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中央芭蕾舞团《黄河》,上海芭蕾舞团《白毛女》,辽宁芭蕾舞团《花木兰》。制图:蔡华伟
核心阅读
几十年来,中国芭蕾民族化进程中的创造和创新,见证着中国芭蕾从立起脚尖到向着顶尖迈步的鲜明足迹。
芭蕾是舶来的艺术,经过一代代创作者的努力,这门“足尖上的艺术”经历了本土化、中国化,又实现了世界化。几十年来,芭蕾在中国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程,也是传播世界艺术精华、发掘本民族美学风格的艺术创新之路。
《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二泉映月》《精卫填海》《花木兰》《鹤魂》《敦煌》……不同时期涌现出的原创民族芭蕾精品,不仅培养了越来越多能看懂、会欣赏的国内观众,还走出国门,让世界观众感悟着来自中国芭蕾的美和魅力。
表达中国精神,展现中国故事与中国气质
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师生首次将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搬上中国舞台;1959年,中国第一个专业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成立;同年,舞剧《鱼美人》首次将芭蕾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相结合,用中国神话故事开启了芭蕾艺术的民族化探索。
芭蕾艺术民族化并非“民族”和“芭蕾”的机械相加。《鱼美人》编导之一王世琦认为,芭蕾艺术民族化的关键,是要运用芭蕾特有的形式和手段,展现中国人的生活故事与思想感情。
原创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史里程碑作品之一。英姿飒爽的人物形象跃立于舞台之上,打破了人们以“天鹅舞裙”来定义芭蕾的固有印象,丰富和改变了世界对芭蕾艺术尤其是中国芭蕾的认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认为,《红色娘子军》在最大限度地符合与展现芭蕾艺术的规范与特质的同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要素,是成功的芭蕾民族化改造。
“芭蕾民族化的首要任务是选材。”《红色娘子军》编导之一蒋祖慧表示,将耳熟能详的中国故事与芭蕾相结合的尝试,启发和拓宽了创作思路。
表现军民情谊的舞剧《沂蒙颂》,由文学名著和话剧改编而成的舞剧《林黛玉》《雷雨》,根据《黄河》大合唱的意蕴创作出的舞剧《觅光三部曲》……题材选择不拘一格、彰显本土特色。带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浓郁东方美感的题材也融入中国芭蕾创作中。舞剧《二泉映月》将故事分为翠竹掩月、中秋揽月、彩云追月、古府蚀月、黄泉沉月五幕,舞出了足尖上的中国咏叹调。舞剧《精卫》将“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搬上舞台,讴歌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伟大品格。
社会发展与审美变化,赋予中国芭蕾民族化崭新的时代特征,民族化与世界性的关系更加紧密。作为舶来艺术的芭蕾只有融入中国文化语境,形成反映中国精神、立足于中国人审美理想与文化追求的独特体系,才能在国际舞台自如地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
中央芭蕾舞团将世界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改编为《过年》,将剧目背景置换为中国的文化语境,将喜庆祥和的“年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舞剧《敦煌》深情礼赞一代代守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敦煌人,其中飞天壁画的舞台“重生”一幕,正是敦煌人为之坚守与奉献的艺术化呈现,镌刻着属于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记忆。舞剧《鹤魂》取材自为救鹤献出年轻生命的大学生徐秀娟的故事,芭蕾舞洗练规范的动作语言和艺术感染力,将“养鹤姑娘”的美好定格成永恒。
创造创新彰显中国气派的芭蕾艺术,关键是用芭蕾艺术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这成为创作者的自觉追求。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冯英说:“中国芭蕾要将目光放在当今时代,回应时代需求,展现当代中国风貌,探索用国际语汇表达当代中国人的人文思考与精神情感。”
拓展艺术想象与表现空间,形成芭蕾艺术的中国风格
芭蕾是世界通用的艺术语汇。找到属于中国的芭蕾语汇,不仅是故事题材的本土化,也在于舞蹈风格和舞台表现的民族化。
几十年来,中国芭蕾在继承和发扬民族舞蹈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借鉴戏曲以及国外的芭蕾文化精髓,丰富创新自身的舞蹈与舞台语汇,拓展中国芭蕾的艺术想象与表现空间,形成了芭蕾艺术的中国风格。
芭蕾舞剧《白毛女》打破西方芭蕾舞使用交响乐的传统,保留了原有歌剧中“北风吹”“扎红头绳”等脍炙人口的唱段,采用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戏曲等元素,拉近与观众的欣赏距离。取材自鲁迅同名小说的舞剧《祝福》体现内敛含蓄的中国式情感递进,将中国古典舞的身法、韵律和山东鼓子秧歌、安徽花鼓灯等步法带进芭蕾舞,为角色融入中国人的气质神韵。根据家喻户晓的抗战故事“八女投江”而创作的舞剧《八女投江》拓展表现空间,注重对人物情怀和内心世界的刻画,特别是根据剧中情节需要加入了东北秧歌和朝鲜族舞蹈“阿里郎”,渲染出既悲壮又浪漫的情绪氛围。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原创芭蕾舞的综合表现力提高,风格多元,舞台表现手段丰富,舞蹈语汇的融合更加成熟。正如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赵明所言,中国芭蕾打破了西方芭蕾审美范式下的固有程式,逐渐形成既契合东方文化底蕴又符合芭蕾艺术语汇的全新审美观感。
