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重新定义了“历史穿越”,是有历史感的“穿越”。
“穿越”是近年来备受年轻人喜爱的题材类型,人们认为,这类创作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纵横时空的恣意,实现了精神消费的反哺。然而,不少穿越作品因为架空、失真而饱受争议。在历史题材领域,“穿越”一时间甚至成为了“戏说”的代名词。
牛年伊始,一部全新文化作品的出现,校正了人们的认知,它就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磅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是在《故事里的中国》基础上升级打造的又一档文化节目,主创团队融合“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手法,在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条主线的严谨构架体系里,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用时空对话营造“故事讲述场”。
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以典籍为舟,带领观众畅游华夏文明之长河:今人穿越到古代,看先贤如何燃万古之明灯;古人穿越到当下,看后世如何传千年之经义。这档节目以强烈的仪式感、厚重感和时尚感,重新定义了“历史穿越”,涵养着坚守初心、向新而行的精神力量。
从新春伊始至今,央视在黄金时段陆续播出了《尚书》和《天工开物》,让我们眼界大开、脑洞大开、胸襟大开。细细研读这两部作品,呈现出以下创新亮点。
第一,从历史感出发,做有思想穿透力的节目。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征博引的方式纵横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的传承,目光之深邃,格局之远大,让人抚今追昔,胸怀天下。以《尚书》为代表的中华典籍,见证了民本思想的发端,构建了古老文明的体系;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科技典籍,记载了古代良工巧匠的奇思妙想,铭刻了先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这些瑰丽的文化密码,讲述着我们中国人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向何方。
“穿越”在这档节目中,是一种知来路、明去路的手段。戏剧演绎和专家阐释的双线赋能,有效地帮助观众理解今日之中国。
比如,理解了《尚书》里民本思想的由来,以及后世的继承发展,特别是对当代的影响。为什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我国会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决心和勇气,带领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为自古而今,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明其所愿。
比如,理解了《天工开物》里的“贵五谷而贱金玉”,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把重农固本视为安民之基;为什么从宋应星到袁隆平,一代代科学家怀揣着“禾下乘凉梦”,殚精竭虑致力于提高农业技术;为什么我们国家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把“种子”视为农业的芯片提速攻关。历史和现实都在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这样的穿越,才有历史的格局,才有时代的情怀,才有文化的担当。它贯通了时空、打破了隔断,让我们回望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如果说“穿透力”是思想性的最高境界,那么《典籍里的中国》几乎可以称之为当下文化节目的扛鼎之作——它跨越了时间的墙,推开了历史的窗,吹拂起新时代的风。
第二,任想象力驰骋,做有艺术震撼力的节目。
文艺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它需要创作者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而前提是要有史识、史才、史德。
《典籍里的中国》,充分体现了电视人的理想与追求,呈现出文化人的品格与造诣。纵观整部作品,真可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将陆机在文艺理论传世经典《文赋》里的名句,转化为时代作品,搬上舞台,呈现于荧屏。
《尚书》中,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古代护书人”伏生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穿梭于上古时期、商朝、春秋、战国、汉代、唐代等多个朝代,围绕《尚书》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传承的巡礼,并且一直延展到2021年,在现代化的图书馆里,驻足观赏今天的孩子如何读《书》。
《天工开物》这一期更有魄力和胆识。撒贝宁邀请老年宋应星来到300多年后的今天,看后世如何在天空、大地、海洋里续写《天工开物》,今天的人们过上了怎样一番“衣食富足,禾下乘凉”的美好生活,尤其是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时空的握手,当宋应星从袁隆平院士手中接过那株超级稻谷时,时间静止,空间无垠。
中华美学讲求知、情、意、行相统一。无论从电视文艺、还是用电影艺术、戏剧艺术的视角来打量融合创新的《典籍里的中国》,它都彰显出1+1+1>3的复合魅力。古风习习的诗意舞台,汩汩流淌着光彩夺目的中华审美风范。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用层层递进、节节攀升、步步生花的创新,不断树起文化节目新的座标,恭贺这支“梦之队”在向着文化高峰不懈攀登的征程中,创作了又一部载入史册的“中国”品牌作品。我们期待,未来会有更多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涌现,持续惊艳我们,滋润我们,鼓舞我们。(作者: 高晓虹)
标签: 《典籍里的中国》
什么是老虎灶?老虎灶有“储水系统”吗?
何谓老虎灶?其实就是旧时烧开水的炉灶,俗称茶炉子。老虎灶是一个极形象的名字。那吐着红红火焰的炉口,活像老虎的血盆大口,上方两只圆口的
民国时期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是什么 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的成立时间
1920年,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颁布命令,各铁路局试办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并于1923年颁发国有铁路工人消费组合大纲,但是成效不大。1928年10
粤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羊城举行 706位“绝技”高手同台切磋比拼
匠心筑梦,技能成才。今天,作为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竞赛盛会,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开幕,706位绝技高
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 诵读剧《侨批·中国》成功首演
12月2日晚,诵读剧《侨批·中国》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成功首演。该剧主要以侨批为载体,采用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的艺术...
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 增强了粤剧的自信
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广州站于近期落下帷幕。《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演唱会》和粤剧《白蛇传·情》两场演出大受欢迎。交响乐与粤...
《三国志演义》的环球旅行史:从金陵书坊到北美
在古代中国,小说往往被视为不登大雅,但在越出国境后却又能受到特殊优待。对于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几个国家来说,中国小说文本既是学习汉语的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广州市共有8030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3467家
1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建设命名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近400个
1月16日,在双减政策落实后首个寒...
徐闻构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服务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70多名来自湛江徐闻的志愿者...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去年广东省法院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
粤已完成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广东将以更大力度全面构建一...
河源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大市河源...
中老铁路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周边游、康养游现诸多亮点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旅游业...
跨国物流运输方式更新升级 鲜花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根据RCEP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在与RC...
读者可以到山西省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免费欣赏了
想知道国家级珍贵古籍是什么样的吗...
《我和小木的夏天》 迷雾被层层拨开后,他们还能够成为好朋友吗?
仕昱(书评人)暑假里,总是像蓝鲸一...
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出炉
第二十七届上海电视节将于2021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