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罕见古丝绸制品残留物、尝试提取检测有机微痕信息、探寻千年前祭祀的秘密……正在进行中的三星堆重大新发现考古发掘吸引了国内顶尖团队和专家力量,运用最新现代科技,进一步解开三星堆谜团。
不久前,中国国家文物局宣布在这里新发现了6座“祭祀坑”,从中出土了包括黄金面具、青铜人像、象牙微雕、丝绸制品残留物等在内的500多件文物。这些三星堆“盲盒”的成功开启受惠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和玻璃“发掘舱”层层保护,穿着防护服的考古学家正通过特制的升降设备仔细清理文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总领队唐飞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发掘舱”里开展发掘工作,不仅能控制发掘现场的温度、湿度,还能减少工作人员带入现代生物和信息。
“发掘舱”旁还设有多个实验室,出土文物可在第一时间进行保护和研究,使得信息提取更加科学、完善。在发掘大棚里,土体保护同步开展。
在这些实验室中,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激光粒度仪、人体骨骼测量仪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显微观察、光谱技术、纳米CT、酶联免疫法等技术正在运用。
“4号坑的黑色灰烬中提取到了肉眼不可见的丝绸制品残留物,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说明古蜀是中国古代丝绸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唐飞说。这是中国丝绸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采用酶联免疫法从灰烬中检测出的丝绸蛋白质,是三星堆首次发现古丝绸残留物。
土壤也可能暗藏线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谢振斌说,考古学家们还期待是否能利用这些技术从土壤里提取检测到淀粉、酯、脂肪等有机微痕信息,这样或许能证明当年的祭品包括谷物、酒、动物骨肉等。
此次发掘还对考古工作中的文物数据、影像数据、3D扫描数据、高光谱数据、环境监控数据等进行系统记录和科学管理,实现了野外考古现场信息记录、管理、共享,后期信息解读、回溯、查询一体化。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介绍,此次三星堆重大新发现考古发掘前所未有地采用了多学科发掘保护理念和方式。
本次科学发掘和研究构建起了一个包括文物保护技术、体质人类学、动物学、植物学、环境学、冶金学、地质学、材料学等在内的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团队,他们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浙江等地的34家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
目前,三星堆已发掘面积不到遗址总面积的千分之二,虽然三星堆古城墙、祭祀区已确认,但目前的重大发现仍属冰山一角。大型王陵、作坊区在哪里……三星堆考古潜力巨大,未来的考古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多惊喜令人期待。(袁秋岳 王迪)
5.48万名!南京市留学归国人员增量和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7月19日是留学归国青年朱智入职东南大学第100天,时值暑假高温,但他仍忙着组建科研团队等,感觉机会很多,要做的事也很多,浑身充满干劲。
做大做强夜经济激发新活力 南京市已摘得两颗国字号“夜明珠”
我市有望再添一颗国字号夜明珠!7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发布了《关于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公示》,拟确定123个项
江西永修全力以赴加快候鸟小镇项目建设和景区运营等重点工作
经过两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的精彩呈现,吴城候鸟小镇引人瞩目。信息日报《政事一周》栏目记者注意到,近日,永修县委书记秦岭格外关注吴城候
路段设三条减速带影响通行效率 南昌市新建区交警大队高度重视
非机动车道连续设置了三条减速带,严重影响通行效率。近日,南昌市新建区的刘先生向江西省五型政府建设社会监督平台(问政江西)反映,新建区
江西期中成绩单发布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7月18日上午,江西省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15133 1亿元,按不变价
江苏省第二批红色地名出炉 南京共青团路等12个地名入选
6月15日,江苏省第二批100个红色地名正式发布。南京颐和路社区将军馆、王荷波纪念馆、共青团路等12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红色地名入选,数量全
盗刷人脸、篡改声音...... 现实世界正在面临技术滥用的风险与挑战
一段视频、一段语音,未必是真人拍...
一桥三跨!秦淮新河入江口步行桥的国际竞赛方案正式出炉
一座桥三条跨河通道,又合三为一,...
打着助眠旗号的智能床垫动辄万元以上 真的能助你入眠吗
夜已深,人未眠,睡不着,还是睡不...
雄安提高留抵退税效率 让“真金白银”尽快落到企业的口袋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