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并购扩张的迪安诊断(300244.SZ)预警,全年业绩或将陷入亏损。
预警似乎太过突然。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创造了历史上最好业绩。
三季报显示,今年前9个月,迪安诊断实现营业收入62.10亿元,同比增长27.10%,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3.52亿元,同比增长20.47%。
不仅如此,前三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33亿元,同比增长239.70%。
迪安诊断预警源于此前的大肆并购。wind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迪安诊断先后发起对20家标的公司并购,耗资约32亿元。借助并购,公司实现了资产规模、经营业绩快速增长。2012年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8.87倍、5.48倍。至去年底,总资产106.65亿元,较2012年底的7.06亿元增长了14.11倍。
然而,大肆并购导致商誉激增,在去年减值0.75亿元之后,如今公司商誉仍有18.70亿元。按照公司预计,年底或存在大幅计提商誉减值情形。
其实,不只是商誉减值风险,迪安诊断还存在偿债压力。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8.21亿元,而一年内需偿还的短期债务为21.47亿元。在今年初已经定增募资10.75亿元的情况下,公司财务依旧未能缓解。
与此同时,在累计已经减持套现2.61亿元的情况下,公司实控人陈海斌的股权质押率仍为65.37%,其计划继续减持不超过2418.83万股缓解压力。
32亿狂购带动业绩高增
迪安诊断再次展示出经营业绩辉煌一面。
根据财报,今年前三季度,迪安诊断实现营业收入62.10亿元,去年同期为48.86亿元,增长了13.24亿元,同比增幅为27.10%。对应的净利润为3.52亿元,去年同期为2.92亿元,同比增长0.60亿元,增幅为20.47%。
单个季度方面,一二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36亿元、21.59亿元、22.16亿元,同比增长51.80%、23.65%、14.76%;净利润为0.73亿元、1.75亿元、1.04亿元,同比增长15.56%、24.16%、18.04%。与去年相比,今年三个季度经营业绩走势并无诧异。
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实现了超过20%的中高速增长,这在迪安诊断以往的历史中似乎已属于常态。
迪安诊断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提供诊断服务外包为核心业务的独立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机构。2011年7月,公司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实现了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上市“零的突破”。
上市之后,迪安诊断经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上市前一年,即2010年,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43亿元、0.32亿元,到2018年,二者分别为69.67亿元、3.89亿元,分别较2010年增长19.31倍、11.16倍。8年间,二者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45.70%、36.65%。
持续高速增长得益于并购。wind数据显示,2013年始,迪安诊断相继收购了迪安医学检验所、博圣生物、北京联合执信、新疆元鼎、丰信医疗、江西迪安、杭州德格、青岛智颖等20家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交易金额合计约为32亿元。其中,单次交易金额最大的是收购青岛智颖51%股权,耗资5.76亿元,标的当时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具专业化、规模最大的进口医学诊断产品代理商之一。
这些标的公司合力共同推升了迪安诊断的经营业绩快速增长。如在去年,杭州迪安检验中心、青岛智颖、北京联合执信分别实现净利润1.52亿元、0.92亿元、0.84亿元。
并购商誉埋雷后遗症
20家标的公司共同助推了迪安诊断经营业绩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埋下了商誉减值地雷。
迪安诊断的并购不乏高溢价。以收购青岛智颖为例,其成立于2016年4月5日,2017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9.13亿元、1.12亿元。截至2017年底,其净资产为4.93亿元,全部股权的评估值为11.30亿元,增值6.37亿元。
类似的溢价并购不在少数,这直接导致了公司商誉激增。2013年至今,公司累计收购20家公司的交易金额约为32亿元,而其商誉就达到19.92亿元。
近年来,迪安诊断已进行过商誉减值计提。2016年、2017年、2018年,公司分别计提商誉减值0.03亿元、0.38亿元、0.75亿元,逐年增长。
显然,随着标的公司业绩承诺期满,20家公司中,业绩变脸不可避免。
由于迪安诊断未详细披露大部分并购标的公司经营状况,无从判断是否会发生商誉减值。仅从有限信息看,去年,杭州迪安基因实现营业收入11.92亿元,净利润0.85亿元,今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为7亿元,净利润为0.37亿元,营业收入占去年全年的58.72%,净利润仅占43.66%。
在三季报中,迪安诊断预警称,公司现存商誉主要要产生于收购杭州德格、北京联合执信、新疆元鼎等8家标的公司中,年底将对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届时若产生减值情形,将对当年度损益造成影响。
