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蜜】
“父母看我赚钱了,当然高兴!”
本报记者姜晓丹
“现在的收入,比刚工作那会儿翻了两番!”广州越秀区五羊村外卖配送站站长袁辉林开心地说。现年31岁的他,不仅自己送外卖,手下还管理着200多名配送员,这距离他来到广州,还不到3年。
广州的家属楼有些不带电梯,外卖小哥一天上上下下几十趟都是常事。配送写字楼的外卖更叫人犯难,中午高峰期,电梯拥挤上不去,刚入行的袁辉林就用脚爬。最多时他甚至一口气爬到22楼。虽然磕磕绊绊,但袁辉林第一个月领到7000多块的工资,他立马花了3000多元给母亲买了一部手机。后来每逢节日,他也经常给父母打钱。
“父母看我赚钱了,当然高兴!”袁辉林笑着说。
尝到了甜头,袁辉林更卖力了。遇上广州的台风天,他反而觉得高兴,“雨多风大,外卖订单多,给骑手的补贴也多。”最拼的时候,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袁辉林跑了60多单。
袁辉林说:“这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为了这一份责任。”有一次,一位顾客因为没有写清具体地址,他跑了两栋楼都找错了,终于找对地方,上楼时却被雨水滑倒了,外卖也洒了一些。他赶紧给顾客道歉,表示要再送一份来,但客人从他手上接过外卖,说没关系,还问他有没有受伤,需不需要抹药……
“为了这份理解,我必须好好对待这份工作。”袁辉林感慨。
抱着这样的想法,袁辉林对顾客真心相待,他不仅没有受到一单投诉,还被评为了优秀员工,他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也被上级看到,一步一步成为小组长、站长,收入大幅增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道理在外卖行业,表现得非常明显。只要肯干,就能赚钱。”袁辉林对未来充满希望,“以前对自己没有规划,只希望能打份工。现在我找到了事业方向,借助这个大平台,我会过得越来越好!”
【倔强】
“你这孩子真倔,那再试试”
本报记者原韬雄
皮肤黝黑,双眼闪亮,他爱笑,咧嘴露出两排洁白的牙,这是他与外界最高效的交流方式。他叫张校龙,是名聋哑人。采访一开始,他用手机打字:“不影响我待会儿送餐吧?”
去年开始送外卖,如今每月他平均要送1000单以上,几乎月月业绩稳坐前三。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晚上11点,休息时间他也不歇,有单就接,只有订单少的时候才扒拉两口饭。
如此卖力,是因为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张校龙听力上有障碍,父亲早早离世,母亲一个人拉扯三个子女。16岁那年,家里负担不起他的学费,他决意要出门打工,母亲给他50元钱想让他打消念头。但他却咬牙偷偷走出村口外出闯荡,“不能让娘这样累!”
张校龙刚一接触到外卖行业,就爱上了,可刚干两周,他所在的西安理物会展中心外卖配送站站长杨凯便有了辞退他的打算,“这是个跟人打交道的工作,他干不了”,杨凯好心为张校龙介绍了个端盘子的工作,中午介绍给老板,下午他就跑回来,张校龙眼里噙着泪。“你这孩子真倔,那再试试。”杨凯心一软。
张校龙打字,旁人有时也搞不清,原来他的老家方言跟普通话有差别。为了让张校龙弄懂工作流程和要求,杨凯特地请了一位哑语老师,由哑语老师把工作内容翻译成普通话,再由张校龙的姐姐翻译成方言,张校龙从下午一直学到晚上11点。
一大早,张校龙就出了门,不便接打电话,他就提前给顾客发短信,“您好,您的餐5分钟后到,我是一名聋哑人无法接听电话,给您添麻烦了。”如果联系不上顾客,他就联系站点,再由站点与顾客电话联系。又过了两周,他成了个熟练的外卖员。
张校龙的手机里满是身边人对他的鼓励,收入也稳步提升。现在张校龙已经为一套房付了首付,“房子交了工,把娘接来住!”
【辛苦】
“爬楼梯上20多层,常有的事”
本报记者范昊天
武汉的冬夜,突然下起了小雨,寒风刮在脸上生疼。唐国旺不禁把衣领往上拉了拉,走进熟悉的楼群。“您好,您的外卖到了。请慢用!”这句话,他每天都要重复数十遍。
唐国旺今年24岁,是武汉青鱼嘴外卖配送站的一名外卖骑手。虽然刚入行半年多,已经是站里的“单王”,一个月下来最多跑了1500多单。这样的成绩,是每天10多个小时的劳碌奔波换来的。
“天气最热和最冷的时候,顾客点单最多,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唐国旺说,等到了隆冬腊月,早晚跑单时膝盖和手都冷得刺骨,站里会给大家配护膝和手套。相比白天,晚上跑单有补贴,而且抢单的人少,所以很多小哥更愿意上夜班。
这份工作远没有唐国旺想象中容易。刚开始由于路线不熟,时常有订单超时、被顾客打差评的情况。有一天,他的电动车抛锚,手上却还有七八单要送,无奈之下只好徒步去送。“顾客嫌送得晚,不接电话不开门,我只好自己把餐买了,相当于一天白干”!
