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唐山6月2日电 (白云水 吴琼)“大家在屏幕上能看清吗?注意看一下我这个香囊的针脚是从哪边穿过来的……”2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明珠花园小区开展线上趣味非遗手工做香囊活动,丰南区蜡染非遗传承人甘彩云通过线上直播教社区居民制作蜡染香囊。
早在古时,中国民间就有“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的说法。在端午节香囊花样图式上,甘彩云结合蜡染布料青底白花的特点进行了创新,以粽子为原型,创作出“蓝胖子”粽子玩偶造型的香囊,立体饱满,萌态十足。
图为甘彩云将做好的蜡染香囊送给了防控一线的志愿者。 陈军 摄“收口处线要怎么抻,能出来角更漂亮?”“我这个香囊怎么做出来的有点硬啊,草药和棉花按什么比例填充最好?”居民们在直播课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和甘彩云互动着香囊制作。
“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几个孩子拿到香囊后,高兴地念着端午民谣。“香囊里放点艾叶、薄荷等香料,能起到防蚊驱虫的功效。”甘彩云说,为让香气更加持久,需要先用捻锤将艾草碾碎,接着用布料包裹艾草,一包一裹,缝上细细密密的针脚,主体制作完成后再在香囊上方加个挂绳,下边垂上线穗,香囊就做好了。
图为甘彩云用蜡染布制作“萌粽”香囊。 陈军 摄居民刘英红第一次亲手制作香囊。裁剪、缝制、装香料、填棉花、系绳打结…...几道工序下来,她做的三角形香囊显现雏形。刘英红感叹着手工之美,窗边微风徐徐,艾草香弥漫开来,增添了一份节日气息。“香囊看着简单,但每一步都要注意制作要点,这小小香囊,承载的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刘英红说。
“把非遗技艺融入日常生活,是对传统工艺最好的传承。”甘彩云说,香囊和蜡染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蜡染和香囊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让居民了解、制作香囊,与大家重温传统端午节习俗的同时,也能推广非遗技艺。
图为甘彩云正在讲解香囊的制作工艺。 陈军 摄蜡染作为中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印花)、夹缬(夹染)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甘彩云介绍说,蜡染是先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由于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蜡染多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
如今,甘彩云创作的蜡染作品包含画作、抱枕、挂饰、衣服、杯垫等十几类品种。(完)
标签:
全球今日讯!东西问丨赵国栋:一杯酥油茶,蕴含几多汉藏交流史?
中新社“东西问”就此独家专访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赵国栋博士,探究“一杯酥油茶”中蕴含的汉藏民族交流史。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通车后...
每日快播:解码中华文化基因:开眼了,石头还能“开花”?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参观乐器工作室。”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
环球今头条!加拿大《搜罗SOLO》杂志主编:从海外创业者到中国故事传播者
陈林祖籍山东烟台,2002年从北京前往法国求学并从事设计策划;2010年前往加拿大,2015年发行加拿大第一本全简体中文时尚生活杂志《搜罗SOLO》
【全球新视野】马来西亚马来裔新人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
据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报道,近日,马来西亚一对新人在斗湖市区民众大会堂摆设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气氛喜庆热闹。
全球滚动:【寻味中华】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题: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中新社记者胡远航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到处都是菌子气味。
每日信息:让非遗“活起来” 山西吕梁7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展演
(记者范丽芳)“一定要让非遗走到人们的身边、走进人们的生活。截至目前,吕梁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百余个,其中国家级非遗16项...
环球快消息!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传承创新需要更多“青春力”
题: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
环球精选!新西兰华社首届舞蹈博士论坛在奥克兰举行
据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报道,日前...
【天天新视野】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在德国北威州掀起热潮
波恩消息:作为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
天天播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海洋研习营开营
7月10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