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飞正在制作葫芦微型景观。刘栋摄
中新网长春6月17日电 (记者 吕盛楠)葫芦虽小,内有乾坤。巴掌大的葫芦里,有卧室、有客厅……吉林长春人周宇飞把一座温馨的房子“搬进”葫芦,制作成了艺术品。17日,记者在周宇飞的家中看到,他正在忙着制作“葫芦餐馆”。
周宇飞是国画专业出身,爱好手工制品的他擅长在葫芦上画画。记者看到,他所有葫芦彩绘的内容都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
(资料图)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应该发扬我们自己的国潮,把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视觉元素运用好。”周宇飞说。
周宇飞正在制作葫芦微型景观。刘栋 摄
选择形状好的葫芦,晒干、雕刻、制作微缩景观、定型……一个约20厘米高的艺术品便完成了,这要用掉周宇飞一周的时间。
周宇飞透露,制作流程看似简单,实际繁琐复杂。其中,最难的是缺乏“微型”制作工具。
周宇飞正在制作葫芦微型景观。刘栋 摄
“它太小了,所以在制作和绘图的过程中要搜集很多材料,表现合适的场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周宇飞已经渐渐克服了一些困难。“我尝试利用小珠子、纽扣等配件制作,效果也很好。”
周宇飞最新制作完成的“客栈”是“一室一厅”上下层结构。葫芦可自由开合,将“门”打开,再将小彩灯点亮,颇具古典风格的房间看起来非常温馨。
周宇飞制作的葫芦微型景观。 刘栋 摄
周宇飞是“85后”,是在丰富的武侠剧、国漫文化的浸染中长大的一代。一直热爱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周宇飞希望能将葫芦版微缩景观制作成一个系列,让更多年轻人喜欢。
周宇飞透露,接下来计划制作微型的饭店、澡堂、鱼铺、铁匠铺等古代店铺,努力还原古代繁华的商业街。(完)
标签:
全球今日讯!东西问丨赵国栋:一杯酥油茶,蕴含几多汉藏交流史?
中新社“东西问”就此独家专访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赵国栋博士,探究“一杯酥油茶”中蕴含的汉藏民族交流史。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通车后...
每日快播:解码中华文化基因:开眼了,石头还能“开花”?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参观乐器工作室。”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
环球今头条!加拿大《搜罗SOLO》杂志主编:从海外创业者到中国故事传播者
陈林祖籍山东烟台,2002年从北京前往法国求学并从事设计策划;2010年前往加拿大,2015年发行加拿大第一本全简体中文时尚生活杂志《搜罗SOLO》
【全球新视野】马来西亚马来裔新人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
据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报道,近日,马来西亚一对新人在斗湖市区民众大会堂摆设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气氛喜庆热闹。
全球滚动:【寻味中华】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题: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中新社记者胡远航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到处都是菌子气味。
每日信息:让非遗“活起来” 山西吕梁7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展演
(记者范丽芳)“一定要让非遗走到人们的身边、走进人们的生活。截至目前,吕梁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百余个,其中国家级非遗16项...
环球快消息!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传承创新需要更多“青春力”
题: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
环球精选!新西兰华社首届舞蹈博士论坛在奥克兰举行
据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报道,日前...
【天天新视野】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在德国北威州掀起热潮
波恩消息:作为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
天天播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海洋研习营开营
7月10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