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年报季已接近尾声,房企用财报数据印证了一个趋势:鲜有出现爆发式大增长以及行业“黑马”。当房地产告别土地、杠杆、市场等各种“红利”之后,业绩表现开始像制造业等常规行业看齐。
如何在行业里求生存?多家头部房企给出了统一回答:长期主义。
概念好理解,但难在,是否能够持续践行长期主义。
3月30日,世茂集团发布2020全年业绩。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更像是对行业的一次对话、对自己的一次内省。
在世茂看来,成长不应该仅仅体现在规模和体量上,更应该在认知和行动上。
只有知道“我是谁”,坚守战略、创造价值,才能找到发展锚点;只有知道“我该怎么做”,稳健务实、深度赋能,才能在不确定性中赢得未来。
这是世茂的长期主义。外界也可以从世茂这份年报中,窥见长期主义的五大特质:一、保持健康;二、度势定向;三、延迟满足;四、行业深耕;五、系统思考。
保持健康,做稳健者
2020年,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让所有开发商倍感“内忧外患”;尤其是在“三道红线”的出台后,杠杆时代就此终结,行业特征由快周转、高利润、高负债让位于控节奏、低利润、降杠杆。
面对地产“史上最难之年”,世茂以最快反应速度从“黄档”转“绿档”,实现“零踩线”,将各项金融风险指数控制在安全线以内。
截至2020年12月底,世茂资产负债率(扣预收款)68.1%,净负债率下降7.1个百分点至50.3%,连续9年维持在60%以下。对比2020年中179家上市房企平均87.86%的净负债率,属于行业绝对低位。
借款结构上也安全稳健。同期,世茂借款总额1451.4亿元,长期借款占比74.8%,短期借款占比25.2%,现金短债比(扣预售监管资金)1.16倍,偿债能力安全。
世茂如何在短短一年内就完成绿档转化,让自身发展更具从容?
一方面,世茂是一位典型的杠杆克制者,通过增回款和现金,提升净资产、降杠杆。
报告期内,世茂回款首次突破两千亿大关至2252亿元,同比增长15.5%;账面现金684.7亿元,同比上升14.8%;未动金融机构融资额度约700亿元,现金余额充裕有弹力。
另一方面,多年自律与财务高质量,沉淀出世茂融资端的护城河,它充分发挥融资渠道广、成本低、额度足的优势,强化风险管控,保证按揭与授信额度。
2020年,世茂融资成本约5.6%,长期维持行业低位。此外,世茂与境内外约60家金融机构保持稳定合作的同时,还在不断扩大金融朋友圈,为防御市场系统性风险及后续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
在疫情和调控的双重夹击之下,今年财报季还愿意坚持派息的房企并不多。
但对于世茂而言,这并不意外。作为一家连续15年保持稳定分红的企业,世茂自上市以来累计派息达351.9亿港元。
2020年,世茂全年派息更是高达1.8港元/股,增幅达24.1%,派息率达44.4%,连续4年超过40%,成为最慷慨的内房股之一。年末,世茂股息率为6.28%,明显高于TOP20房企的股息率平均数5.17%。
专业人士分析称,“世茂估值处于历史洼地,不仅股息率、派息政策诱人,它还处于低PE(低于6倍)、低PB(低于1倍),且非房开收入逐年递增,不能局限于用地产估值的评估方法。”
度势定向,做实干者
所谓度势定向,就是观察时事,看穿并分析事物在现今以及未来的本质及发展趋势,选择正确的方向与赛道持续走下去。
坚持高质量增长,稳健致远,这是世茂的坚守,也是它熨平行业周期的致胜法则。在发展步调上,它根据自身成长轨迹,不会刻意追求规模或业绩上绝对增幅数字,它有合乎时机、合适自己、合适走长远的好速度。
2020年,世茂合约销售金额3003亿元,同比实现约15.5%增长,优于TOP10房企9%的平均增幅,行业排名晋升至第八,以连续四年有品质增长打造出行业发展样本。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不仅做到在规模增速的领跑,亦做到在利润回报的引领,用实际行动兑现自己从“规模”到“利润”的承诺。2020年,世茂实现营业额1353.5亿元,同比增长21.4%;实现核心利润191.4亿元,同比增长24.9%。
同期,尤为亮眼的经营数据当属股东应占核心利润,同比上升45.2%增加至152.2亿元,增速远远超过了销售增速和营收增速。
公司稳健向上的基本面情况,自然也反应到股价走势当中。2020年,世茂股票呈现出“跑赢大市”的态势,平均股价再创新高,达29.4港元/股。这也说明,投资人看到世茂内生动力强劲,并投出了信任票。
延迟满足,做长跑者
道固远,笃行可至。未来,伴随地产行业从“重资产”转向“轻重资产结合”的发展模式,促进多元业务发展、孵化分拆成熟业务、加强轻资产输出管理,是世茂在下半场赛道上超车的关键。
世茂是一位与生俱来的长跑选手,成立之时就坚定了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并逐步形成了以地产开发为主体,商业及主题娱乐、酒店、物业管理及金融为双翼,高科技、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前瞻性投资等为尾翼的“大飞机战略”格局。
