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卡、美容卡、健身卡……“先交费后消费”的预付式消费模式已渗透到人们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消费者在享受打折消费之后,想把预付费卡里的金额“清零”却成了一件难事,卡不能退,“清零”只能再加钱。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针对预付费卡金额“清零”难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
调查一
预付费卡成“钓鱼”卡
欲“清零”须再付费
“我卡里就剩60块钱了,都不够店里最便宜的一次美甲的钱,如果要想把它清掉,就必须再花200多元做次指甲才行,但我已经不想在这家店消费了……”消费者李女士有的苦恼,也是许多消费者在预付费情境下面临的普遍问题。为了享受折扣充的预付费卡,经过多次消费发现,卡里总会剩下一个零头,如果不想继续在原店家消费了,必须再投入更多的费用,才能进行卡钱“清零”,预付费卡成了“钓鱼”卡。
李女士说,为了享受八五折的优惠,她一年多前在朝阳区一家美甲美睫店充了2000元的预付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费剩下了60多元钱,但她不想再在这家店消费了,并且已经选择了别的商家,而原店家的这笔预付卡“零头”只能放弃。“我知道卡里的钱不多了,但店家不能退,而店里最便宜的服务就要200块钱,我想要花掉这60块钱,还得再贴更多钱,索性就不要这余额了”。
无论产品怎么叠加、原来整数存入的折扣卡,总会剩下一笔不足以消费店里最低产品的余额,而这笔看似不大的余额,却不能“找零”退还,成了预付费卡普遍的“游戏规则”。日前,北青报记者调查了北京十余家美容美发及健身类门店,对于卡里“小余额”的情况一律表示不能退还。即使不少商家承诺卡里的小余额可以继续享受折扣,但都必须再次投入费用才能完成“清零”销卡。
李女士算了一算,这些年来充过的十多张卡,除了按次计算的卡之外,没有一张充值卡可以完整地清零过,“5500办的美容卡,买了两次套餐,现在还剩600多,店家一直让我再充钱;5000多元的美发卡,现在还剩100多,要再去又得花更多的钱……”
曾深受过“卡余额”伤害的刘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过去她也曾为了享受折扣优惠办过不少预付费卡,但经过几年的消费经验教训,发现卡里的余额总是无法清零,必须不断增加投入,让她长了记性,“最后你会发现,你当下享受到的优惠,最后会让你滚雪球一样不断再投入,并且难以‘清零’退出。因为你永远算不过商家的‘游戏算法’,所以一定要理性消费”。
调查二
办卡前不签协议
消费者“糊涂消费”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美甲店、理发店等预付费卡消费商家一般直接通过登记消费者姓名、电话等方式简单“入会”,并不与消费者签订正式协议,也未曾告知消费者卡里的余额能否退还,消费者的知情权保障并不充分。
曾在朝阳区一家理发店办卡的肖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办卡时,理发店没有给过白纸黑字的合同或退卡规则的说明,当时她也没有细问,直接就充值了。等后来想退钱的时候去打听,对方才说钱退不了,只能再次消费。北青报记者走访时就发现,如果预付费卡里的余额不多,很多消费者并不清楚是否可以退回余额,多数人认为不值得再花费精力去为拿回几十元、几百元而去投诉、折腾,便选择默默吃下“哑巴亏”。
肖女士表示:“希望商家在向消费者推销预付费卡的时候,应该有明确的合同或者说明,告知消费者相关的细节,包括卡的使用期限、钱能否退还,以及余额的处置方式。消费者应当有知情权。”
调查三
没有选择权
“卡”中“卡”困住消费者
近日,消费者郭先生被健身房的“卡”中“卡”给困住了。郭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2018年在通州区某连锁健身房办了一张时长为两年的健身卡,并在该健身房同时办理了私教课程。后来受疫情影响,郭先生在2020年开年之后,就未再前往健身房锻炼。“疫情严重的时候,健身房因为疫情关门,但后来我们也没有收到任何该健身房恢复营业的通知,出于健康安全角度,我们一直没有再到健身房锻炼”。郭先生说。
今年2月,该健身房私教发微信希望他能前往上课。当郭先生按照往常流程去上课时,被前台告知,虽然他还有30余节私教课程,可他的健身卡已在去年11月份过期,想继续上私教课,就必须对健身卡续费。过期的健身卡最短续费时长为一个月,600元左右。
交涉过程中,在不再交钱续办健身卡的前提下,郭先生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但均被商家拒绝。方案一:郭先生希望将剩余的1万余元私教课程退款。该健身房私教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合同要求,非本店造成的原因,课时费不予退还。” 方案二:郭先生的妻子也在该健身房办了健身卡,且还在有效期内,可否将这些私教课程转给其妻子。“转可以,但仍然需要您将健身卡续费后进行操作,否则也不可以转。”该私教人员表示。方案三:如果请自己的私教到其他健身房指导自己,不占用该健身房的场地,可以按正常私教课时扣费,该私教人员仍然表示:“不允许”。
“我感觉这就是一个连环套,我的消费自由选择权被商家设了限,看似健身卡和私教课程是两张‘卡’,实际的使用期限也不相同。可健身卡被商家设定为私教课程的前提,进不去健身房的门,私教课也上不了,而且私教费用没有使用,为什么不能退,一定要续健身卡后才能转卡?太不合理了!”
