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正文

东北地区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出台,标志着我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大幕的正式开启。伴随着全面振兴东北地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推进实施,东北地区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2020年全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摆脱了2020年上半年下行趋势,实现由负转正,且吉林省经济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十四五”时期,东北地区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大局出发,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全面深化国企改革

国有经济在东北经济中举足轻重。近年来,相关央企和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北振兴的决策部署,在改革发展方面开拓了新局面,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经验和做法,也推动了东北经济企稳回升。

红旗曾是我国第一个高级轿车品牌,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面旗帜。曾几何时,红旗汽车因为产品陈旧、销路打不开而沉寂许久。在一系列改革推动下,红旗重新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红旗品牌汽车销量达91900辆,同比增长132%。

类似红旗这样的国企还有很多。通过瞄准“三项制度”,中国一重集团重新焕发活力。2020年,中国一重集团迎来了改革扭亏后的第三个盈利年,利润、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0%、45.8%。中国石油辽阳石化一度因为连续亏损被国资委列为挂牌督办的特困企业, 同样通过“三项制度”改革,今年一季度,辽阳石化实现利润2.43亿元,且连续三个月盈利。

近年来,鞍钢集团、本钢集团、沈鼓集团、哈电集团等一大批大国重器狠抓“三项制度”改革,均实现了节本增效。此外,东北特钢、北方重工分别引入沙钢集团、方大集团等,完成破产重整;环保集团、沈鼓集团、瓦轴集团等探索推进集团层面混改;大连冰山、东北制药以及国家第三批混改试点企业混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渤海轮渡等五户企业完成员工持股试点,凌钢集团等六户“双百企业”加速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表示,东北地区发展要打破路径依赖,重视发挥国企的作用,做大做强做优国企会给东北发展带来新动力。

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也进入了攻坚之年。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指出,目前,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正处于全面振兴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以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经营机制转换等为重点,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管理水平,激发企业活力动力,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召开的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第一次会议,审议了《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推动东北振兴的工作要点,其中排在首位的也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并强调要“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

吉林省提出,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营商环境,像守护健康一样建设营商环境,深化改革,转变作风,综合施策,让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更足更强。在长春新区,全年不间断每个月定时召开企业座谈会,找准症结解决实际问题,小到水电热气,大到共谋发展。这是他们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打通政府和企业“最后一公里”的务实服务行动。这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企业落户扎根到长春新区。

今年吉林省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低风险工程项目全流程审批压缩到 17 个工作日以内;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完善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新增“个转企”5000户以上。

近年来,黑龙江省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初步形成全省“一张网”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省级达97.8%、市县级达90.1%。此外,2020年黑龙江省人大出台了《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条例》,破除了阻碍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得益于改变后的营商环境,一些原本考虑去南方的企业,最终选择了黑龙江。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侯涤洋表示:“新区给了我们很多优惠的政策,从政策扶持到后勤保障,再到帮助我们进行市场营销,做了大量的工作。”

辽宁省制定出台并修订了全国第一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专业的服务,最近,一家德国汽车车身部件配套企业,将原本计划在南方投资5.5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生产的项目,选择留在沈阳的中德装备园。

培育壮大新动能

深入推进东北振兴需要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才能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对此,东北各地加大对企业创新项目和创新平台的政策扶持,支持新兴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后劲足。

其中数字经济早已成为黑龙江产业界的热词。伊利集团在黑龙江的众多工厂已经完成了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今年,黑龙江提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做好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出台配套政策,不断聚合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哈尔滨国家大数据中心基地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及应用等。

去年以来,吉林省坚持以数字吉林建设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破解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紧扣培育发展新动能,优化产业布局。重点以“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为抓手,打造差异发展、特色发展优势,集聚发展新格局。其中,一主是指发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好964个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长春交通大环线,搭建好37个重要平台,打造领跑全省“新引擎”。

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实施以来,辽宁格外注重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围绕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沈阳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省探索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构建内外联动、陆海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面对制约发展的产业结构问题,辽宁从源头发力,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既提升“看家本领”,又发掘接续产业。今年一季度,辽宁工业呈现新亮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装备制造、冶金、农产品加工增加值分别增长44.3%、10.3%和12.5%;新产品增长强劲,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服务器产量分别增长1.8倍、1倍及49.9%。(陈辰)

标签: 东北地区 经济 稳中向好 态势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