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人士高度评价神舟十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16日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半年之久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海外媒体及时、广泛进行报道。一些海外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并对中外航天合作充满期待。
广泛关注
法国中国航天问题专家、《神舟,中国人在太空》等多本相关书籍作者菲利普·库埃1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是中国取得的“完美成功”。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待问天和梦天2个空间站实验舱发射后,中国将开展更多科学任务。他祝贺3名航天员推动中国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并感谢他们在太空中精彩展示了中国新年等传统文化。他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有助于中国未来的太空科研工作,特别是月球和火星探测方面。
德新社16日发文详细介绍了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文章说,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核心舱驻留6个月,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先后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完成了一系列实验,为进一步建设中国空间站做准备。此外,王亚平不仅是进入天和核心舱的第一名中国女航天员,也是第一名进行太空行走的中国女性。
爱尔兰国家广播电视公司16日在其网站首页显著位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地面的消息。报道说,3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了183天后顺利返回地球,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将有助中国空间站的后续建造。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自己的空间站技术,已成功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并成为第一个在月球背面实现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从事中国太空政策研究的学者莫莉·西尔克日前在接受美国太空网站采访时表示,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生动的太空授课,旨在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中国航天员的实时互动活动真实展示了中国空间计划的技术能力和实用性。这类活动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并鼓励年轻人从事以科学为基础的职业。
文莱资深媒体人、时政观察家贝仁龙表示,神舟十三号圆满完成了中国迄今历时最长的载人飞行,结束了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建设天宫空间站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
期待合作
贝仁龙说,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这不仅归功于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和奉献,也体现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中国在航天领域一直秉持开放合作的务实态度。在美俄关系紧张、国际空间站的未来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建成后,很可能成为近地轨道唯一长期载人的航天器,进而承担起全球最重要太空综合实验室的使命。
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的重大胜利。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太空科学方面的进步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鼓舞。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吸引着发展中国家,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一系列航天项目合作,促进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惠及非洲人民生产生活。
纳米比亚科技大学经济学讲师拉梅克·奥达达说,中国为人类探索宇宙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希望中国继续与纳米比亚加强合作,“帮助我们培养自己的航空、航天人才,期盼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纳米比亚的宇航员能够登上中国的空间站”。
(据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我真羡慕他们!”
——美国退役航天员托马斯谈神舟十三号成就
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名中国航天员16日成功着陆。美国退役航天员唐·托马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对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赞不绝口,期待世界各国加强太空领域合作,为同处地球家园的全人类造福。
“我真羡慕他们!”托马斯谈到执行此次任务的3名中国航天员时对记者说,他在自己的航天生涯中总共在太空逗留了44天,而神舟十三号乘组一次任务期间便在太空连续工作半年,“他们所完成的工作令人难以置信”。
“我能看到他们身体状态良好,看上去健康、开心且兴致勃勃。我知道他们对返回地球感到兴奋。”托马斯说:“我期待他们与中国人民以及地球上的所有人分享这次飞行经历。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他们的经历。”
托马斯说,当他看到3名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为地球上的孩子们授课时,一种作为同行的强烈个人感情涌上心头。言谈间,托马斯将中国航天员称为“我们的航天员”,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太空旅行者。看着他们,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亲切。”
现年66岁的托马斯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是美国航天局1990年选出的航天员。1994年至1997年间,托马斯乘坐美国哥伦比亚号和发现号航天飞机执行过4次太空飞行任务,共计绕地飞行692圈。
自2007年退役以来,托马斯通过在大学任教并进行公共演讲,致力于航空航天知识的传授和普及工作,启迪有志成为航天员的年轻一代实现自身梦想。
托马斯告诉记者,他一直密切关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向记者列举近年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时,他如数家珍。
2019年,中国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携带月壤返回地球;2021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成功着陆;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驻留半年,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托马斯说,作为探索太空的后发国家,中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进展。“看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简直是一种享受。”
谈到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托马斯说,尽管国与国之间存在政治分歧,但各国航天员的共同身份是地球使者,应该代表全人类共同参与太空探索活动。他坚信,各国应该开展合作,共同实现在月球建立联合科考站和将人类送上火星等目标。
“来自地球的人们一同去往其他星球,这是我的未来梦想。”托马斯说。
(新华社华盛顿4月16日电 记者邓仙来)
本文刊于4月18日解放军报04版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年轻人开始关注飞盘、冰壶、室内冲浪等体育休闲方式
记者从旅游平台马蜂窝最新发布的体育旅游主题报告中发现,去运动、去旅行成为这个时间段大多数人要完成的一项规划。报告显示,与体育相结合
津南区多家单位共同推进海河故道公园法治宣传阵地建设
近日,津南区首个工会法治宣传阵地在海河故道公园投入使用。该法治宣传阵地内容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中华人民共
河北:“揭榜挂帅”项目资金坚持多元化投入
近日,我省印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组织实施工作指引》,从项目的组织管理、立项实施等方面创新支持模式,推动更多优质的科技成果
“六位一体”统筹协调 容东城市治理中看重服务内核
行走在雄安新区首个集中建成区容东片区,满眼都是新气象,崭新的街道宽窄有度,但没有一辆车路边停放;翠茵庭、临波庭、若竹苑,美妙的不仅
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组委会面向全球征集参展企业
从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组委会获悉,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招展工作已全面启动。展会拟今年下半年在石家庄举行,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
盘点河北省著名产煤区
煤炭,被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自十八世纪以来,一直是世界范围内主要能源之一。在上世纪50年代落地河北的6项156项工程中,煤炭项目
河北省扎实开展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行动
4月17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矿山治理...
河北52处大中型灌区累计灌溉农田面积达419万亩
从省水利厅获悉,围绕抗旱保春耕、...
2022年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申请企业须满足这些条件
为加快培育一批制造业优质企业,促...
喷砂粉尘没有了、车间收拾干净了……武邑县锐锋金属加工厂重新开工
地面刷上绿色的地坪漆,喷砂机安装...
河北省形成了优质棉花全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近日,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承担...
打通线上高速通道 京津冀医疗协同红利惠及更多百姓
日前,保定市民赵女士来到保定市第...
2022年“关爱河流 保护永定河”活动开幕
4月15日,国家相关部委、北京市相...
京津冀大力提升华北地区杨柳絮飘飞预测预报服务能力
又到杨柳絮飘飞季。日前,河北省都...
由华能新能源投建的5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4月15日,在位于芦台经开区的辰阳...
日间手术会成为人们看病就医的新选择吗?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日间...
天津地铁7号线南段(王兰庄站以南)车站主体结构全部顺利封顶
近日,由中建基础牵头、中建地下空...
机智的交警和辅警在银行“巧遇”失主 将现金和存折完璧归赵
市民外出途中不慎将1000余元现金和...
高考生需3年户籍+学籍 天津中考、高考新政策发布
每到升学季都有很多家长关心天津的...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确定了新一批平行论坛名单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将重装启幕,相...
扫码即可进入打车助老模式 多个城市助老打车暖心车站投入使用
近日,天津37座助老打车暖心车站落...
广东:全省性竞赛以及竞赛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4月13日,广东省教育厅公示《广东...
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
这个春天,江门捷报频传。今年第一...
“民生实事票决制”已在广东省和深圳各区推广
4月13日,深圳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3月广东CPI环比由涨转降 能源价格上涨5.8%
4月12日,3月广东物价指数发布,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