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不识好,
一口白米一口草。”作为南京人的“心头好”,一到春天,野菜就“霸占”了南京人的餐桌。餐饮企业、蔬菜基地也都顺势推出“七头一脑”等产品。南京人为什么对野菜“情有独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野菜这么“火”,其实真正的野菜不足以供应市场需求,人工种植的“野菜”已经广泛上市。
野菜种类不少
南京人尤其钟爱香椿
南京野菜有“七头一脑”之说,包括荠菜头、马兰头、苜蓿头、豌豆头、香椿头、枸杞头、小蒜头和菊花脑。这小小的叶子不仅深受当代南京人喜欢,古代人也不例外。清代的“美食家”袁枚常年居住江宁府(今南京),他如此描写江宁人对香椿的喜爱:“到处有之,嗜者尤众。”他对美食颇有研究,江宁的野菜也没有逃出他的视野。在《随园食单》里,他专门辟出“杂素食单”,里面收录了不少江宁人爱吃的野菜。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今南京地域野生蔬菜约有20余种,如蕨、荇、甘菊、马齿苋、野韭、地衣等野菜,农家和士庶常采食。
东吴时已有多种野菜转化为家蔬。西晋末年,大批北方士民南迁,北方蔬菜随之南下耕种。明朝建都金陵后,外地富户被移往应天府(今南京),外地菜也大量涌入,极大地丰富了应天府地方蔬菜品种和种植技术,烹制技艺也有提高。明清至民国,蔬菜的花色品种日臻丰富多样,也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品种。
那为什么人们仍然钟爱野菜?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谷万中认为,南京人爱吃野菜有多重原因。其一从历史上来看,自东吴直至民国,今南京曾数度为国都,文人雅士聚集,他们参与和指导了时蔬野菜烹制的创制、发掘和改进,其中就有张宗子、李笠翁、袁子才等代表性人物。其二,金陵自古佛教盛行,“南朝四百八十寺”,寺庙遍布,为全国佛教中心之一。佛门茹素,时蔬野菜和豆制品自是受宠。
不要大棚菜去挖野菜
人工种植“野菜”应运而生
野菜受热捧,人工种植的春鲜野菜也就应运而生。
野菜量少,餐饮企业销售的大量春季鲜菜都是从何而来的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供应充足,餐饮企业大多会从人工种植野菜品种的蔬菜基地进货。“产品要经过农残、重金属等检测,田野里、马路边的野菜很难控制安全性,一般还是以人工种植为主。”
溧水有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就是这样的基地之一。合作社有2000亩蔬菜基地,担负着本地和南京市蔬菜供给保障的重要责任。该合作社负责人冯顾城介绍,合作社从前两年开始试种野菜品种。在这之前,他就已经能感受到市民对野菜的热情。“每年春天,从市区来基地采摘、休闲的跟团游、亲子游,总会有人不要大棚里的菜,反而去基地各处的犄角旮旯里挖野菜。”
合作社后来就开始建设大约20亩的“野菜园”,陆陆续续开始种“七头一脑”。相对于普通蔬菜,这里面的野菜品种种起来有讲究。“我们尽量减少对这些菜的人工干预,除了做好绿色防控病虫害以外,少施肥,尽量让其自然生长,这样的口感会更接近于纯正的野菜。”冯顾城介绍,合作社将视市场的接受情况,如果情况比较好,后面还会继续扩大野菜品种的种植面积。
“七头一脑”被搜集保护
未来或有更多野菜品种端上桌
冯顾城介绍,同为一种野菜,还会有不同的细分品种。究竟哪一种口感更好、香味更浓、市场接受度更高,则需要一遍遍去摸索。“选好品种很重要!”
