溉送水(3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钟华 摄)
近年来,甘肃疏勒河灌区改造干支渠507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1576座,渠道总衬砌率98%以上,形成了蓄、调、灌、排完善的灌溉系统。
“斗渠实现硬化、支渠被改造成直径1.5米管道,极大改善了渠道跑冒渗漏、淤堵现象。”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河东镇六道沟村党总支书记焦扬说,冬灌已经用上疏勒河水,全村1.4万亩耕地用水不再紧张。
这是3月15日在甘肃省酒泉市疏勒河灌区拍摄的昌马总干渠开灌引水。新华社发(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供图)
这是3月15日在甘肃省酒泉市疏勒河灌区拍摄的昌马水库。新华社发(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供图)
水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耕地灌溉面积由9.37亿亩增加到2020年底的10.37亿亩。与此同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18万亿斤增加到2020年的1.34万亿斤。
2020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粮食总产量1.05万亿斤,占全国的78%,较2012年的0.89万亿斤增加0.16万亿斤;亩均粮食产量由每亩747斤提高到了每亩796斤。
节水:一滴水当成两滴用
近30年来,我国农业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维持在约3400亿立方米,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56%左右。在灌溉面积扩大、粮食总产量稳步增加的情况下,农业用水总量基本维持稳定,节水灌溉功不可没。
从大水漫灌到刷卡取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灌区已成现实。看到灌溉条件改善,湾滩河镇湾寨社区居民刘志海立即拓展水稻种植面积,从10亩增加到了40亩。
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镇的巡河人员在沿湾滩河两岸巡查(3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田边有水桩,要用多少水,就放多少水,有智能设备精准计量。”刘志海说,以前农田用水不稳定,亩产稻谷最多800斤,如今智能灌溉,节约了30%的水,降低了用水成本,而且亩产达到了1200斤。
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镇湾寨社区的工作人员用水桩放水(3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水利信息化建设在湖北漳河灌区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沿着漳河灌区总干渠渠道行走,几步之遥就有许多测、视、控一体化设备。正是这些设备对每一条渠道、每一片农田精准“把脉”,对水资源实现在线监测、动态模拟、合理调配管理。
“以前得在各个村组跑,安排灌溉用水,通过信息化改造后,开闸放水可以用手机或者电脑远程控制。”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工作人员杨长宇说,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漳河水更迅速、低耗、高效地输送给漳河灌区260万亩农田。
不少地区还将节约用水与节约用工、用肥一体推进。
在河南省部分小麦种植区,冬小麦目前进入返青拔节期。辉县市新乡五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入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该合作社负责人孙绍臣刚把流转的200亩小麦浇完。
“以前一人一天最多浇4亩到5亩地,自从用了滴灌技术,只用5天就能全部浇完。节水超25%,节肥超20%。”孙绍臣说。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甘肃的饮马农场。“过去冬季大水漫灌,一亩田平均需要灌溉350立方米水,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饮马农场副场长赵富强说。
近年来,饮马农场先后建设了12个高效节水项目,高效节水农田面积已超过7万亩。“高效节水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后,与过去大水漫灌相比,可节水40%到50%,水肥利用率由以往40%提升至90%,小麦亩均产量提升120公斤左右。”赵富强说。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严格实行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健全节水奖惩机制,形成节水政策激励倒逼机制。同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计量设施建设,推进灌溉信息化建设,持续提高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据水利部统计,2012年以来,我国节水灌溉面积已由4.68亿亩增加到2020年的5.67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由2.12亿亩增加到2020年的3.48亿亩,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16提高到2021年的0.568。
防水:导水护田更护粮
2021年,我国水旱灾害多发重发。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体系,成为暴雨洪水来临时保障农田安全的一面盾牌。
“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蜿蜒在江汉平原的长江荆江河段似一条“地上悬河”,时常威胁着江边的沃土良田。作为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湖东分块蓄洪工程守护着江汉平原的安宁。
在洪湖东分块蓄洪工程建设单体最大工程——腰口隔堤建设工地上,施工人员繁忙作业,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这个工程建成后,将与洪湖监利长江干堤、东荆河堤及洪湖主隔堤形成总长167公里的封闭圈,可承担60亿立方米的分蓄洪任务。
2020年夏,洪湖市遭遇严重汛情,洪湖东分块蓄洪工程的高潭口二站投入应急运行,31天排涝2.2亿立方米,有力守护了农田安全。
从南方到北方,众多水利工程守护着农田的安全。
