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封山,只疯玩!”冬日的长白山一改神秘,向全世界这样承诺。
世界名山+天然粉雪,看天池、泡温泉、玩滑雪……这些招牌让众多海内外游客按捺不住想玩的心情。
在这里解锁玩雪的N种姿势
“3、2、1”,站在雪地摩托上,倒数着往厚厚的积雪里跳,雪没过大腿,引来阵阵笑声,长白山刚下过一场大雪,来自浙江的丁洋和朋友在长白山体验了今年最流行的“跳雪”。短视频刚一发布,丁洋就在抖音收获了上百个赞。
“一点都不疼,太刺激了!”丁洋回复着网友的提问,“以前流行在海边玩沙子,现在流行来玩雪。”像丁洋一样,许多游客在长白山的冰天雪地中发挥出无穷想象力,一会儿打雪仗,一会儿堆雪人,一会儿又把自己埋到厚厚的雪里。
长白山西景区导游张玲说,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还有雪地摩托、马拉爬犁和户外温泉。坐着雪地摩托来一把丛林穿越,感受冬天的速度与激情,或者坐上马拉爬犁,“土嗨土嗨的!”张玲笑着说,“玩累了就去泡温泉,室外的池子最受欢迎。”
不少长白山冬季旅游的“回头客”已成了滑雪爱好者。这个冬天,在长春龙嘉机场和长白山机场的航班上,托运行李中的滑雪装备明显变多了。
如今,长白山脚下建成了4个大型滑雪场,从初级赛道到高级赛道,从地形公园到专业野雪,不同水平的游客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滑雪的快感。
现在,越来越多“追雪”的游客青睐长白山。“一方面是雪质细腻,另一方面是性价比高,初级赛道一人一天188元。”游客许广春说,“来一次就上瘾,每年都要来。”
来长白山玩雪,最独特的要数爬雪山、看天池。因白色浮石和积雪而得名的长白山,在冬季更具魅力。白雪皑皑的雪峰,滑嫩的温泉煮蛋都成为了游记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疯玩一时爽,一直疯玩难跟上
“又没看见天池!”来自福建的李楠有些泄气,他听说近一周长白山都预报有雪,风力大,主峰关闭,忍不住跟朋友吐槽起来。
虽然长白山从2006年就告别了冬季封山的历史,然而“人不封山雪封山”。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因为天气恶劣,最终没能看到天池。
“天池上不去,去玩什么呢?”李楠这个问题,问住了不少人。
对自驾的游客来说,选择会稍微多一点,去魔界风景区观赏日出,去木屋村感受民俗文化。李楠查到距离长白山天池100公里左右,有两处景区——老里克湖和雪岭,以童话世界般的白雪森林和邂逅紫貂等野生动物闻名。“但是包车去有点贵,又没有通火车。”李楠的疯玩犯了难。
雪岭景区市场部部长王向葵也为同一个问题犯难。他说,如果长白山珠峰关闭看不到天池,当天雪岭景区的游客就会增多,“相邻一小时车程,十分方便”。然而,尽管游客对长白山周边冰雪旅游资源有需求,但这些资源还是点状分布,没有串连成线。
“一些广东旅游团想和我们合作,希望提供一条时长一周的长白山冰雪旅游线路。”王向葵说,“但靠一两个景区填不满对方的行程,只能遗憾作罢。”目前多数旅行团的做法是将长白山与长春、哈尔滨等打包在一起。
为了游客的“诗和远方”
“山不封了,玩怎么疯?”屹立在中国东北,坐拥近半年雪季的长白山在想法设法留住游客。
采访中记者发现,为应对突发天气、保障游客安全,长白山景区推行了大数据管理,适时应对天气变化,迅速进行游客疏导工作。
“看着环卫工人冒雪清路,感觉他们蛮拼的。”来自福建的游客黄七妹说。虽然因为风雪交加没有看到天池,但她和同伴依然在地下森林景区玩得不亦乐乎,还一口气吃了三个温泉鸡蛋。
景区的服务让黄七妹感到安全、细心又感动,景区餐厅里既有55块钱一份,包括6个荤菜的自助餐,也可以单点拉面、拌饭等,饭菜价格跟景区外差不多。
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加强文旅结合,推出更多带有长白山标识,又受市场认可的文化产品,同时,有针对性地丰富和增加旅游项目,填满游客的游玩清单,拉长游客的旅程。面对北京冬奥带来的冰雪契机,长白山的目标十分清晰。
“要做的工作很多,我们正在谋划和新疆阿勒泰合作,双方冰雪资源丰富,联动起来大有文章可做。”长白山管委会党工委宣传部部长孟凡迎说。
长白山管委会副主任尹涛介绍,以学生群体为例,长白山正在筹备“千名学生打雪仗”等趣味活动,提升长白山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
此外,长白山还在谋划“错峰牌”,借助雪期长的独特优势,进行错峰竞争。“四五月还能滑雪或者进行冰雪赛事,这是长白山的优势,市场潜力巨大。”尹涛说。
标签:
白鹇雄鸟长什么样?白鹇栖息地在哪儿?白鹇的生长习性介绍
白鹇属雉类,喜欢栖息于茂密森林中,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主要分布于柬埔寨、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及越南等地。雌性白鹇羽毛多为棕、
云南将着力构建“一环”“两带”“六中心”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记者6月2日从《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云南省计划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端午假期临近学生毕业季 年轻群体出游将助力旅游消费市场回暖
近期,云南本地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势头。为了让品牌走出去、游客引进来,云南正在不断尝试。来自携程的数据显示,端午假期,云南的旅游热度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短尾猴家族
短尾猴因其面部有红色,又有红面猴红脸猴等别名,主要生活在热带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等环境中。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及西南
保山昌宁:鹭鸶“夫妇”轮流出去觅食 喂食幼鸟的画面十分有爱
鹭鸶是昌宁人对鹭科常见鸟类的通称,主要包括数量庞大的中白鹭、小白鹭、牛背鹭,以及数量不多的苍鹭、夜鹭、池鹭等。活动地遍及昌宁乡村,
南京汽车后备厢市集火了!金陵城打造潮流时尚新业态
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2022南京国际消费节·为宁而来期间,我市将推出线上线下200余场精彩纷呈的消费促进活动。抖音生活服务、小红书、支付
着力打造“第二个八小时” 南京门东街城墙下点燃夜精彩
天台、篝火、民谣,这些不同元素碰...
昭通实施“产业兴市”战略 突出发展绿色能源等八大重点产业
在实施产业兴市战略中,昭通市突出...
云南省移民搬迁安置各项工作任务超额完成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移民搬迁安置...
探索短线游和小众游 让更多云南人体验滇越铁路的魅力
为切实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