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上海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宝塔山》在上海大剧院全球首演。延水河边、宝塔山下,足尖飞舞,讲述动人的青春故事。这是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创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剧目之一。
今年2月到4月,申城各剧场轮番上演建党百年历程中的红色记忆,城市上空回响着经典之声。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主办,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和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共同承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剧目展演季”,上海文艺界亮出红色家底。
紧随其后,从5月开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创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拉开大幕,来自14家院团机构的15台剧目次第亮相,用艺术语汇奏响时代强音,展现上海文艺界的原创实力。
复排复演经典作品,激活红色记忆
4月17日晚,上海京剧院排演的现代京剧《杜鹃山》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京剧名角史依弘饰演的女主柯湘赢得一片叫好。
演罢几场,史依弘直言:“《杜鹃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杜鹃山》由北京京剧院于1964年创排首演,2001年上海京剧院首次排演,史依弘成了上京的第一代“柯湘”。时隔20年再上《杜鹃山》,在她看来,要琢磨的内容还有很多。音乐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大胆融入歌剧、地方戏、民歌小调等元素,身段动作则借鉴芭蕾的形体舞姿,可谓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但又没有脱离京剧的范畴,整体和谐统一。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上海京剧院的看家大戏《智取威虎山》也是参演作品之一。上京第六代“杨子荣”蓝天说:“站在共产党人的初心之地,借着这样一部作品,献礼建党百年。这也是艺术工作者的初心:把好的作品,无限地呈现。”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这座光荣城市孕育了一大批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在红色经典剧目展演季中,上海9家文艺院团呈现12台红色优秀经典作品,涵盖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作品中,有的着眼于上海这片热土的红色记忆,如评弹《王孝和》;有的作品创作并首演于上海,如音乐《长征交响曲》、越剧《家》等;有的成为上海各家文艺院团的红色“传家宝”,如沪剧《江姐》、歌剧《江姐》、芭蕾舞剧《白毛女》等。
这些镌刻着红色基因的作品勾勒出伟大历程中一个个鲜活侧影。沪上文艺工作者们在传承中激活经典的魅力,为作品注入时代内涵,为主旋律力作更添新意,赢得更多观众共鸣。
走进历史走近观众,让经典开出青春的花
4月23日至25日,上海淮剧团创排的都市新淮剧《寒梅》在天蟾逸夫舞台连演三场。崭新书写英雄与信仰的舞台实践,打动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观众。有观众留言:“赋予老题材以新视角,开启了红色戏曲新的书写方式。”
《寒梅》取材于王愿坚小说《党费》。该剧编剧、剧作家罗怀臻告诉记者,这是在淮剧《党的女儿》故事基础上的一次全新改写,是对在当下舞台演出语境中表达崇高与伟大、传递真情与真性的一次深入思考和文本呈现。
上海淮剧团团长龚孝雄告诉记者,为了《寒梅》的创排,剧团已准备一年多。2020年年初,启动对剧本的研发、创作。今年3月,主创主演赴江西瑞金、井冈山采风。“我们希望高举都市新淮剧旗帜,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讴歌共产党人敢于牺牲、坚守信仰的伟大情怀。”
发掘好、讲述好、传播好红色故事,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上海举办“红色经典剧目展演季”和“新创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通过推出一批精品力作,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让经典开出青春的花朵,凸显上海红色文化标识度。
1931年,左联五烈士牺牲于上海龙华。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上海戏剧学院创排大型原创话剧《前哨》。“90年前,他们不肯顺流而下,用青春和信仰去解开时代的镣铐。90年后,我们追踪他们用鲜血留下的足印,以初心召唤未来的征途。”该剧编剧、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说。
改编自刘和平作品《北平无战事》的京剧《换人间》,备受期待。该剧以和平解放北平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将人物置于滚滚历史洪流之中,细腻描绘他们的亲情、爱情以及家国情,展示中共地下党员的群像和他们深沉的情感、坚忍的品格、坚定的信仰。
每一部作品,就是一堂生动的文艺党课
经典剧目复排复演、新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幕后,是沪上老艺术家与年轻文艺工作者们忙碌的身影。年迈如沪剧《芦荡火种》的导演周中庸,虽逾八旬,再次出山,执导依旧一丝不苟。精炼剧情、加入群舞元素后的《芦荡火种》,追上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剧目变得更加青春;年轻如歌剧《江姐》的创作团队,平均年龄35岁,他们以当代审美审视舞台,以当代视角展现历史,为经典加入时代气息,让主旋律作品焕发新活力。
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经典《挑山女人》第一代传承人金洁,上海芭蕾舞团第六代“大春”吴虎生、“喜儿”戚冰雪……活跃在上海文艺舞台的年轻人,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告诉观众:这些红色故事离我们并不遥远,红色精神值得代代相传。
一部红色精品剧目,就是一堂生动的文艺党课,让峥嵘岁月重现,让党史教育入脑入心。当舞台艺术“开口”讲述党史,这样的文艺党课市民喜闻乐见。剧场里,观众席人头攒动,叫好与掌声不断;线上,沪剧《江姐》和《芦荡火种》的幕后直播和全剧直播吸引近50万人次观看。
对文艺工作者而言,红色经典的复排复演、新创作品的酝酿打磨,整个过程也是最具感召力和说服力的党课。查阅文献和影视资料、走访烈士家属、探寻红色故地,一支支主创团队重回历史现场。上海文艺工作者翻开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将百年光辉历程中的故事化成动听歌声、曼妙舞姿,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历史深处走来,走进人们的心中,为壮阔深沉的舞台赋予时代感和青春气息。(记者颜维琦)
什么是老虎灶?老虎灶有“储水系统”吗?
何谓老虎灶?其实就是旧时烧开水的炉灶,俗称茶炉子。老虎灶是一个极形象的名字。那吐着红红火焰的炉口,活像老虎的血盆大口,上方两只圆口的
民国时期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是什么 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的成立时间
1920年,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颁布命令,各铁路局试办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并于1923年颁发国有铁路工人消费组合大纲,但是成效不大。1928年10
粤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羊城举行 706位“绝技”高手同台切磋比拼
匠心筑梦,技能成才。今天,作为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竞赛盛会,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开幕,706位绝技高
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 诵读剧《侨批·中国》成功首演
12月2日晚,诵读剧《侨批·中国》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成功首演。该剧主要以侨批为载体,采用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的艺术...
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 增强了粤剧的自信
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广州站于近期落下帷幕。《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演唱会》和粤剧《白蛇传·情》两场演出大受欢迎。交响乐与粤...
《三国志演义》的环球旅行史:从金陵书坊到北美
在古代中国,小说往往被视为不登大雅,但在越出国境后却又能受到特殊优待。对于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几个国家来说,中国小说文本既是学习汉语的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广州市共有8030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3467家
1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建设命名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近400个
1月16日,在双减政策落实后首个寒...
徐闻构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服务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70多名来自湛江徐闻的志愿者...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去年广东省法院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
粤已完成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广东将以更大力度全面构建一...
河源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大市河源...
中老铁路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周边游、康养游现诸多亮点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旅游业...
跨国物流运输方式更新升级 鲜花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根据RCEP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在与RC...
读者可以到山西省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免费欣赏了
想知道国家级珍贵古籍是什么样的吗...
《我和小木的夏天》 迷雾被层层拨开后,他们还能够成为好朋友吗?
仕昱(书评人)暑假里,总是像蓝鲸一...
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出炉
第二十七届上海电视节将于2021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