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强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搭平台、建机制、出政策,着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为县域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截至目前,该县已汇集各类人才4200多人,其中包括高技能人才上千人。
种好“梧桐树”,强化平台建设。该县鼓励企业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吸引高端人才,县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目前,全县共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6家,吸引创新创业高端人才100余名。该县还以恒润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大营西亚皮草新城为载体,分别注册成立枣强县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和枣强裘皮设计创新中心。依托枣强县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与河北上品极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等3家设计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家公司全部入驻中心;依托枣强裘皮设计创新中心,通过与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合作,建设裘皮服装设计实习基地,并与10余家皮草服装设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伸出“橄榄枝”,强化校企对接。该县成立由组织、人社、发改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人才领导小组,协助县域企业与国内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恒润、科力等12家企业,分别与清华大学核能研究所等签订合作协议,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32名。产业人才领导小组定期协调相关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传经送宝”,形成校企对接人才交流互动的良性格局。目前,已有22家企业与相关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协作关系,有21名全国著名专家、学者被企业聘为技术顾问。该县还依托省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与国内15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引进高层次人才12名,并培训本土技能型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3000多人次。
敞开“回家路”,完善机制办法。该县积极为各类人才回乡创业开辟通道,枣强籍在外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以及枣强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配偶、直系亲属为外地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符合回调基本条件的,鼓励回调进行对口安置。目前已对符合条件的24人进行了初审登记。主动对接京津、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枣强籍创业人员,引导和扶持在外优秀人员返乡创业。目前,已成功吸引上海拓及轨道、北京兆兴印刷等一批枣强籍在外人才回乡投资置业。

营造“磁力场”,优化激励服务。该县设立“人才引进科技研发专项资金”,对引进的专家、领军型、高端人才(团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研发创新平台,在该县落地转化的,由县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对携带成果、项目、专利等在县域内干事创业的人才,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等方面优先安排,并适当减免有关费用。对落地高端人才在子女升学、配偶就业、住房等方面优先照顾,积极为引进的科技人才排忧解难。该县还每两年评选一次县管科技拔尖人才,予以重奖。对评选出的“县管拔尖人才”每人一次性奖励5000元,在全县营造了重才、爱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医保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一样吗?广东省医保局作了权威解读
根据日前发布的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省内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广东将逐步统一全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下称职工医保)缴费年
上半年“粤贸全球”广东线上展览平台助6307家企业线上“出海”
签约投资和购销项目17个,金额近140亿元,涵盖医疗保健、智能家电、特色食品等多个领域……7月11日,第二十八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
粤巩固学前教育5080攻坚成果 未来5年将新增375万个中小学公办学位
7月12日,广东省教育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就广东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双减之下的校外培训治理、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幼儿园学位保障等热
爱心人士积极响应 广州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筹集善款逐年递增
12日,广州2022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全社会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委礼堂举行。据统计,启动仪式上,各区、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
广东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近日,《广东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印发,并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首次在省级层面对全省12345热线统一
11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吊装 创亚洲最大直驱海上风电机组的纪录
近日,亚洲首台11兆瓦(MW)级别海上风电机组在汕头完成吊装。去年9月,该机组在广东省内最大的智慧能源项目、上海电气风电集团首个工业园区
地租十年间上涨三倍 种粮大户的地租成本几乎逼近直接种粮的成本
在农村流转土地种粮超过十年的王汉...
十部门:拓展国际市场 推动传统工艺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6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
七国集团峰会后 意大利总理表示欧盟设置天然气价格上限的进程加快
当地时间6月28日,意大利总理德拉...
巴西石油公司拟出售炼油厂 放弃了约占全国炼油能力50%的份额
巴西石油公司当地时间6月27日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