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选段《夜深沉》直接以京胡和二胡作为主奏乐器,屏风、月亮门、影壁墙等舞美道具用了中国建筑文化符号,将观众带入规定情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舞剧《花木兰》将民间传说搬上舞台,演绎孝悌忠信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少女木兰翩翩起舞,糅合了中国武术、民族舞和西方芭蕾……一批批“中国风”浓郁的芭蕾作品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同样绽放光彩。
几十年来,中国芭蕾民族化进程中的创造和创新,见证着中国芭蕾从立起脚尖到向着顶尖迈步的鲜明足迹。
以500年世界芭蕾艺术为基,有博大精深的50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相信年轻的中国芭蕾未来能舞出新精彩。
标签:
什么是老虎灶?老虎灶有“储水系统”吗?
何谓老虎灶?其实就是旧时烧开水的炉灶,俗称茶炉子。老虎灶是一个极形象的名字。那吐着红红火焰的炉口,活像老虎的血盆大口,上方两只圆口的
民国时期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是什么 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的成立时间
1920年,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颁布命令,各铁路局试办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并于1923年颁发国有铁路工人消费组合大纲,但是成效不大。1928年10
粤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羊城举行 706位“绝技”高手同台切磋比拼
匠心筑梦,技能成才。今天,作为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竞赛盛会,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开幕,706位绝技高
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 诵读剧《侨批·中国》成功首演
12月2日晚,诵读剧《侨批·中国》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成功首演。该剧主要以侨批为载体,采用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的艺术...
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 增强了粤剧的自信
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广州站于近期落下帷幕。《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演唱会》和粤剧《白蛇传·情》两场演出大受欢迎。交响乐与粤...
《三国志演义》的环球旅行史:从金陵书坊到北美
在古代中国,小说往往被视为不登大雅,但在越出国境后却又能受到特殊优待。对于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几个国家来说,中国小说文本既是学习汉语的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广州市共有8030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3467家
1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建设命名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近400个
1月16日,在双减政策落实后首个寒...
徐闻构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服务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70多名来自湛江徐闻的志愿者...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去年广东省法院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
粤已完成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广东将以更大力度全面构建一...
河源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大市河源...
中老铁路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周边游、康养游现诸多亮点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旅游业...
跨国物流运输方式更新升级 鲜花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根据RCEP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在与RC...
读者可以到山西省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免费欣赏了
想知道国家级珍贵古籍是什么样的吗...
《我和小木的夏天》 迷雾被层层拨开后,他们还能够成为好朋友吗?
仕昱(书评人)暑假里,总是像蓝鲸一...
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出炉
第二十七届上海电视节将于2021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