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广西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朱瑞璇摄
(相关资料图)
中新网南宁7月10日电 题: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传承创新需要更多“青春力”
作者 朱瑞璇
“我想让更多人欣赏到壮剧的魅力,‘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力量。”广西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说。
近日,广西壮剧传承人培训班结业成果展演活动在广西民族大学大礼堂举行。活动通过壮剧身段、壮剧唱念、壮剧经典片段表演以及壮剧乐器演奏、壮族原生态民歌演唱和民族文化知识竞答等形式,展现本期壮剧培训班学员的学习成果,让壮剧走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1998年出生的程明月学习壮剧已有7年多,来自素有“中国壮剧之乡”之称的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她是本次广西壮剧传承人培训班中唯一的90后壮剧演员。培训班中,来自田林县的壮剧演员占了三分之一。
在此次结业成果展演中,程明月进行了壮剧身段汇报表演和壮剧片段《赶山》的表演。这场演出,壮剧演员们唱腔多彩,唱调丰富,表演身段优美,人物描绘灵巧传神,整个演出过程观众掌声不断,直至演员谢幕后仍有观众久久不愿离场,依然沉浸在精彩的剧情当中。
图为壮剧培训班成果展演现场。朱瑞璇 摄
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一种戏曲剧种。2006年,壮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是壮族人,自小就接触了壮剧。”程明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其母亲是业余壮剧演员,每天晚上都在家里练习。每到春节等节假日,小小的她,就坐在台下看母亲表演壮剧。
“我被壮剧曲折的剧情、动听的音乐、绚丽多彩的壮族服饰所吸引。”程明月说,长大后很多年,她仍时常怀念当年村民演戏、看戏的热闹场景。
而真正决定要成为一名壮剧演员,是在程明月16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田林壮剧团去程明月所在的高中招生。她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剧团的培训。
“需要通过一个月的培训、选拔才能进入剧团。”程明月说:“剧团当时没有专业的老师,都是有经验的师兄师姐教我们练习动作身段。我当时没有舞蹈基础,练习基本功的时候,重复的撕腿、下腰等动作经常痛得我直掉眼泪。”
程明月说,她一直憋着一股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被剧团选上。为了达到更好的练功效果,她忍着疼痛努力完成师兄师姐要求的每一个动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程明月通过了培训考试,顺利进入田林壮剧团。
练习舞蹈基本功虽然辛苦,但对于程明月来说,这并不是最难的。要想跳出打动人心灵的好舞蹈,最难的是神韵的领悟。
“同一个动作,经验丰富的师兄师姐表演得俏皮灵动,我只能模仿到动作表象。外在形体训练固然有效,内在心性的修养还需要自己参悟。”她说,她会不断学习,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壮剧展演活动越来越多。田林县大力实施民族文化精品建设工程,通过举办壮剧文化艺术节等,打造特色民族文化品牌。
图为壮剧培训班成果展演现场。朱瑞璇 摄
“今年有80场展演。”程明月说,剧团经常到广西百色、桂林等地表演,并深入村屯,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壮剧。
看到观众对自己出演的壮剧如此喜爱,程明月的内心感到无比满足。但是她也发现,壮剧的观众出现年龄断层,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很少。同时,壮剧演员的新生力量也很少,在其所在的当地非遗中心中,25位演员里仅有5人是90后。
“作为一名壮族人,我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壮剧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程明月说:“每次表演我们都会发朋友圈,我也经常向同龄的朋友介绍壮剧,希望让更多人对壮剧产生兴趣。”
对于壮剧未来的传承和发展,程明月认为,必须激活其自身的生存活力。“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在编剧方面也可以融入更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现代元素,促进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程明月期待着更多年轻人加入壮剧队伍,让壮剧走上更广阔的舞台。(完)
标签: 传承创新
全球今日讯!东西问丨赵国栋:一杯酥油茶,蕴含几多汉藏交流史?
中新社“东西问”就此独家专访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赵国栋博士,探究“一杯酥油茶”中蕴含的汉藏民族交流史。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通车后...
每日快播:解码中华文化基因:开眼了,石头还能“开花”?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参观乐器工作室。”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
环球今头条!加拿大《搜罗SOLO》杂志主编:从海外创业者到中国故事传播者
陈林祖籍山东烟台,2002年从北京前往法国求学并从事设计策划;2010年前往加拿大,2015年发行加拿大第一本全简体中文时尚生活杂志《搜罗SOLO》
【全球新视野】马来西亚马来裔新人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
据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报道,近日,马来西亚一对新人在斗湖市区民众大会堂摆设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气氛喜庆热闹。
全球滚动:【寻味中华】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题: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中新社记者胡远航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到处都是菌子气味。
每日信息:让非遗“活起来” 山西吕梁7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展演
(记者范丽芳)“一定要让非遗走到人们的身边、走进人们的生活。截至目前,吕梁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百余个,其中国家级非遗16项...
环球快消息!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传承创新需要更多“青春力”
题: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
环球精选!新西兰华社首届舞蹈博士论坛在奥克兰举行
据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报道,日前...
【天天新视野】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在德国北威州掀起热潮
波恩消息:作为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
天天播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海洋研习营开营
7月10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