专家观点
预付费卡不加钱不能“清零” 涉嫌强制消费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预付费消费是让消费者对将来所要获得的商品或服务预先支付相关费用,商家则给预先支付费用的消费者发放一个消费凭证,并给予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优惠,经营者与消费者各取所需,实现双赢。但近几年来,预付式消费的实际情况却是预付费消费者遭遇的侵权案例比普通消费者多很多。问题出在法律的不健全,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诚信的企业、聪明的消费者和负起责任的监管者共同努力。
陈音江认为,预付费卡中不加钱就不能“清零”是不合法的。消费者卡中即便只剩下10元金额,其所有权也是属于消费者。如何结束掉这“只剩10元”的合同?按照法律规定,商家可以提供等值的服务,不能提供则应该把10元钱退还给消费者,而不是让消费者再加钱,用一个新的合约来结束前一个合约,这种做法涉嫌强制消费。
“我也注意到,现在很多预付费卡在办理中不会和消费者签协议,消费者也不重视,这都增加了消费者的风险。我们要学着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在预付费时要缩短周期,同时少量充值,在商家没有协议的情况下,对一些特别的约定要写在小票或收据上,这些都可以作为今后维权的证据。”陈音江说。
陈音江认为,现在预付费消费问题频发,其本质是法律不健全,同时监管也要加紧跟上。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和石景山区都试点推出了预付费监管平台,依托平台降低消费者的风险。陈音江呼吁,行业协会也应在预付费领域加强作为,引导本行业诚信经营。(作者:王薇 林艳 蒋若静 武文娟)
2021年佛山举行“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机构对接活动
为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12月13日上午,2021年佛山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机构服务对接活动举办。来自佛山五区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和省级
79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东莞以科创之新迸发活力
五年来的接续奋斗,让东莞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双万新起点已触手可及。这五年,是东莞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的五年——深化改革开放取得...
“微改造”充分结合现状 新湖好心公园成为人气旺盛的居民休闲好去处
是不一样了,修缮后公园环境越来越好了,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区,儿童游乐、老年人锻炼身体的空间变大了。家住水东街道新湖社区附近的居民
云南: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标准课时时长为45分钟
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将分地区定价,一类地区每生每标准课时小班60元、中班45元、大班25元,收费浮动幅度上浮不超过10%
全球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深大活智慧水务项目获颁总冠军
11月27日,全球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颁奖典礼举行,深圳大学万物传感团队基于新型水质传感器的智慧水务系统项目获颁总冠军。全球开放数据应
AI算法大赛颁奖典礼在深举行 北大参赛团队摘得“自动超参数优化”冠军
11月28日,QQ浏览器2021AI算法大赛颁奖典礼在深圳正式举办,由明略科技、百度、搜狗组建的参赛团队摘得多模态视频相似度赛道冠军,来自北京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广州市共有8030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3467家
1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建设命名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近400个
1月16日,在双减政策落实后首个寒...
徐闻构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服务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70多名来自湛江徐闻的志愿者...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去年广东省法院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
粤已完成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广东将以更大力度全面构建一...
河源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大市河源...
中老铁路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周边游、康养游现诸多亮点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旅游业...
跨国物流运输方式更新升级 鲜花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根据RCEP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在与RC...
广东率先提出推动“公共资源随人走” 提出了47项公共服务指标
近日,《广东省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
珠海经济特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吹哨人有了立法保...
中国首次以网络传播为主题的大型线下展会在广州举行
11月24日至25日,2021中国网络媒体...
韶关首个科技离岸孵化器正式揭牌 2025年引进创业项目及团队200个以上
11月23日,韶关(广州)离岸孵化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