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率先迈入5G时代,成为全球首个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在5G网络建设提速的背景下,中国许多城市正在加速布局,全面拥抱5G。
作为新基建的“领头羊”,中国5G建设及应用的普及和渗透,让民众的智慧生活更美好,也让产业的智慧升级更完善。
深圳实现5G全覆盖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深圳成为全球第一个跨入5G时代的城市。8月17日,深圳宣布提前超额完成建设4.5万个5G基站的目标,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
目前5G网络有两种组网方式:非独立组网(NSA)和独立组网(SA)。其中非独立组网是在现有的4G网络上进行改造,增加5G设备,共用核心网;独立组网则是新建网络,包括基站和核心网等。随着5G网络的建设加快,绝大多数运营商都将逐渐转向独立组网。
作为“5G第一城”,深圳不仅在基站建设上领跑。据介绍,目前深圳5G标准必要专利总量全球领先、产业规模领先,5G基站和终端出货量全国第一,并涌现出华为、腾讯、中兴、大疆等一大批优势企业。
在应用方面,深圳投资超过16亿元,选取医疗、教育、交通、警务、能源等10个领域开展政务应用示范,选取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智能园区等10个行业领域开展典型应用,全面构建5G应用生态体系。下一步,深圳还将致力于突破5G重大关键技术、推动5G产业发展,不断创新落地5G融合应用的先行示范,全面构建5G应用生态体系,打造5G全球标杆城市。
建站进度超过预期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5G发展进入了全面加速阶段,基站建设进度超过预期。工信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5G基站累计超40万个,近期平均每周新开通的5G基站超过1.5万个;截至7月底,5G终端连接数已达8800万。
基站建设提速,三大电信运营商也相继上调年度5G建站目标。其中,中国移动将本年度5G新建基站目标由25万站调升至30万站,计划年底前实现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商用服务,并推动SA核心网年内实现商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从目前三大运营商的建设进展看,预计今年9月份就能全面完成全年新建50万个5G基站的计划,届时全国也将实现5G独立组网的商业应用。
“网络建设要适度超前,让路等车,而不是车等路。”辛国斌表示,下一步要建好数字化发展的“高速路”,积极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加快独立组网建设,加大共建共享力度,努力构建高质量、经济高效的5G网络;指导支持电信企业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网络建设,并向有条件的重点县镇乃至一些农村逐步延伸。
各地建设积极性高涨
在深圳领跑、率先“冲线”的同时,全国各地城市也在加速向5G时代冲刺。
截至7月底,北京5G基站已超过2.4万个,计划年底累计超过3万个,提前一年完成首都功能核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功能区5G网络全覆盖任务。北京铁塔公司披露,目前正围绕自动驾驶、健康医疗、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超高清视频等五大应用场景,并针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22年北京冬奥会、长安街沿线升级改造等重大工程进行统筹布局,为北京5G产业发展及应用提供网络支撑。
上海截至今年7月已累计建成5G室外基站超2.5万个、室内小站超3.1万个,预计到年底实现5G室外基站超3万个、室内小站超5万个。在人才培育上,上海围绕5G核心企业人才需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主流5G核心产业链企业共有研发人才2.3万人,占全国总数超过52%。
浙江省截至今年6月已建设5.1万个5G基站。到2022年,浙江计划建成5G基站12万个以上,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25个左右,实现乡镇以上5G信号全覆盖。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表示,要营造地方支持5G发展的“软环境”,充分发挥5G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不断完善5G网络建设、安全保障、应用推广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推动各项支持举措落地落实。
应用落地改变生活
随着5G网络升级与扩容,越来越多的应用铺展开来,助力智慧生活。
王志勤指出,目前我国的大部分5G融合应用还处于探索期,但有一些应用场景已逐渐进入落地阶段。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5G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信通院监测,截至今年5月,中国在实际场景中落地的5G应用已有484项。从细分行业来看,智慧医疗、新闻媒体、智慧城市、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已经实现了5G的率先落地。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让5G的应用实实在在地展现在面前:“健康码”为人员沟通和经贸往来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智能服务;复工复产过程中,5G让在线办公和在线教育的大规模普及成为可能……从携手战疫到生活重启,点点滴滴都有5G技术的身影,为人们的出行、消费、服务等带来新变化。
为进一步推动5G应用发展,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启动了“宽带网络和5G领域”2020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面向智慧医疗、虚拟企业专网、智能电网、车路协同车联网等七大领域的5G创新应用,促进越来越多的5G行业应用落地见效。
与此同时,5G引领的数字经济发展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产业经济贡献》预计,2020年至2025年,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
聚焦产业发展前沿
在5G带动和需求引领下,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加快,很多制造企业正在向高技术服务领域拓展。
5G建设本身包括芯片、器件、材料、精密加工等硬件以及操作系统、云平台、数据库等软件。其中,5G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为诸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芯片产业就是其中之一。国务院近日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让国产芯片行业的发展如虎添翼。不少业内人士表示,5G应用的到来增强了产业链的韧性,有望使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在操作系统等软件方面,中国企业也迈出了坚实步伐。近日,中国电子发布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该系统充分适应5G时代需求,打通手机、平板电脑、PC等,实现多端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该操作系统安全等级已达到中国国内最高等级,相信国产自主创新软件会逐步替代国外垄断。
对于5G建设及应用的下一步举措,辛国斌表示,将以建设促应用,以应用带建设,紧盯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推动芯片、仪表等产业链各环节的研发,开展毫米波技术研发试验,以5G加速发展为国民经济育新机开新局创造更好条件。
(记者 刘峣)
标签:
电白区立案查处经营无合法来源证明的进口商品案1宗
记者近日获悉,为切实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电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针对冷库及进口冷链食品开展了系列排查工作,共责令限期整改冷库
电白公安交警提前10天启动春运工作 全力以赴打造“平安春运”
日前,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了2022春运时间:从1月17日开始到2月25日结束,合计40天。记者近日获悉,电白公安交警已从1月7日起提前10
电白:把沉香‘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打造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国际香都”
在探讨沉香行业如何加快向纵深发展时,整合资源集群发展建立质量技术标准是行业共有的观点。记者近日了解到,通过建立沉香产业科研中心、设
电白区望夫镇聚焦“三个一”为民办实事 发展经济种植优化产业结构
2021年11月8日,大坡村党员梁修廷自发清理道路淤泥。12月13日,琅田村党员吴廷威自发修补村道,方便群众出行。望夫村党支部书记吴惠胜手里
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成效显著 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多元化模式打通就业创业渠道,为遭遇就业困境的妇女提供保障;两癌免费筛查项目范围逐步扩大,让多发疾病可防可控;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覆盖
南理工国家重大前沿交叉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实现零的突破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1年度前沿科学中心立项建设的通知》,南京理工大学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前沿科学中心获批立项建设,这标志着该校国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广州市共有8030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3467家
1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建设命名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近400个
1月16日,在双减政策落实后首个寒...
徐闻构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服务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70多名来自湛江徐闻的志愿者...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去年广东省法院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
粤已完成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广东将以更大力度全面构建一...
河源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大市河源...
中老铁路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周边游、康养游现诸多亮点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旅游业...
跨国物流运输方式更新升级 鲜花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根据RCEP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在与RC...
“抗幽牙膏”疗效真如广告吗?监管部门:“抗幽牙膏”涉嫌虚假宣称功效
用此牙膏,改善口疮、防治胃癌采用...
云南省国有企业中首家获得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诞生
近日,蒙自海关向云南云天化红磷化...
云南法院发布破产审判工作情况 审结各类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652件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
梅州营商环境在粤东西北地区继续保持前列水平
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