回首“大飞机”全速腾飞的这一年,国内酒店、商业等细分领域虽受疫情影响严重,但世茂仍在危机中育先机,旗下酒店、商娱、服务三大专业公司合计收入86.3亿元,逆势增长33%。
其中,世茂服务于2020年10月成功在港上市,打造一条高增长、高整合能力、科技赋能、差异化赛轨,实现首份财报达50.3亿元营收,创三年五倍增长;同时,世茂股份也坚定朝着未来五年发展目标潜行,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影响。
在当前住宅市场趋于理性,整体增速放缓的生态下,世茂深谙未来企业高增长的价值点在于多元板块。许世坛将世茂在2021年的非房开业务收入目标锁定在150亿元,计划增幅约74%。
如此自信的底气来自于,世茂的非房开收入从2018年的4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6亿元,并连续三年实现非房开收入占比的逐年提升。
目前,世茂旗下拥有了三家上市公司,这是战略布局的胜利。按照目前世茂集团(0813.HK)市值950亿、世茂服务(0873.HK)市值420亿、世茂股份(600823.SH)市值170亿计算,这意味着世茂已成为一个市值超1500亿的庞大上市公司群。
步履深耕,做坚守者
在地产领域,最核心的就是拿地。地拿错了,投后管理再强也枉然;地拿好了、拿对了,项目就成功了一半。
拿地是一场全局战、系统战。世茂既不激进也不盲从,在土地市场非常热的时候克制自己;在市场相对冷的时候逆势纳储,做到百里挑一。去年全年,它共斩获100宗土地,总价约908亿元,计容面积达1535万平方米,新增货值达2860亿元。
截至2020年12月底,世茂权益前土地储备约8175万平方米,货值约1.38万亿,能够满足三年以上的签约储备,全国布局扩展至超100城的434个项目。
不仅仅是数量,世茂最令外界惊叹还在于投资的精准度与质量。一路走来,它坚持在高能级的一二线及强三四线城市布局,这是一种战略笃定。其中,大湾区、长三角及华北区分别为3950亿元、3450亿元和2500亿元。
关于大湾区,许世坛在业绩会上表示,大湾区已成为世茂最大的土地储备区,未来世茂在大湾区的策略要做好城市深耕。其中,在深圳、广州等城市更新投入会巨大,且不断有城市更新项目推出市场,虽然投资时间长,但是利润前景利好。
同时,高能级城市的布局也反向为世茂业绩提供强劲内驱力。2020年,世茂核心城市群产能尤为突出,一二线及强三四线城市业绩贡献达90%,其中TOP10核心热点城市产能贡献15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土储体量大、分布结构好之外,世茂的土储成本还低,这也是低利润时代的又一杀手锏。目前,世茂拿地成本进一步摊薄至5188元/平米,占销售均价1.75万/平方平的30%,为未来利润结转创造空间。
进入2021年,地产行业规则快速迭代,供地“两集中”出台,不仅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降低非理性热度,还提升竞拍门槛与行业集中度。
在许世坛看来,国家推出集中供地目的是为了稳地价、稳房价,它将利好具有资金优势、渠道优势和稳健优势的大型房企,它们可以在稳定、理性的土地价格上获取更多的优质项目。
而世茂也将继续以现金流为红线准则进行精准投资,在笃定的城市,加强辅助以深耕战略,向下扎根,在融入中做强做大做深。据乐居财经获悉,今年世茂有超过80个大型项目入市,其中75%以上位于核心城市群。
关于未来,世茂依旧自信。业绩会披露,它在2021年的可售货值超5500亿元,按60%保守去化率计算,即可实现3300亿元的全年销售业绩目标。
系统思考,做赋能者
对于未来发展和行业特色,世茂的“大飞机战略”格局,已经将集团各个业态形成一个协同整体。
它的终极目标是在国家战略核心区,如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要都市圈,实现“城市赋能”,即用品质改变城市面貌、用产业注入发展活力、用资源引领生活方式。
在当下行业的竞合生态中,“大飞机战略”的轻资产模式与住宅航道的重资产战略互补,形成轻重资产组合,它将减弱地产开发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同时释放世茂第二曲线的发展优势,提高其在不确定预期下收获稳定预期的能力。
此外,世茂拥有板块轮动的协同优势以及强运营的作战能力,也将进一步助力城市核心引擎的规划打造。据乐居财经统计,世茂目前已有200米以上的地标近30座。
它在不断给城市带来封面惊喜的同时,更思考城市未来和城市群格局,为城市迭代新价值。目前,世茂超级综合性项目已陆续在深圳、珠海、福州、杭州、武汉、南京、淄博、宁波、重庆、肇庆等城市中落地,实现对城市的深度赋能。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在深圳,总投资超500亿、建面约136万方的深圳世茂深港国际中心,将成为深港文化交流创新高地;在珠海,世茂规划打造建面约120万方的世茂港珠澳口岸城,它将凭借“超级商业+超级娱乐”为概念的一体化设计,将成为世界级水岸目的地。
未来,世茂将在更多核心城市及都市圈中落地超级引擎综合体项目,通过自持和长期精细化运营,加持顶层资源,真正拉动一个片区、升级一座城市、辐射一个城市群。(林振兴)