“延迟送达不仅可能被投诉,还会被扣钱,派单也会受影响。”唐国旺说,他时常需要和时间赛跑。“遇到用电梯高峰期,一个上下要等半个小时,为了不造成延误,爬楼梯上20多层,常有的事”。
为了多跑单,他白班和夜班都上,夜宵的单子也接,每天从早上10点一直跑到晚上12点。“我们自己一般下午2点多、晚上9点多才能吃上饭,吃完饭给车子换个电瓶,又要准备迎接下一波的送餐高峰了。”唐国旺说。
委屈和辛苦曾让唐国旺打起退堂鼓,但顾客的理解支撑他坚持下来。今年8月,武汉的气温达到40多摄氏度,他到一个老小区送餐,由于没有电梯,他一口气跑上七楼。顾客看到他满头大汗的样子,不但连连说辛苦,还塞给他一块冰镇西瓜。
如今的唐国旺月收入近万元,还被提拔为站里的小队长。
【期待】
“多抢一单活,离幸福更近些”
本报记者贺勇
来自甘肃陇南的常包红2018年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因为工作努力,成为公司北京方庄片区的“单王”。
常包红的微信昵称叫“找回幸福”,他说之前的工作并没有让他脱离贫困。面对生活的困窘,常包红没有向命运低头。如今靠着送外卖,他不仅养活了父母妻儿,还能逐渐还上老家的欠款。“去年10月,小儿子出生了,我现在感觉很幸福。”常包红一脸轻松和满足。
去年,常包红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然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每天早上6点,常包红就打开手机抢单,一直到夜里10点多,实在疲惫了,他才收工。10月份是他的高产月,一共跑了1200多单,一单赚八块五,再加些其他补贴和奖励,常包红能拿到1.1万元。
拿到手的钱,常包红不敢乱花,自己留下2000多元,3000多元寄给老家妻子养家,剩下的5000元还得还债。不过令人高兴的是,外债已经还掉了一半,按照这个进度,剩下的5万元外债到明年上半年就能全还上了!
送外卖苦吗?常包红没啥感觉。这是一份靠力气吃饭的活计,他不怕这个。父母现在依然在村里种着十几亩地,忙忙碌碌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相比起来,常包红虽然也很累,但收入实实在在。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让家里人过得好,“多抢一单活,离幸福更近些”。
闲下来的时间很少,不过,只要得空,常包红就会拿出手机跟妻子和孩子视频聊天,小儿子才1岁,躺在妈妈怀里睡得很香。妻子总在视频里劝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常包红听着听着心头一阵酸。
面对未来,常包红顾不上考虑太多,毕竟现在收入还不错,能养娃,还能撑起未来几年全家的盼头。“真到哪天干不动了,用攒的钱在老家做个小生意吧。”常包红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家人活得开心幸福就好。
绘图:郭祥
标签: 外卖小哥
昨天入梅首日 南京市上演大风雷暴和暴雨“双黄”预警齐挂
今年的梅姑娘虽然姗姗来迟,但却来势汹汹。昨天入梅首日,大风雷暴和暴雨双黄预警齐挂,南京遭遇了较强降水和大风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
HPV疫苗免费接种、两癌筛查诊治 南京多方联动为更多适龄女性谋福利
在大四毕业离校的前一天,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周珍珍收到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在校医院完成了九价HPV疫苗全程接种。另一边家住秦淮区的赵女士
市民请注意!30日起南昌昌北机场周边部分道路将实行交通管制
近日,记者从南昌昌北机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获悉,南昌昌北机场三期扩建交通导改主进场路跨线桥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周边部分道路将实行交通管
江西省第一时间拨付受灾地区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3000万元
日前,记者从江西省财政厅获悉,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近期江西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省财政厅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开通绿色通道
江西省2022年高考分数线出炉 :第一批本科文史类529分 理科类509分
6月23日上午,江西省2022年高考分数线发布,第一批本科文史类529分、理工类509分;第二批本科文史类472分、理工类440分。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
饮料瓶“变样了” 一些饮品品牌撕掉标签以“裸瓶”示人
一直以来,琳琅满目的另类包装和抢眼标签被众多产品视为吸睛法宝。今年夏天,一些饮品品牌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撕掉标签以裸瓶示人。在业内人
“留改拆”城市更新模式让小松涛巷的更新与保护并行
新中国成立后,父母搬过来第二天,...
“双减”后的首次中考即将到来 中考的定位和功能未来如何调整?
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各地将迎来双...
一批新文旅项目、升级改造项目相继完工 广东文旅市场迎来新血液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全国各地纷...
涉及36个站点!天津已有7条地铁线路临时关闭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天津地铁1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