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访“中国龙灯之乡”铜梁龙灯彩扎工艺 龙灯为春节增添一份年味
【解说】舞龙、赏龙灯是很多地方的春节民俗活动,尤其是在“中国龙灯之乡”重庆铜梁,每逢春节,龙灯点亮城市各个角落,舞龙更是一场接一场。近日,记者来到铜梁区的国家级铜梁龙灯彩扎基地看到,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灯彩扎工艺传承人周建带领几十名师傅正在紧张忙碌地赶制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
铜梁素以“龙”远近闻名。“铜梁龙舞”起源于明代,发展于清代,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梁龙灯”是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川渝地区就有“大足朝佛,铜梁观灯”的民间谚语。
在铜梁区金龙体育场的广场上,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灯彩扎工艺传承人周建带领几十名师傅正在忙碌地制作龙灯工艺产品。他们有的在编扎龙头骨架,有的在耐心细致地缝制龙身,有的正在对成形的龙头进行彩绘。
今年46岁的周建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灯彩扎工艺传承人,他12岁就开始跟随爷爷学习扎龙技艺。周建扎制的龙参加了国庆5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表演。
【同期】(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灯彩扎工艺传承人 周建)
我们是祖传三代。那个时候是我爷爷扎制龙灯,那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铜梁扎制龙灯。我爱好学,我看到我爷爷扎制的龙灯很好看,我就觉得很高兴。我读书回来晚上偷偷地学,学了出来,扎一个东西拿给爷爷看,他说有点像了,他说你还是很能干。那时候才参与扎龙的。
【解说】在龙灯的彩扎上,周建既注重继承传统工艺,又注重立意创新。他把做龙的原料改绵纸为丝绸,着色改广告色为纺织染料,并加钢丝、须毛和飞絮。革新后的铜梁龙造型生动,线条流畅,轻盈美观。周建曾经受到泰国政府邀请,赴泰国交流龙灯彩扎技艺。
【解说】(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灯彩扎工艺传承人 周建)
走到泰国去,那里的市民看到铜梁的龙非常高兴。那时候我们铜梁的龙到泰国去,一个是火龙在他们那边的展示,打铁水,人山人海的人来看我们铜梁的火龙表演。
【解说】周建在铜梁开设了一家龙灯彩扎厂。他表示,前几年,最繁忙的时候集中在春节前两个月。而如今,随着铜梁龙灯远近闻名,他们接到了大量外地订单,从2018年上半年到现在,他们每天都在紧张忙碌地赶制各个订单。
记者 肖江川 重庆报道
标签:
全球今日讯!东西问丨赵国栋:一杯酥油茶,蕴含几多汉藏交流史?
中新社“东西问”就此独家专访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赵国栋博士,探究“一杯酥油茶”中蕴含的汉藏民族交流史。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通车后...
每日快播:解码中华文化基因:开眼了,石头还能“开花”?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参观乐器工作室。”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
环球今头条!加拿大《搜罗SOLO》杂志主编:从海外创业者到中国故事传播者
陈林祖籍山东烟台,2002年从北京前往法国求学并从事设计策划;2010年前往加拿大,2015年发行加拿大第一本全简体中文时尚生活杂志《搜罗SOLO》
【全球新视野】马来西亚马来裔新人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
据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报道,近日,马来西亚一对新人在斗湖市区民众大会堂摆设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气氛喜庆热闹。
全球滚动:【寻味中华】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题: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中新社记者胡远航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到处都是菌子气味。
每日信息:让非遗“活起来” 山西吕梁7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展演
(记者范丽芳)“一定要让非遗走到人们的身边、走进人们的生活。截至目前,吕梁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百余个,其中国家级非遗16项...
环球快消息!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传承创新需要更多“青春力”
题: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
环球精选!新西兰华社首届舞蹈博士论坛在奥克兰举行
据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报道,日前...
【天天新视野】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在德国北威州掀起热潮
波恩消息:作为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
天天播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海洋研习营开营
7月10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