2021年佛山举行“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机构对接活动
为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12月13日上午,2021年佛山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机构服务对接活动举办。来自佛山五区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和省级
79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东莞以科创之新迸发活力
五年来的接续奋斗,让东莞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双万新起点已触手可及。这五年,是东莞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的五年——深化改革开放取得...
“微改造”充分结合现状 新湖好心公园成为人气旺盛的居民休闲好去处
是不一样了,修缮后公园环境越来越好了,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区,儿童游乐、老年人锻炼身体的空间变大了。家住水东街道新湖社区附近的居民
云南: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标准课时时长为45分钟
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将分地区定价,一类地区每生每标准课时小班60元、中班45元、大班25元,收费浮动幅度上浮不超过10%
全球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深大活智慧水务项目获颁总冠军
11月27日,全球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颁奖典礼举行,深圳大学万物传感团队基于新型水质传感器的智慧水务系统项目获颁总冠军。全球开放数据应
AI算法大赛颁奖典礼在深举行 北大参赛团队摘得“自动超参数优化”冠军
11月28日,QQ浏览器2021AI算法大赛颁奖典礼在深圳正式举办,由明略科技、百度、搜狗组建的参赛团队摘得多模态视频相似度赛道冠军,来自北京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广州市共有8030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3467家
1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建设命名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近400个
1月16日,在双减政策落实后首个寒...
徐闻构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服务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70多名来自湛江徐闻的志愿者...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去年广东省法院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
粤已完成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广东将以更大力度全面构建一...
河源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大市河源...
中老铁路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周边游、康养游现诸多亮点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旅游业...
跨国物流运输方式更新升级 鲜花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根据RCEP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在与RC...
广东率先提出推动“公共资源随人走” 提出了47项公共服务指标
近日,《广东省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
珠海经济特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吹哨人有了立法保...
中国首次以网络传播为主题的大型线下展会在广州举行
11月24日至25日,2021中国网络媒体...
韶关首个科技离岸孵化器正式揭牌 2025年引进创业项目及团队200个以上
11月23日,韶关(广州)离岸孵化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