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等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通知的纷纷发布,2020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工作也随之拉开大幕。《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科技部门获悉,历时近半个多月项目清单的密集发布,涉及高新技术、基础研究和农业领域等在内的28个专项410个项目,国拨经费将超70亿元,其中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和蓝色粮仓等成为未来科研经费重点投向。
申报指南纷纷征求意见
10月11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发布“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2020年国家将围绕制造、信息、能源、材料、地学、生命、数学等7个领域方向部署项目。此前,科技部已发布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领域“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等5个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
像这样“扎堆”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申报指南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在今年9月24日便已开始。据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11日,科技部发布的2020年指南征集涉及28个专项,其中高新技术板块9个,基础研究板块9个,社会发展板块7个,农业科技板块3个,预计拟资助项目410个,科研经费将超70亿元。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李红军博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往年相比,2020年高新技术将会超过社会发展成为项目数和经费数居第一位的板块。2020年高新技术板块计划安排170余个项目,经费35亿元。在他看来,高新技术安排如此多的项目主要是因为“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是2020年新启动的专项,是互联网、工业制造和智能技术三大热门领域的融合,是未来工业制造的主流方向,因此仅本专项就安排了84个项目。
“以‘基于5G的飞机装配过程虚拟/增强现实的全流程辅助决策技术’为例,将CPS、5G、VR/AR等热门技术融合为飞机制造提供决策支持,力争提高飞机装配效率30%。‘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也是2020年重点投资的专项之一,拟设立38个项目,研究制造工业中广泛使用的电机、轴承、齿轮、阀门、传感器等关键部件,从而为整个制造业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部件改良。”李红军解释。
另外,社会发展板块依然是重点研发计划关注的重点,但是由于前四年已经资助了大批的项目,2020年该板块预计资助69个项目,经费15亿元左右,从前几年的第一大板块退居为第三大板块。除了在常规的交通、能源、健康领域设置项目外,文化遗产保护也进入资助范围。作为2019年度的延续,2020年继续发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的指南,除了开展常规的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外,还开展了大数据、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使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元化、现代化。
加大基础研究以促进创新
基础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短板”。2020年基础研究公布的133个项目,经费近30亿元,成为项目数和经费数第二多的板块。另外,2020年农业科技板块仍然重点支持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蓝色粮仓和绿色宜居村镇三个专项,预计资助项目38个,经费近11亿元。前两个专项分别研究陆地经济作物和淡水海水养殖,为百姓食品品种多样化提供保证,绿色宜居村镇则是提高农村居民的居住舒适度,为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此前表示,应进一步增加基础研究和农林科技的投入和项目设置,因为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基础,是理论创新的关键。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加强农林科技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十分关键。
“以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专项为例,主要支持两类大科学装置的前沿研究,一是粒子物理、核物理、聚变物理和天文学等领域的专用大科学装置,二是为多学科交叉前沿的物质结构研究提供先进研究手段的平台型装置。2020年拟资助粒子和平台方面的研究分别为2项和3项,提升其对相关领域前沿研究的支撑能力。”李红军表示。
经费管理要“放管结合”
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呈持续增长态势。有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年均增长11.1%,增速世界领先。2017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超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达到2.13%。2018年,我国R&D支出达到19657亿元,投入强度为2.18%。与此同时,研发投入结构持续向好,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研发投入增速的提升预示着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要把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逐步完善经费管理制度越发重要。如何既让科研人员从繁琐的报销手续中解放出来,又防止科研经费滥用,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话题。专家表示,科研经费的使用一定要放管结合,科学合理。“科研单位在‘松绑’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抽查监管,做到赏罚分明,而不是出事之后去救场子、给面子。”李红军表示。
自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后,国家部委和各个科研单位都积极响应,认真落实。例如教育部拟通过设立科研管理“绿色通道”试点工作,扩大高校和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
李红军表示,尤其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这是一项大胆的改革措施,将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潜力。“十三五”以来,国家提倡科研管理要“放、管、服”,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和特点,使科研经费能发挥应有的最大作用。(记者钟源)
标签:
河北省发布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行动的重点治理任务
日前,河北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已经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治
雄安新区启动区加快推进中央绿谷及东部溪谷项目建设
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央绿谷及东部溪谷项目,是启动区核心绿色空间,是生态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启动区优美生态环境的集中展现。目前,该
衡水市举行投资环境网络推介会 37个重点项目完成集中签约
近日,衡水市举行投资环境网络推介会暨重点项目云签约仪式,桃城区中援救援基地项目、枣强县CNG高压调压撬项目、深州市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
全面展示对外开放良好形象 河北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6月26日,在首届中国国际地理标志品牌合作大会上,7个合作项目线上签约,河北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将由此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6月27日,在第二届
促上市扩投放降成本 邢台凝聚金融合力为企业发展赋能助力
6月底,中航上大高温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上市申请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这是邢台市支持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工作的新进展。这家
南京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定向河北站主体结构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完成
7月7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完成,南京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定向河北站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这标志着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取得了开工以来
用鼻子找到异味污染的源头 首批石化行业嗅辨师经培训后正式上岗
用鼻子找到异味污染的源头,他们是...
近半年低位运行后猪肉价格一个多月上涨26% 原因到底是什么
炎炎夏日,本是猪肉消费淡季,但近...
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 南京溧水先后布局智能网联车汽车和氢燃料电池
近日,商务部等17个部门发布《关于...
广东省土壤普查工作进入全面铺开阶段 组建技术队伍高效完成普查任务
7月4日,广东省召开省第三次全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