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连续16年举办文博会;700余家各类实体书店,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100%全覆盖;启动建设深圳歌剧院等“新十大文化设施”……近年来,深圳在打造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成果丰硕。
作为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今年5月,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台了《深圳市扩大文化旅游和体育消费实施方案》,要求提高深圳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推动深圳高雅、健康、新兴文化消费占比持续提升,逐步养成文化消费习惯,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例达到5%。
“十分钟文化圈”打造文化生活中心
日前,美国AEA咨询公司(AEA Consulting) 发布了《2020全球文化设施建设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共有104个大型文化设施建成。价值最高的13个新建设项目中有7个位于深圳,占总价值30%。“深圳作为新兴的成长型城市,正处于全球‘区域性的城市升级’过程中,自然也成为了文化公共建设新的生长点。”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任珺对记者说。
假期打卡文化场所,是不少市民的例牌菜。每逢周末,中心书城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读者。离书城不远,融合艺术与科技元素的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与图书馆、音乐厅和少年宫共同构成了市中心公共文化活动的主体建筑。以经济奇迹著称的深圳,把最黄金的地段给了传播文明的场所,足以彰显这座城市对文化的坚守。
“书城是我们全家每周必打卡的地方。这里有图书卖场、艺术设计店、亲子阅读中心,满足全家老小的阅读需求。”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跨年夜,24小时书吧现身央视。让全国人民看到了深圳不一样的跨年方式,作为市民我很自豪。” 在书吧看书的杨女士兴奋地表示。如今,被书城一站式阅读体验吸引而来的市民不在少数,而这得益于书城不断探索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历经6代创新,深圳书城突破了传统书业经营模式,从书业出发,以阅读和教育为基础,逐步延伸到相关文创领域,再逐步延伸到配套生活领域,总体上形成以“书业—关联层—配套层”为标志的复合式、一站式阅读文化生活中心,年接待国内外读者数千万人次。
除书城外,深圳大大小小的多元文化场馆正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深圳蓝皮书: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20)》显示,深圳基层文化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全市街道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4个,覆盖率85%,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100%全覆盖。各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量进一步增加。截至2020年底,深圳共有各类公共图书馆(室)、自助图书馆合计1012个,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61家,27家专业演出场所取得《营业性演出经营许可证》或《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备案证明》,构建公共服务的“十分钟文化圈”的速度不断加快。
而作为“新十大文化设施”之首的深圳歌剧院也在今年启动建设,计划于2024年12月竣工。深圳歌剧院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艺术殿堂、大湾区国际文化交流新平台、深圳艺术文化新地标和深圳市民艺术客厅”。
文化活动亮眼且高质量
周末走进罗湖书城,映入眼帘的便是“夏日园游会”的大立牌。在每个游戏点位,记者都能见到小朋友们有序排队,欢乐玩耍。对于趣味游戏的设置,很多家长表示,相比单纯看书,游戏更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购书欲。
2021年暑假,中心书城、罗湖书城和南山书城联手推出了“书城园游会”特别企划,在书城内设置游戏点位,吸引读者打卡、抽奖,并以共享图书折扣方式推动销售。此外,讲书会、名家分享会等也是吸引读者购书的方式。
据统计,各大书城在暑期周末客流量同比平日增长近50%,其中,中心书城在节假日期间的单日最高客流超5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自全国新书首发中心成立至今,已举办了4场新书首发活动。其中,首场活动——刘擎《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新书分享会带动全网热销,首印7万册图书当周售罄。
提到阅读热情,就不得不谈及全国持续时间最长的阅读品牌活动——“深圳读书月”。这项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全民阅读优秀项目”的活动,如今已连续举办了21届,累计开展活动9000余项,吸引1.7亿人次参与。不仅如此,2019年,深圳首届书展打响头炮,创全国同类书展展销成绩之最;2020年,第二届书展更是实现图书销售2018.6万元,擦亮了城市的文化名片。
深圳人对文化消费的热情还体现在了对艺术的炙热追求。“平时下班或周末,我们都会相约音乐厅或美术馆,听听音乐、看看展览,放松心情。”在深圳音乐厅门口,市民刘女士和朋友说道。据悉,各区“文体通”等数字网络平台的建设,让各类文体消费场馆、文艺演出活动和展览活动等资源互联互通,让市民享受到场馆和门票优惠预定、报名等便捷服务。
惠享文化打开消费新空间
市民对文化消费的热情离不开实打实的文化福利。
2020年世界读书日当天,深圳面向市民发放了10万张“惠读书”文惠券。据了解,在4月23日-5月8日文惠券使用期内,深圳各大书城销售额同比增长20%-50%,中小书店书吧客流量环比增长88%-265%;深圳出版集团旗下书城书吧累计销售额环比增长40.02%,客流环比更增加66.44%。
2020年,深圳市宣传文化发展基金联合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中国银联深圳分公司投入共计千万元,推出“惠观影”“惠看展”“惠赏演”等文化惠民项目,为影院、剧院、演艺机构、展览机构等文化企业、文化场所引流、拉动文化消费。今年暑期,“文惠劵”又为市民带来了福利,共计6万张“文惠劵”面向市民发放,观影购书均可享受立减优惠。
