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历尽劫难此生得见:国宝级浮雕《帝后礼佛图》“重生”记
它是中国石窟中唯一等身高的帝后礼佛图浮雕,是中国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珍品。
《帝后礼佛图》原刻于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内,令人遗憾的是,20世纪30年代这组浮雕遭盗凿贩卖,流散海外。
多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联合国内外学者,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流散多地的《帝后礼佛图》进行数据采集、虚拟复原及实体展示。日前,一段真人演绎的《帝后礼佛图》实力“破圈”,人们惊叹于这一艺术瑰宝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它正以全新的方式“重生”。
龙门盗影,蒙难的《帝后礼佛图》
洛阳城南,龙门、香山两山相望,伊水中流。规模恢宏的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
在龙门石窟北魏皇家洞窟宾阳中洞内,原刻着北魏时期的艺术珍品《帝后礼佛图》,这是《魏孝文帝礼佛图》和《文昭皇后礼佛图》两幅浮雕的合称,分别刻画了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带领侍从列队礼佛的场景。
“宾阳意为迎接初升的太阳,这是正史中唯一明确记载开凿过程的龙门石窟皇家洞窟,历时24年完工。”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路伟说。
“宾阳中洞的帝后礼佛图可称得上是北魏石刻中等级和艺术水平最高的浮雕作品。两幅浮雕人物密集,顾盼神飞,浑然一体,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杰作。”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浮雕中的衣冠仪仗忠实记录了北魏王朝进入中原后,文化和礼制上的融合,具有极高的造型艺术水准和历史文化价值。
“可惜这一盛景如今只能通过想象了。”每说到此,史家珍的眉头都有化不开的结。
20世纪初,一批西方学者来到龙门石窟调查,他们拍摄的大量精美图片,成了盗贼来中国的“猎宝图”。
1931年,美国人史克曼到中国搜集文物,并委托工匠制作了《帝后礼佛图》的拓片。此后,陆续有浮雕碎片流入市场。
1934年5月,被盗凿的《文昭皇后礼佛图》碎片被史克曼运出了中国。同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东方部主任普艾伦与北京古董商岳彬签订合同,指定收购宾阳中洞《魏孝文帝礼佛图》浮雕。
此后,无数个夜晚,鬼魅般的盗影藏匿于宾阳中洞内,日复一日,在火星四溅的敲击中,履行着一纸罪恶的合同。
新中国成立后,那份合同连同2000多块未来得及送出国境的残块,在岳彬家被搜出,彻底揭开了《帝后礼佛图》蒙难的真相。
帝后分家,瑰宝玉碎。如今,《魏孝文帝礼佛图》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文昭皇后礼佛图》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而宾阳中洞的墙壁上则留下了无法弥合的斑驳凿痕。
上下求索,寻找离散的国宝信息
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贾濯非第一次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看到《魏孝文帝礼佛图》,它摆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几乎每个来参观的游客都会在它面前驻足,惊叹。
“由于盗凿时破坏严重,很多人物只剩下头部,空缺的部分没做修复,整个浮雕的气韵都是断开的。”贾濯非说,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文昭皇后礼佛图》不仅缺了三分之一,修复痕迹也过于明显,造型和风格与原物差异较大。
随后,贾濯非来到龙门石窟,看着宾阳中洞斑驳的残壁,与史家珍一拍即合。“我们只有一个想法,这样的民族瑰宝,应该被完整地呈现。”
不见壁上惊鸿影,百年漂泊意难平。早在2015年,龙门石窟研究院就与哈佛大学、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始数字技术合作。目前,龙门石窟研究院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造型艺术中心、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共同开展了包括《帝后礼佛图》在内的离散文物三维数据采集和实体复原项目。“运用现代数字技术把流散的碎片和被破坏的原址进行数字撮合,以线上线下、实景复原等方式推进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史家珍说。
目前,《文昭皇后礼佛图》和龙门石窟的2000多块残片的原始数据采集、处理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浮雕的还原阶段。
劫后余生,更觉珍贵。“我们要充分发挥数据技术的优势,建设海外流散文物数据链,让当代和后人能看到完整的文物信息。”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中国海外流散文物数字工程”项目主任林伟正说。
盛景再现,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在贾濯非的工作室内,一个2.8米高的数控雕刻机器人正在专注“雕琢”,《文昭皇后礼佛图》的线条被勾勒得日渐清晰。
30公里外的西安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的3D打印室内,一个个蓝光点在进行快速扫描打印,一块树脂材质的残片打完后,龙门石窟工作人员仔细查看切面细节,确保与库房的残片无异。
流散近百年的《帝后礼佛图》正加快数字复原步伐,国宝正以一种新的方式“重生”。
“文物打印复原是绣花针式的工作,细到一个头发丝的粗细长短都要一致。”龙门石窟研究院信息资料中心主任高俊苹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仅残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就用了半年的时间。
