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6月13日电 (记者 丁思 李亚龙)历经两年筹划编排,由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兰州大学中华诗乐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琴歌雅韵·秦缘古诗词歌曲专场音乐会”12日晚在甘肃大剧院上演,展示和演出《诗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的部分珍贵古谱,跨越中国2000多年历史,呈现了从江南到边陲敦煌的典型诗乐作品。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当晚,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声乐研究室主任秦缘结合多年的学术研究与教学积累,以琴歌《小雅·鹿鸣》弹唱作为音乐会开场,以此恭迎观众的到来。
(资料图)
在她看来,“琴是古代文人修身问道的器物,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身份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一个文化符号,而古琴音乐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琴歌。”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具有“多源一体”的文化内涵。“诗乐一体”“歌诗同源”本就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典型特征,又因“诗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古典审美情趣,从而具有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重要价值。
“遗憾的是由于古乐谱的亡佚与散失,诗歌的音乐属性逐渐衰弱,今日已经成为冷门绝学。”秦缘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称,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古代记谱法和古琴记谱法保留下了经典诗词的诗谱、词谱和曲谱的记载,这就为无限接近和还原古典时代“诗乐一体”的本真样貌提供了可靠依据。
本场音乐会由琴歌、古谱诗词、元曲、原创声乐套曲《敦煌廿咏》(其中的三首)四个部分组成。在古谱诗词部分,选用上海音乐学院杨赛教授及其团队挖掘、整理、编配的三首古谱诗词歌曲作为演唱曲目。
“我们还恢复再现了汉魏时期‘相和歌’的经典演唱形式。歌曲依据现代人的审美期待,采用男、女生伴唱、一领众和的表演形式,为观众呈现千年前的诗乐文化。”秦缘说,期待更多热爱古诗词歌曲的年轻人参与表演,体悟和传承传统诗乐文化的精神力量。
下半场古词新曲的部分是由现代作曲家高为杰先生谱曲的元曲三首,以及兰州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杨昆创作的声乐套曲《敦煌廿咏》中的三首作品组成。其中《莫高窟咏》由秦缘首唱,并在2018年参加由敦煌研究院、上海艺术学院、腾讯公司举办的“觉计划”(古曲新创)比赛,获得歌曲金奖。
该音乐会由兰州大学中华诗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桂珍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和导赏主持,汇集该校艺术学院中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30余人参演完成。
刘桂珍说,本场音乐会带给观众的不仅有“诗乐和合”的视听享受,更有对如何继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以文化人”“以艺通心”,音乐会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不仅能使各位观众体味到诗之“雅”和乐之“美”,涵养丰富的心灵世界,而且能够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切感知度,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使命的“践行者”。
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是兰州大学中华诗乐文化研究中心所追求的。2020年10月,该中心历时三年创作的声乐套曲《敦煌廿咏》举行作品音乐会,以现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首次尝试用声乐演绎敦煌文献。(完)
全球今日讯!东西问丨赵国栋:一杯酥油茶,蕴含几多汉藏交流史?
中新社“东西问”就此独家专访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赵国栋博士,探究“一杯酥油茶”中蕴含的汉藏民族交流史。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通车后...
每日快播:解码中华文化基因:开眼了,石头还能“开花”?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参观乐器工作室。”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
环球今头条!加拿大《搜罗SOLO》杂志主编:从海外创业者到中国故事传播者
陈林祖籍山东烟台,2002年从北京前往法国求学并从事设计策划;2010年前往加拿大,2015年发行加拿大第一本全简体中文时尚生活杂志《搜罗SOLO》
【全球新视野】马来西亚马来裔新人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
据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报道,近日,马来西亚一对新人在斗湖市区民众大会堂摆设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气氛喜庆热闹。
全球滚动:【寻味中华】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题: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中新社记者胡远航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到处都是菌子气味。
每日信息:让非遗“活起来” 山西吕梁7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展演
(记者范丽芳)“一定要让非遗走到人们的身边、走进人们的生活。截至目前,吕梁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百余个,其中国家级非遗16项...
环球快消息!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传承创新需要更多“青春力”
题: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
环球精选!新西兰华社首届舞蹈博士论坛在奥克兰举行
据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报道,日前...
【天天新视野】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在德国北威州掀起热潮
波恩消息:作为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
天天播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海洋研习营开营
7月10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