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谚古诗词看清明时节古人如何“种瓜点豆”
气象专家表示,清明谷雨是春季最后两个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关于清明的农谚很多。如“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清明时节,在忙碌的劳动者看来,此时田间的伴奏就是布谷鸟的叫声。“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此时布谷的声音,对于农人来说,是“催耕”的信号。还有北宋蔡襄的《稼村诗帖》“布谷声中雨满篱,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叱犊时”,这首诗就把布谷的催耕和农人的勤劳写得很亲切。
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春耕,两千多年前《荀子·王制篇》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朴素的劳动者,在春天的土壤上,利用自然的馈赠,用辛勤和智慧将希望的种子播下。
在大家很熟悉的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诗中有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骑在牛背上指向杏花村的动作,可爱又有寓意。它让我们想到了清明时节耕牛的存在以及背后隐含的耕种的内涵。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小歌谣里含着的“二十四节气”,代表着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只有了解自然界特别是太阳的运行规律,才能获得好收成,才能更好地接受大自然的馈赠。
标签: 清明时节
燃脂搏击、制作风筝、广场舞......南京高校学子的假期生活很丰富
扎、糊、画、放……小小的风筝制作起来很考究的,要综合考虑力学、风学等多种因素。清明假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生代工程师们忙碌起来...
云祭扫主题App涉及买卖行为 应尽快纳入依法监管范围
临近清明,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云祭扫成为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新风尚。记者近日在一些手机应用商城发现,一些云祭扫主题App上,却存
南部新城南京外国语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计划2022年建成投用
昨天,南部新城南京外国语学校项目施工现场一片忙碌景象。目前,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南部新城南京外国语学校全部封顶,已全面进入内外部装修阶
更惠民、更绿色、更“清明” 殡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
殡葬服务回归公益属性、选择更绿色文明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代客祭扫、网络祭扫等新型祭扫方式日益深入人心……这个清明节,一股殡葬清...
“七头一脑”被搜集保护 南京人为什么对野菜“情有独钟”?
南京人不识好,一口白米一口草。作为南京人的心头好,一到春天,野菜就霸占了南京人的餐桌。餐饮企业、蔬菜基地也都顺势推出七头一脑等产品
激情四射的冬奥元素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交融互鉴
京绣百子戏冰雪,剪纸玄女跃高台,铁板虎娃传火种,古韵新声唱冬奥……激情四射的冬奥元素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交融互鉴,向世界展...
打造冰雪赛事集聚地!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规划建设全面开启
张北县红人谷国际影视及电竞运动产...
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实施项目建设
3月31日上午,雄安新区在启动区举...
河北省第十一届民族运动会将设置竞赛和表演两大类项目
3月31日,从河北省第十一届少数民...
河北省发布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安全提示及防火知识科普
4月1日,省应急管理厅发布春季森林...
山西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近日,记者在全省农村厕所革命暨村...
国网忻州供电驰援吉林抗疫保电工作
近日,来自国网忻州市忻府区供电公...
健康风的吹动下 轻食行业蓬勃发展
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为了穿上...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一项目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名单
3月30日,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
山西:奏响工业企业强强联合、互利共赢的乐章
今天上午,由省工信厅主办的山西省...
山西省各地深挖地域特色潜力 持续做优做强乡村旅游
进入3月以来,天气渐暖,我省各地...
朔州机场跑道工程混凝土道面已基本完成
3月29日,记者从朔州市政府获悉,...
太原海关助力山西省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
近日,由太原海关所属运城海关检验...
年度计划投资564.87亿元!大同市71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
3月30日上午,2022年大同一季度重...
银行信贷优惠政策助力朔州市燃煤发电企业持续发展
日前,记者从山西银行朔州分行获悉...
1—2月晋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4.4%
记者日前从晋城市统计局获悉,1—2...
河北地区开展红山文化考古研究 支持“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邯郸广平对北齐墓葬出土文物进行全面清理和修复
记者从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
大赛在即 运动健儿的心理调适也很关键
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不论是久经...
如何防范冰雪运动中可能发生的损伤?冰雪运动中受伤了怎么办?
十四亿人迎冬奥,三亿人上冰雪。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