说起品种,在位于江宁区横溪街道的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里,记者见到了去年建成的市地方特色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基地,这里保存了40多种地方蔬菜品种和野菜品种,其中就有一块区域专门栽种“七头一脑”。“现在豌豆头老了,荠菜开花了,芦蒿也快成熟了。”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黄少华一边介绍生长情况,一边告诉记者,这个保护基地搜集保护了南京本地特色品种种质资源,甚至包括近乎消失的蔬菜品种资源。
品种搜集保护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为了未来的开发与利用,而基因差异正是为品种创新提供更丰富的可能。
黄少华介绍,目前大部分人工种植的野菜品种与野外生长的差异性并不大。不过,也有的品种市场上并没有推广,比如基地里有一棵来自江边的芦蒿,它散发的特殊香味比市面上一般的芦蒿更为浓郁。“它非常香,但是由于出芽晚、产量低,经济效益低,所以几乎没有被人工种植和规模化走向市场。但是它作为野菜,可能会具有很强的抗病性、耐寒性,可以在后期育种中利用这种优势。”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柏广利说道。
黄少华介绍,其实南京特色的蔬菜品种十分丰富,但有些品种比如夹岗萝卜、中秋红萝卜、羊角椒、面条瓠子等,因城市变迁、商品经济效益低等多种原因,已经难觅踪迹了。
今年,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将要建设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库,将蔬菜、绣球花的种质资源保护起来,预计保护的资源材料数量不少于300份,为品种创新打下基础,让更多蔬菜品种端上市民餐桌。
“七头一脑”被搜集保护 南京人为什么对野菜“情有独钟”?
南京人不识好,一口白米一口草。作为南京人的心头好,一到春天,野菜就霸占了南京人的餐桌。餐饮企业、蔬菜基地也都顺势推出七头一脑等产品
激情四射的冬奥元素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交融互鉴
京绣百子戏冰雪,剪纸玄女跃高台,铁板虎娃传火种,古韵新声唱冬奥……激情四射的冬奥元素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交融互鉴,向世界展...
2021年度河北文学榜出炉 每个榜单各有10篇(部)作品上榜
2月23日,2021年度河北文学榜揭晓。河北文学榜依据文学体裁分为小说、诗歌、散文三个榜单,每个榜单各有10篇(部)作品上榜。本次小说榜作品
河北地区开展红山文化考古研究 支持“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有河北积极参与的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启动会于不久前举行线上会议。与该项目紧密
邯郸广平对北齐墓葬出土文物进行全面清理和修复
记者从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不久前,邯郸市广平县南阳堡镇李白庄村发现一北齐墓葬,出土大量红陶人物俑。据悉,这是广平县首次发现北
大赛在即 运动健儿的心理调适也很关键
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不论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还是崭露头角的新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保持最佳状态,取得优异成绩,是每位运动员的
打造冰雪赛事集聚地!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规划建设全面开启
张北县红人谷国际影视及电竞运动产...
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实施项目建设
3月31日上午,雄安新区在启动区举...
河北省第十一届民族运动会将设置竞赛和表演两大类项目
3月31日,从河北省第十一届少数民...
河北省发布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安全提示及防火知识科普
4月1日,省应急管理厅发布春季森林...
山西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近日,记者在全省农村厕所革命暨村...
国网忻州供电驰援吉林抗疫保电工作
近日,来自国网忻州市忻府区供电公...
健康风的吹动下 轻食行业蓬勃发展
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为了穿上...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一项目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名单
3月30日,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
山西:奏响工业企业强强联合、互利共赢的乐章
今天上午,由省工信厅主办的山西省...
山西省各地深挖地域特色潜力 持续做优做强乡村旅游
进入3月以来,天气渐暖,我省各地...
朔州机场跑道工程混凝土道面已基本完成
3月29日,记者从朔州市政府获悉,...
太原海关助力山西省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
近日,由太原海关所属运城海关检验...
年度计划投资564.87亿元!大同市71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
3月30日上午,2022年大同一季度重...
银行信贷优惠政策助力朔州市燃煤发电企业持续发展
日前,记者从山西银行朔州分行获悉...
1—2月晋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4.4%
记者日前从晋城市统计局获悉,1—2...
中国古代的冰雪运动有哪些 隋朝最早的滑雪是什么
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全国人民参与...
什么是老虎灶?老虎灶有“储水系统”吗?
何谓老虎灶?其实就是旧时烧开水的...
民国时期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是什么 铁路员工的消费合作社的成立时间
1920年,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颁布命...
粤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羊城举行 706位“绝技”高手同台切磋比拼
匠心筑梦,技能成才。今天,作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