“在202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办法》中,就特别强调了‘文化消费升级计划’,提出要加快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为此也增加了对特色文化街区、文化消费、实体书店等项目的奖励或资助。2021年出台的《深圳市扩大文化旅游和体育消费实施方案》中,对推进文化消费提出了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保障措施,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发展的路径和方向。”任珺表示,“但对于深圳来说,能否开创文化消费新空间,还需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在教育和娱乐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公共服务和创意产业之间形成协同发展的关系,并引领未来文化设施的发展趋势,比如,满足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的多功能艺术场馆或综合的文化场所,着力解决群众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与优质文化产品(服务)相对单一之间的矛盾。”(记者 焦子宇)
什么是老虎灶?老虎灶有“储水系统”吗?
何谓老虎灶?其实就是旧时烧开水的炉灶,俗称茶炉子。老虎灶是一个极形象的名字。那吐着红红火焰的炉口,活像老虎的血盆大口,上方两只圆口的
民国时期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是什么 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的成立时间
1920年,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颁布命令,各铁路局试办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并于1923年颁发国有铁路工人消费组合大纲,但是成效不大。1928年10
粤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羊城举行 706位“绝技”高手同台切磋比拼
匠心筑梦,技能成才。今天,作为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竞赛盛会,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开幕,706位绝技高
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 诵读剧《侨批·中国》成功首演
12月2日晚,诵读剧《侨批·中国》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成功首演。该剧主要以侨批为载体,采用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的艺术...
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 增强了粤剧的自信
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广州站于近期落下帷幕。《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演唱会》和粤剧《白蛇传·情》两场演出大受欢迎。交响乐与粤...
《三国志演义》的环球旅行史:从金陵书坊到北美
在古代中国,小说往往被视为不登大雅,但在越出国境后却又能受到特殊优待。对于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几个国家来说,中国小说文本既是学习汉语的
小德输官司将无缘今年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网
昨天,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作出裁决,...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地赛结束 蔡雪桐获总冠军
2021-2022赛季单板滑雪世界杯U型场...
比分扳平的机会被浪费 武磊在球队的处境尴尬
昨天,西班牙国王杯1 8决赛,西班...
中国男女国脚都面临着大赛的考验 男足热身平局收场
2022年伊始,中国男女足都面临着大...
把咸菜做出名堂 打响“石扇咸菜”品牌
闻之,十里飘香,清香沁鼻;食之,...
广州市共有8030家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3467家
1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建设命名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近400个
1月16日,在双减政策落实后首个寒...
徐闻构建三级联动志愿服务体系 让志愿服务成为“家常便饭”
近日,70多名来自湛江徐闻的志愿者...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传统射艺、书画鉴赏......暨大丰富寒假留校学生的生活
搭、举、引、放!话音刚落,一支弓...
去年广东省法院助力54家民企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
近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中...
粤已完成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今年,广东将以更大力度全面构建一...
河源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大市河源...
中老铁路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周边游、康养游现诸多亮点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为沿线地区旅游业...
跨国物流运输方式更新升级 鲜花市场前景一片美好
根据RCEP的内容,进出口企业在与RC...
读者可以到山西省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库免费欣赏了
想知道国家级珍贵古籍是什么样的吗...
《我和小木的夏天》 迷雾被层层拨开后,他们还能够成为好朋友吗?
仕昱(书评人)暑假里,总是像蓝鲸一...
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出炉
第二十七届上海电视节将于2021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