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精巧面塑捏出世间百态
醉心面塑,现代元素融入传统
五颜六色的面团,有的捏成人、有的塑成身、有的拈成穗、有的刻成花……陕西省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技艺传承人张倍源有一双灵巧的手,能用面粉创作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相关资料图)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面粉为主料、油盐酱醋为辅料塑造出各类作品,尤以传统文化形象居多。然而,张倍源的面塑作品却不同于大家记忆中的传统印象,他刻画的人物肌肉脉络清晰、表情更为夸张丰富。乍一看,仿佛是将动漫人物捏成了面人。
原来,这与张倍源的求学之路有关。儿时,他就跟着伯父学做面塑,高中时,张倍源前往日本福冈的专修学校学习雕塑和动漫。一次参观日本当地博物馆的经历,让张倍源至今忘不了,甚至还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
“博物馆里的一些藏品是唐朝文物,文化特征非常明显。同班日本同学知道我来自西安,想请我详细介绍。但我讲不出来,很多藏品我根本不认识。”张倍源仍记得那一刻的汗颜和无奈。
从那时起,张倍源开始重新审视祖辈传承下来的面塑技艺,系统学习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知识。回到西安后,他边捏边琢磨,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当代审美来创作,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一按、一搓、一挑、一划,片刻间,张倍源手中的面团就变成八仙过海里何仙姑飘起的衣袂。他的手法精巧细腻,方寸之间便可捏出世间百态。何仙姑“飞起”的姿态,则是张倍源面塑的特点之一,“大型观赏性面塑的人物一定要‘飞起来’才好看,动作更加立体逼真,进一步突出人物形象。”他说。
“飞起来”的关键在于“芯子”。将竹签用醋泡软,再熏烤弯折,之后用油麻绳缠绕保湿,经这几步工序加工完成的“芯子”,就能在之后赋予面塑作品以活灵活现的腾空造型。张倍源几经尝试,才终于掌握了这门制作工艺。
寓教于乐,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
2018年5月,美国加州一所孔子学院的20多名学员来到西安,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千年古都的风土人情。张倍源现场为学员们展示面塑技艺,只见他左手捏面团、右手握牛角刀,娴熟灵巧地点、刻几笔,一张神采飞扬的面孔便出现了,连人物胡须都清晰可见。
“这竟然是面粉制作的?太不可思议了。”
“完成后的面塑能够存放多久?需要特殊的保存环境吗?”……
美国学员对张倍源的手艺称赞不已,还提出了不少问题,张倍源都一一耐心解答。他对记者说:“我接触过的许多外国学生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有的还想学习面塑,问我能否在他们回国后视频远程教学。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传统技艺与新潮设计,在张倍源的工作室里和谐交融。自由式滑雪运动员戴着虎头帽、身穿具有陕北特色的白棉裤,正飞驰于赛道,尽全力为心中的奥运梦想拼搏……手艺人的一双巧手,诠释着自己对“一起向未来”的理解。今年2月,他设计了一组北京冬奥主题面塑,共7个形象,定格钢架雪车、自由式滑雪、花样滑冰、冰球、冰壶等项目的精彩瞬间,将奥运精神、地方文化元素和“科技感”巧妙融合。
这并不是张倍源第一次设计制作体育主题面塑。去年陕西全运会举办期间,张倍源耗时5个多月创作的《舞全运》面塑就被组委会收藏。30个惟妙惟肖的角色,灵感来源于真实的运动场景,充分展现了力与美的碰撞。
创作之余,张倍源还与多所中小学合作开设面塑课程,每周为学生授课。他讲课生动有趣,不仅传授面塑技法,还穿插讲述传统典故和民俗文化。“文化基础是根,是我们创作面塑作品的灵感源泉。”在张倍源看来,学生学习传统技艺,也能从中体会为人处世的态度。“学手艺要耐得住性子,认真钻研,细致打磨。这是我最想教给学生的。”(孙亚慧)
标签: 面塑作品
全球今日讯!东西问丨赵国栋:一杯酥油茶,蕴含几多汉藏交流史?
中新社“东西问”就此独家专访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赵国栋博士,探究“一杯酥油茶”中蕴含的汉藏民族交流史。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通车后...
每日快播:解码中华文化基因:开眼了,石头还能“开花”?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参观乐器工作室。”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
环球今头条!加拿大《搜罗SOLO》杂志主编:从海外创业者到中国故事传播者
陈林祖籍山东烟台,2002年从北京前往法国求学并从事设计策划;2010年前往加拿大,2015年发行加拿大第一本全简体中文时尚生活杂志《搜罗SOLO》
【全球新视野】马来西亚马来裔新人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
据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报道,近日,马来西亚一对新人在斗湖市区民众大会堂摆设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气氛喜庆热闹。
全球滚动:【寻味中华】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题: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中新社记者胡远航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到处都是菌子气味。
每日信息:让非遗“活起来” 山西吕梁7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展演
(记者范丽芳)“一定要让非遗走到人们的身边、走进人们的生活。截至目前,吕梁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百余个,其中国家级非遗16项...
环球快消息!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传承创新需要更多“青春力”
题: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
环球精选!新西兰华社首届舞蹈博士论坛在奥克兰举行
据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报道,日前...
【天天新视野】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在德国北威州掀起热潮
波恩消息:作为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
天天播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海洋研习营开营
7月10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