截至去年底,当年商誉减值完成后,迪安诊断商誉仍有18.59亿元,其中,收购上述8家公司(未知丰信医疗商誉金额)产生的商誉合计为14.55亿元。
在今年半年报中,迪安诊断提及上海耀尚飞生物,称其经营业绩不及预期,将对其1.04亿元商誉进行全额计提。三季报中,未提及商誉减值事宜。
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商誉余额为18.70亿元在,占公司总资产的17.31%。
融资35亿仅派现1.42亿
并购扩张推动了经营业绩高速增长,迪安诊断为此融资不菲,但其回报投资者的极其有限。
wind数据显示,上市以来,迪安诊断直接融资35.79亿元,其中,首发募资3.01亿元、两次股权再融资20.78亿元、债券融资12亿元。
上市9年来,迪安诊断共进行过8次现金分红,基本上做到了年年分红,但累计仅分红1.42亿元。累计分红金额占公司直接融资总额的3.97%,占其股权融资总额的5.97%。
表面上经营业绩亮丽,现金分红吝啬,实际上,迪安诊断是表面上的繁荣,其经营质量并不高,存在不小的偿债压力。
早在2017年9月,迪安诊断筹划通过增募资23.74亿元,用于收购广州迪会信、诊断业务平台服务能力提升及研发等多个项目。直到今年初,该项募资计划才得以实施,募资金额也缩水至10.75亿元。
然而,10.75亿元免费资金到位后,迪安诊断仍然未解渴。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只有8.21亿元,即便加上3.42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也只有11.63亿元。同期,公司短期借款14.4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04亿元、长期借款10.80亿元,合计为32.27亿元。
今年前9个月,公司财务费用1.5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2亿元增加0.36亿元。由此可见,募集资金到位后,偿债压力有增无减。
与此同时,迪安诊断的实际控制人陈海斌似乎也很缺钱。
2017年及今年2月,陈海斌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已经成功套现2.61亿元。今年9月26日,陈海斌及其一致行动人杭州迪安控制又抛出减持计划,其拟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2418.83万股(占总股本4%)。以昨日收盘价21.39元/股计算,如果减持计划顺利实施,或将套现5.31亿元。加上此前减持,陈海斌及其一致行动人或将累计套现8.92亿元。
针对本次减持,迪安诊断称,陈海斌是为了偿还对外融资借款,缓解质押债务压力,降低自身资金风险及负债率,合理控制融资杠杆。截至目前,陈海斌所持迪安诊断的股权质押率为65.37%。
标签: 迪安诊断
深圳宝安首创“四个一”模式 打造公平可预期的土地供应机制
7月1日上午,深圳市宝安区在深圳土地矿业权交易平台一次性发布5宗重点产业项目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该5宗地块将以带产业项目挂牌出让,准入
粤为何要求不能将电动自行车带回家充电?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7月2日傍晚,家住广州海珠区的陶先生想像往常一样,将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卸下拿回家时,却受到了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的阻拦。在工作人员指引下,
台风“暹芭”已减弱为热带低压 但未来几日广东省降水持续
近日,受暹芭影响,广东多地出现暴雨。台风虽已减弱远离,但未来几日广东中西部仍有暴雨。截至7月3日20时,台风暹芭已减弱为热带低压,其中
禅城多举措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 前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9%
7月3日,记者从佛山市禅城区获悉,今年1至6月,禅城省市重点正式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0 03%,超额完成上半年目标。为助推重点项目高效高
广佛东环城际项目大石站至科学中心站区间双线顺利贯通
近日,随着9 13米的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顺利到达大石站端头井,广佛东环城际项目大石站至科学中心站区间下行线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该区间
广州阶段性支持受疫情影响单位缓缴公积金 有效期暂定为12月31日止
为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助企纾困力度,帮助受疫情影响的缴存单位和缴存人共渡难关,6月20日,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实施住房公
广东首笔住房公积金业务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试点在深圳落地
19日,记者从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
洪水橙色预警发布 31个水文站超警戒北江中下游持续上涨
笔者从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获悉,...
韶关市区多个低洼地段出现水浸 相关部门迅速对涉水路段进行交通管制
据韶关市气象部门消息,19日20时到...
高温天气来啦!南京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
梅雨还没来,新一波高温就要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