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张庄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水肥一体机在为麦田浇灌(3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去年7月,河南省封丘县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暴雨,受上游来水影响,县域主要排涝河道水位一度超保险水位,封丘县迅速启动一级响应,在各部门通力协作下,实现了“有惊无险”。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封丘县文岩渠治理工程堤防加固现场,30台大型施工机械干得热火朝天。为了“旱能浇、涝能排”,封丘县的13个农田水利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内,施工人员在修复去年水毁的沟渠(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封丘县水利局副局长侯发远说:“除涝工程5月底前可全部竣工。县内文岩渠除涝标准由不足三年提高到五年,防洪标准提高到二十年一遇。”
从平原到山区,农村水利设施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3月下旬,在贵州惠水县坝王河摆金镇清水苑村河段,记者看到不少村民穿着胶鞋在水田里除草。该河段治理前,附近的田地经常被淹,水稻减产、绝收的现象比较常见。
工人在贵州省惠水县雅水镇修建农村水渠(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后来河道拓宽了一倍,新建6公里河堤,完成河道清淤,再也不用担心稻田被淹没。”正在田间除草的村民说。
水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汛期,4347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拦洪运用,拦洪量1390亿立方米;11个国家蓄滞洪区投入分蓄洪运用、分蓄洪水13.28亿立方米,减淹城镇1494个次,减淹耕地2534万亩,避免人员转移1525万人,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2年以来,年均完成抗旱浇地面积28176万亩,年均挽回粮食损失2655万吨、经济作物损失220亿元。
文字记者:欧甸丘、刘诗平、刘智强
参与采写记者:李鹏、侯文坤、王朋
视频记者:蔡志坚、吴斯洋、崔晓强、罗大富(摄制)
海报设计:姜子涵
新媒体编辑:聂毅、康丽琳
当焦虑不安时可以试试这三种办法
记者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获悉,疫情以来,设在该院的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咨询量较往常增加了30%,增长部分中,和疫情相关的心理
南京:不能到校上课的高三学生线上完成“二模”考试
昨天上午10点44分,全市高三师生员工下午返校复课的消息一经发布,我市各高中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给家长、学生发返校通知,收集核酸检测报告
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进展:一个疑似飞机残骸碎片被发现
记者从24日在广西梧州举行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搜救人员在离事故核心现场约十公里
新能源车买卖订单风潮下 买家接盘提车订单风险几何?
近日,各大新能源车企纷纷提价,很多热门车型一车难求。由于不少新能源车的交付周期往往需要数月,许多在去年价格低点下订的车主突然发现,
南京市下半年的土地出让政策调整释放了这四个方面的利好
3月24日,市规划资源局发布2022年宁出第01号南京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集中供地第一批),公告推出20幅地块,用地总面积68 58公
“微笑天使”江豚的露脸次数明显增多 长江生态环境稳步提升
2022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施行一周年。一早,位于鼓楼区江边南路附近的长江南京潮水位站旁,4万余尾体质健壮的鱼苗正经放流斜坡游入长江。
草莓是“水果皇后”吗?草莓籽突出好还是凹陷好?草莓形状不规则是何原因?
春回大地,气温渐暖,草莓也进入大...
为什么现在的人很容易孤独 如何缓解孤独
习惯了独自在大城市打拼,却在一个...
预制菜口碑怎么样 如何正确储存预制菜
预制菜包括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
整治健康谣言的重要性有哪些 健康谣言的危害大盘点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2年清朗...
阅读纸质书籍的好处有哪些 阅读纸质书籍能提升理解能力吗
《自然》旗下期刊《科学报告》刊登...
乳蛋白对新冠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爱喝牛奶的人不易感染新冠?
喝牛奶有助抗击狡猾诡异的新冠病毒...
红薯等薯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吃红薯可以降低老年痴呆的风险吗
红薯等薯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具有...
利用医学成像技术将健康状况可视化 更能够阻止人的不良行为
全球每年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人数超...
“三道红线”绿档优等生有哪些 龙光集团股价怎么样
3月23日收盘,龙光集团(3380 HK)...
复星医药公布2021年度经营业绩 未来将持续提升海外业务占比
近日,复星医药公布2021年度经营业...
“新冠能量饮”防新冠是虚假宣传吗
在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全国人民...
中式点心复兴之路挑战重重 墨茉点心局的问题出在哪里?
新消费持续降速中。日前,被称为烘...
边吃边喝的危害有哪些 哪些人不适合吃汤泡饭
很多人都觉得有汤有菜,吃饭才香,...
弹力带健身操适合哪些人锻炼 弹力带健身操怎么做
弹力带是一种使用简单方便,便于携...
中等强度跑10分钟会怎么样 跑步可以让大脑更机灵吗
跑步是一项有益于改善心理健康的体...
“疫霾”下,江苏省从四个方面对文旅行业给予精准扶持措施
疫情始终是影响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
银保监会就金融、房地产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日下午举行新...
被困英德市雪山嶂山顶的6名驴友平安下山
恶劣天气下,请谨慎制定爬山计划,...
广州税务将引入智慧科技助力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推出智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