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7日,演员在表演话剧《柳青》。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我想圪蹴会儿,好久没有在皇甫的土地上圪蹴了。”当舞台上,柳青在阔别已久的神禾原上缓缓蹲下,极具穿透力的板胡声响起,台下不少观众悄悄擦拭起眼泪。
17日晚,由西安话剧院创排的话剧《柳青》在获得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后再次与西安观众见面,“柳青精神”又一次在观众心中燃起火种。
“我以前不了解柳青,也不了解那个时代,但这部话剧让我认识了柳青,更感受到他的精神力量。他信念坚定、心怀人民、热爱生活、不畏困难,一言一行都是在把‘大写的人字写进魂里头’,这种精神太难能可贵了,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看完话剧后,90后观众周新尧的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话剧《柳青》用艺术的方式,生动再现了作家柳青为了文学创作,毅然放弃北京优渥的生活条件,俯下身子、扎根西安市长安区皇甫村14年,最终创作出长篇小说《创业史》的感人历程。
谈到创作初衷,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说,柳青的事迹和精神具有现实价值和激励作用,应该被更多人了解。
为了走进柳青的精神世界,编剧唐栋花了两个多月搜集资料,研读《创业史》;主创团队多次拜访柳青的女儿刘可风;演员们数度到皇甫村采风,导演和主演还在村子里住下。艺术创作的金刚钻得到生活的泥土里刨,是话剧中柳青对妻子马葳说的话,也是话剧《柳青》创作过程的写照。
戏剧评论家胡安忍认为,《柳青》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展现了柳青从一个带有一些“洋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一个与乡亲们心连心的“庄稼人”的过程,触及到了柳青的精神演化。这个变化不仅反映在他由县委大院搬到皇甫村的土庙,脱下白衬衣和背带裤换上对襟袄和中式裤,在农贸市场上向农民学习“捏码子”,还精准地体现在“圪蹴”这个泥土气息浓厚的动作上。
“圪蹴”是陕西关中方言“蹲”的意思,也是关中农民习以为常的动作。柳青的扮演者林波说,“圪蹴”是专门设计的动作,它表现的不仅是柳青像其他农民一样蹲下,还代表他把自己的身段下沉,把县委副书记的官架子放下,从动作行为到内心感受都去贴近农民。
实际上,不只是柳青,舞台上的每个人物形象都塑造得有血有肉。马葳的贤惠、王三的倔、王家斌的耿直、雪娥的泼辣无一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让观众随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愁。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农民的生活总是充满艰辛,但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农民也有他们的快乐。”导演傅勇凡说:“他们的生活可能困窘,但他们不缺乏真心真性真情。农民同样有他们的爱恋、他们的讲规矩与好面子,这就是我理解的现实主义。”
话剧《柳青》从策划选题到创作排练,历时3年,“排好《柳青》剧目,学习柳青精神”的标语一直挂在西安话剧院的排练室里。“从柳青身上我真切学到了贴近人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精神,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守的精神,是现实主义创作必须遵从的方向。”林波说。
胡安忍表示,话剧《柳青》的魅力,也是现实主义作品的魅力,它能够观照现实,反映时代风骨,引起观众情感共鸣,激发出人们心底积极向上的力量。(记者蔡馨逸)
标签: 话剧
全球今日讯!东西问丨赵国栋:一杯酥油茶,蕴含几多汉藏交流史?
中新社“东西问”就此独家专访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赵国栋博士,探究“一杯酥油茶”中蕴含的汉藏民族交流史。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通车后...
每日快播:解码中华文化基因:开眼了,石头还能“开花”?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参观乐器工作室。”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
环球今头条!加拿大《搜罗SOLO》杂志主编:从海外创业者到中国故事传播者
陈林祖籍山东烟台,2002年从北京前往法国求学并从事设计策划;2010年前往加拿大,2015年发行加拿大第一本全简体中文时尚生活杂志《搜罗SOLO》
【全球新视野】马来西亚马来裔新人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
据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报道,近日,马来西亚一对新人在斗湖市区民众大会堂摆设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气氛喜庆热闹。
全球滚动:【寻味中华】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题: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中新社记者胡远航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到处都是菌子气味。
每日信息:让非遗“活起来” 山西吕梁7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展演
(记者范丽芳)“一定要让非遗走到人们的身边、走进人们的生活。截至目前,吕梁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百余个,其中国家级非遗16项...
环球快消息!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传承创新需要更多“青春力”
题: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
环球精选!新西兰华社首届舞蹈博士论坛在奥克兰举行
据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报道,日前...
【天天新视野】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在德国北威州掀起热潮
波恩消息:作为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
天天播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海洋研习营开营
7月10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