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险企陆续披露2019年业绩预增报告,向市场传递“好声音”。除中国平安(80.300,-0.73,-0.90%)(601318.SH)暂未披露业绩预增报告外,其余四家上市险企均在2019年实现大幅业绩上涨,合计净利润预计超过1197.55亿元,同比约增加689.69亿元,增幅超过1.3倍。细究原因,得益于减税红利以及投资收益上涨的双重利好。
与此同时,2019年,上市险企先后完成核心管理层更替,提出新一轮发展战略,夯实内生驱动力。展望2020年,上市险企能否延续高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称,2020年,公众保险保障需求先抑后扬,尤其是在健康险、医疗险方面,预计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保费增速将大幅回升,利于承保端。此外,疫情对股市的冲击属于短期影响,考虑到目前市场估值整体不高,向下概率较低,投资端也存在机会。在价值转型的内生驱动力以及政策、疫情等外部因素促进下,上市险企高增长同样值得期待。
减税降费、投资收益上浮利好叠加,上市险企业绩超预期
从公告来看,四家上市险企2019年业绩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增幅最高的是中国人寿(30.310,0.32,1.07%)(601628.SH),其2019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 2018 年度相比,预计增加455.80亿至 478.59亿,同比增加 400%到 420%。
中国太保(33.160,-0.24,-0.72%)(601601.SH)预计2019年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约为270亿至280亿,涨幅在50%-60%之间;中国人保(6.890,0.03,0.44%)(601319.SH)预计归母净利润215.2亿至242.1亿,上涨60%-80%;新华保险(45.700,-0.37,-0.80%)(601336.SH)亦公告,2019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42.6亿,与2018年度相比,上浮80%。
目前,四家上市险企2019年合计实现净利润预计超过1197.55亿元,同比约增加689.69亿元,增幅超过1.3倍。尽管中国平安暂未披露业绩预增报告,但业内认为预增是大概率事件。海通证券(13.770,0.07,0.51%)表示,“预计上市险企2019年利润合计增长70%以上”。

纵观来看,对于业绩预增,披露公告的四家上市险企均在公告中提及,一是与非经常性损益相关,受益于税收政策影响,二是与主营业务相关,包括权益类投资收益大幅增加。
2019年5月29日,财政部、国家总局发布《关于保险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保险企业发生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所得税税前扣比例,从早前寿险公司的10%、财险公司的15%,统一调高至18%,超比例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在业内看来,这一政策可以直接减少保险公司的所得税纳税额、增加利润,也是“减税降费”政策在保险行业的具体落实。
中国太保提及称,税收政策变化带来的非经常性益事项影响金额约为 48 亿元人民币,不难看出减税“大礼包”的丰厚程度。
此外,得益于2019年权益市场回暖,险企投资端同样取得不错成绩。中国人寿介绍称,2019 年公司推进投资管理体系市场化改革,持续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不断优化资产配置策略,加强基础资产和战略资产配置,故而“投资收益大幅提升”。
“业绩向好也与保险公司近年来的结构调整相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蓝鲸保险表示,上调税前抵扣比例,对保险公司有正向影响,此外,结构调整带来的价值型业务占比上浮,也在上市险企财务指标上得到体现。
除业绩大增外,2019年,上市险企的二级市场表现也相对亮眼。蓝鲸保险梳理发现,2019年,五家上市险企在均经历一波上行,但个股表现不一,回调区间有差距。2019年沪指大盘涨幅达22.11%,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的区间涨幅均超过同期大盘涨幅,其中,中国人寿以超过70%的区间涨幅领涨,中国平安涨幅次之,将近60%。
内生动力释放、外在因素驱动,2020年上市险企基本面向好
喜讯之下,也给业内带来思考,消化政策利好后,2020年上市险企能否延续高增长?