更困难的是,由于国外的两块浮雕经过拼接和加工,目前残块不能跟现有的残壁进行对接。“我们通过老照片和残壁的共同点进行定位,利用数字技术把《帝后礼佛图》轮廓位置进行还原。”贾濯非说,接下来就是将3D打印出的残片拼接到残壁上,预计今年底《文昭皇后礼佛图》会有一个完整地呈现。
“在数字复原的基础上,我们与其他机构合作,真人再现了《帝后礼佛图》中描绘的景象,相信未来还会衍生出更多的‘复活’方式。”龙门石窟管委会主任李金乐说,文化瑰宝正焕发新的活力。
无法将流散国外的《帝后礼佛图》复位归壁,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什么时候能让文物真正回家?关于这个话题,我们虽然有着朴素、强烈的情感,但文物所有权的归属还涉及法律问题,流失文物‘回家’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史家珍说,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能更智慧地解决。
“文物数字复原可能不是一个最完美的结局,但却是现行条件下较好的选择。”史家珍说,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研究好、复原好、展示好,让公众对当时的文化艺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记者王圣志桂娟史林静)
标签: 《帝后礼佛图》
什么是老虎灶?老虎灶有“储水系统”吗?
何谓老虎灶?其实就是旧时烧开水的炉灶,俗称茶炉子。老虎灶是一个极形象的名字。那吐着红红火焰的炉口,活像老虎的血盆大口,上方两只圆口的
民国时期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是什么 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的成立时间
1920年,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颁布命令,各铁路局试办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并于1923年颁发国有铁路工人消费组合大纲,但是成效不大。1928年10
粤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羊城举行 706位“绝技”高手同台切磋比拼
匠心筑梦,技能成才。今天,作为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竞赛盛会,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开幕,706位绝技高
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 诵读剧《侨批·中国》成功首演
12月2日晚,诵读剧《侨批·中国》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成功首演。该剧主要以侨批为载体,采用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的艺术...
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 增强了粤剧的自信
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广州站于近期落下帷幕。《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演唱会》和粤剧《白蛇传·情》两场演出大受欢迎。交响乐与粤...
《三国志演义》的环球旅行史:从金陵书坊到北美
在古代中国,小说往往被视为不登大雅,但在越出国境后却又能受到特殊优待。对于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几个国家来说,中国小说文本既是学习汉语的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广州市共有8030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3467家
1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建设命名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近400个
1月16日,在双减政策落实后首个寒...
徐闻构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服务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70多名来自湛江徐闻的志愿者...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去年广东省法院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
粤已完成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广东将以更大力度全面构建一...
河源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大市河源...
中老铁路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周边游、康养游现诸多亮点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旅游业...
跨国物流运输方式更新升级 鲜花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根据RCEP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在与RC...
读者可以到山西省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免费欣赏了
想知道国家级珍贵古籍是什么样的吗...
《我和小木的夏天》 迷雾被层层拨开后,他们还能够成为好朋友吗?
仕昱(书评人)暑假里,总是像蓝鲸一...
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出炉
第二十七届上海电视节将于2021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