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巩义双槐树遗址、淮阳时庄遗址、洛阳徐阳墓地入选。至此,河南入选总数达到49项,位居全国首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再次彰显了河南文物大省、考古大省的地位,也证明了中原文明在中华文明的核心地位。
考古发现数河南
从1990年度全国考古十大发现第一次评选至今,这一影响深远的考古盛事走过而立之年。31年来,河南考古、河南考古成果、河南考古人在这一全国性考古评选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
不仅总数全国第一,除了个别年份空白外,几乎年年有河南考古的身影。最多的一年入选四项,几近半壁江山,有多次入选三项,两项同时入选的年份更是常事。
河南考古入选项目时间跨度从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宋代,各个时期不断线,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周时期最为密集,入选项目种类繁多。从早期的洞穴遗址到后来的聚落、古城、都城遗址;从聚落墓葬到贵族墓葬、帝后陵墓;从甲骨文窖藏到汝瓷、钧瓷窑;从黄河栈道、交通关隘到运河粮仓......全面展现了在中华文明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中原文化具有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
从早期配合基本建设发现的古城、贵族墓葬,到后期为配合国家重大文化课题“夏商周断代工程”、“东亚人类起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文化探索”、“黄河文化”的发掘与发现,标志着中国考古学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与发展。而在这一转变和发展过程中,我省无疑起到了导向和先锋作用。
人类从哪里来
中原是研究东亚人类起源的重点区域,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31年来,仅仅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就有4项。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因在洞穴中发现中更新世直立人(猿人)化石而入选,这是继20年前发现“南京人”化石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发现了著名的“许昌人头盖骨”,专家认为这次发现是人类演化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表明,早在距今3~5万年前中原地区已有繁荣的旧石器文化与复杂的栖居形态。新密市李家沟遗址从地层堆积、工具组合、栖居形态到生计方式等多角度提供了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进程的重要信息,填补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之间的缺环与空白。
文明在哪里发端
中华文明起源长期以来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国家也推出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当中很多重要考古发掘项目选在中原地区。这次入选十大考古发现的“双槐树遗址”是其中之一,该遗址发现了距今5300年左右的“河洛古国”,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在我省历年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中,不少项目与文明起源有关,年代集中在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如邓州八里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辉县孟庄遗址、孟津妯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新密古城寨龙山时代古城、鹤壁刘庄遗址、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新郑唐户遗址、淮阳平粮台城址等等。
一系列的古城、古墓、古聚落的考古发现,不仅为考证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揭示了中原地区最早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夏商周核心在中原
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31年间有关夏商周的重要考古发现,证明了夏商周三代和中原之间的关系及其密切。
夏商周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以古城、贵族墓葬为代表,今年入选的伊川徐阳墓地,证实了文献所载“戎人内迁伊洛”的历史事件,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迁徙与融合、文化交流与互动的重要资料。此外,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还有:殷墟郭家庄160号墓、三门峡上村岭周代虢季墓、殷墟花园庄商代甲骨窖藏、三门峡上村岭西周虢仲墓、丹江口水库楚国贵族墓、郑州小双桥遗址、平顶山应国墓地、偃师商城小城、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焦作府城商代早期遗址、新密古城寨龙山时代古城、郑州大师古夏代城址、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荥阳关帝庙遗址、荥阳娘娘寨遗址、新郑胡庄墓地、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郑州东赵遗址、新郑郑韩故城遗址等等。
这些考古发掘项目出土了大量的国宝级文物精品,佐证了当时璀璨、发达的文明程度。
强汉盛唐文明宋
从夏代到宋代3000多年间,河南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几度形成政治文明的巅峰与辉煌。
这一时期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大多与古城、帝陵或城市生活需求相关。先后入选的项目有: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东阙遗址、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王后墓、洛阳北宋衙署庭园遗址、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禹州钧窑遗址、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墓群、安阳市曹操高陵、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等等。
黄河文化根与魂
中原地处黄河流域地理中心,黄河文化的根源性、延续性、融合性、核心性均与河南有着密切关系。
31年来,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有些直接和黄河水运、水患有关,比如小浪底水库东汉漕运建筑基址及古黄河栈道、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等。入选的很多考古项目位于黄河之滨,从灵宝的西坡遗址到三门峡市区的虢国墓,从洛阳的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到郑州的双槐树河洛古国、西山古城。黄河两岸,有关的考古发现、考古项目更是星罗棋布。
这次当选的“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与洛水交汇的河洛地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曾说: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确确是黄河文化之根,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一次次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一脉相承到如今,五千年文明赓续绵延没有中断,主要是在中原地区没有中断。一次次考古发现的成果,不仅让中华文明脉络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满,也为讲好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记者 陈茁 张体义 温小娟)
什么是老虎灶?老虎灶有“储水系统”吗?
何谓老虎灶?其实就是旧时烧开水的炉灶,俗称茶炉子。老虎灶是一个极形象的名字。那吐着红红火焰的炉口,活像老虎的血盆大口,上方两只圆口的
民国时期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是什么 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的成立时间
1920年,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颁布命令,各铁路局试办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并于1923年颁发国有铁路工人消费组合大纲,但是成效不大。1928年10
粤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羊城举行 706位“绝技”高手同台切磋比拼
匠心筑梦,技能成才。今天,作为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竞赛盛会,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开幕,706位绝技高
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 诵读剧《侨批·中国》成功首演
12月2日晚,诵读剧《侨批·中国》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成功首演。该剧主要以侨批为载体,采用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的艺术...
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 增强了粤剧的自信
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广州站于近期落下帷幕。《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演唱会》和粤剧《白蛇传·情》两场演出大受欢迎。交响乐与粤...
《三国志演义》的环球旅行史:从金陵书坊到北美
在古代中国,小说往往被视为不登大雅,但在越出国境后却又能受到特殊优待。对于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几个国家来说,中国小说文本既是学习汉语的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广州市共有8030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3467家
1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建设命名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近400个
1月16日,在双减政策落实后首个寒...
徐闻构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服务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70多名来自湛江徐闻的志愿者...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去年广东省法院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
粤已完成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广东将以更大力度全面构建一...
河源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大市河源...
中老铁路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周边游、康养游现诸多亮点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旅游业...
跨国物流运输方式更新升级 鲜花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根据RCEP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在与RC...
读者可以到山西省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免费欣赏了
想知道国家级珍贵古籍是什么样的吗...
《我和小木的夏天》 迷雾被层层拨开后,他们还能够成为好朋友吗?
仕昱(书评人)暑假里,总是像蓝鲸一...
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出炉
第二十七届上海电视节将于2021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