新年开启后,2020年1月保险指数和主要个股全面回调,受春节期间疫情蔓延和外围股市下跌影响,2月3日股市开盘后,沪深300指数(3916.005,16.14,0.41%)(3916.0052,16.14,0.41%)下跌7.9%,保险指数跌幅为7.4%,整体估值回落至低位。
蓝鲸保险粗略统计,受基本面影响,开年至今,五家上市险企股价均有回调,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区间跌幅分别为13.99%、11.73%,其三家险企跌幅也在5%以上。
“市场波动都是正常事件,局部调整并不能给全年表现下定义”,一位金融研究员对蓝鲸保险表示,只要上市险企能保证新业务价值的稳定,依旧具备良好的成长性,从长周期看,短期的调整也给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配置窗口。
内生动力,是险企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2019年,上市险企先后完成核心管理层更替,并提出新一轮发展战略。逐一来看,中国人寿启动“鼎新工程”,强总部、精省域、优地市、活基层,将科技作为重点战略推进;中国平安通过实施“2355”改革工程,开启全面数据化经营转型;中国太保全面启动转型2.0战略,围绕“人才、数字、协同、管控、布局”持续向前推进;新华保险提出“二次腾飞”的发展目标以及“1+2+1”战略;中国人保全面推动集团“3411工程”,加快转型变革步伐。
战略下的转型推进、改革深化,恰在赋予上市险企更具韧性的动能。此外,近期的疫情以及政策因素叠加,也有望进一步打开保险市场。
2月6日,银保监会下发《普通型人身保险精算规定》,从保险金额、保险费、现金价值、责任准备金四个方面进行调整。
“监管此举,在于让利于民,全面刺激产品供给和销售,扩大行业发展”,华创证券分析师表示,预计行业整体保障类和长期储蓄类产品价格将进一步下降,消费者得到实惠,叠加疫情引致的购买意愿加强,风险保障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天风证券(6.110,0.00,0.00%)研究员表示,“疫情短期将影响一季度人身险保费和增员,一旦疫情结束,需求有望在前期抑制后迎来小幅度爆发,二季度或下半年销售有望向上反转,且中长期利好健康险销售”。
朱俊生持有相似观点,其表示,中长期来看,公众风险和保险意识提高,投保积极性会上升,部分公司也在及时开发相应的险种,提升保险的需求。
“特别是在健康险、医疗险方面,预计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保费增速将大幅回升,全年健康险增速有望保持在20%以上”,万联证券缴文超团队指出。
除承保端外,上市险企也在积极布局投资端。一位金融研究员对蓝鲸保险表示,疫情对股市的冲击属于短期影响,考虑到目前市场估值整体不高,向下概率较低,长周期来看,恰是加仓时机。
目前,监管允许符合要求的险企调高权益类资产配置,蓝鲸保险从业内了解到,已有大型险企进行调仓、加仓,把握结构性调整机会。
整体来看,当前保险业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主旋律,上市险企前期战略调整动作的利好正在逐步显现中。2020年,尽管疫情对短期个险新单造成影响,但放眼长周期,反而会促进行业保障需求进一步扩张,权益市场波动之下,也蕴藏投资机会,上市险企基本面保持向好趋势。
医保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一样吗?广东省医保局作了权威解读
根据日前发布的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省内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广东将逐步统一全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下称职工医保)缴费年
上半年“粤贸全球”广东线上展览平台助6307家企业线上“出海”
签约投资和购销项目17个,金额近140亿元,涵盖医疗保健、智能家电、特色食品等多个领域……7月11日,第二十八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
粤巩固学前教育5080攻坚成果 未来5年将新增375万个中小学公办学位
7月12日,广东省教育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就广东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双减之下的校外培训治理、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幼儿园学位保障等热
爱心人士积极响应 广州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筹集善款逐年递增
12日,广州2022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全社会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委礼堂举行。据统计,启动仪式上,各区、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
广东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近日,《广东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印发,并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首次在省级层面对全省12345热线统一
11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吊装 创亚洲最大直驱海上风电机组的纪录
近日,亚洲首台11兆瓦(MW)级别海上风电机组在汕头完成吊装。去年9月,该机组在广东省内最大的智慧能源项目、上海电气风电集团首个工业园区
地租十年间上涨三倍 种粮大户的地租成本几乎逼近直接种粮的成本
在农村流转土地种粮超过十年的王汉...
十部门:拓展国际市场 推动传统工艺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6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
七国集团峰会后 意大利总理表示欧盟设置天然气价格上限的进程加快
当地时间6月28日,意大利总理德拉...
巴西石油公司拟出售炼油厂 放弃了约占全国炼油能力50%的份额
巴西石油公司当地时间6月27日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