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首席和终身研究员 陈可冀 天津中医药大学供图
(资料图)
中新网天津7月7日电 题:国医大师陈可冀谈小暑节气与养生
作者杨子炀孙玲玲
北京时间7月7日10时38分将迎来小暑节气。小暑时节开始,逐渐达到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民间有“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小暑之后,中国南方进入梅雨季节,受湿热天气的影响,衣服、书籍、木质家具都发生霉变。因此民间自唐代便有了“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遇到晴朗的天气就把衣服拿出来晾晒,开窗通风,俗称“晒龙鳞”。
为了弘扬中医养生与防病文化,让公众了解和掌握节气养生的知识,天津中医药大学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首席和终身研究员陈可冀谈“小暑节气与养生”。
精心为上,戒之在得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陈可冀院士介绍,中医认为这是暑热之邪最容易侵害人体的时候。人们在暑热之中往往心烦意乱,脾气暴躁,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陈可冀院士告诫大家,炎炎夏日,要调养心神,保持情绪的舒缓平稳。
少动多静,动而不劳
陈可冀院士认为,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所以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原则,以免阳气外泄。每天保证作息规律,有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但运动强度切勿过大,注意劳逸结合。
注意休息,午后小憩
小暑时节,白昼时间还比较长,且天气炎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睡眠质量。于是会出现精力不够,头晕等问题。陈可冀院士建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午睡,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补充体力,减少疲惫感,还能帮助人们有效预防冠心病等心脏疾病。
平衡膳食,清淡为佳
小暑时节是消化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湿气较重,暑湿之邪最易困脾,影响脾胃运化功能。陈可冀院士强调,在这段时间饮食上要荤素搭配,以清淡为宜。可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茯苓等食材熬制消暑汤或者粥。另外,还可以每天饮用一些绿茶、乌龙茶或者普洱茶,它们具有醒神、清肠的功效。
冬病夏治,未病先防
陈可冀院士还指出,“冬病夏治”是小暑时节常见的养生保健方法。对于慢性支气管炎、风湿、哮喘、虚寒腹泻等疾病,冬病夏治具有“起沉疴、复阳气、通脉络”的功效。夏季腠理疏松,可以选择穴位敷贴、艾灸针刺等中医疗法,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并对冬季慢性病进行预防。(完)
全球今日讯!东西问丨赵国栋:一杯酥油茶,蕴含几多汉藏交流史?
中新社“东西问”就此独家专访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赵国栋博士,探究“一杯酥油茶”中蕴含的汉藏民族交流史。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通车后...
每日快播:解码中华文化基因:开眼了,石头还能“开花”?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参观乐器工作室。” 图为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参访团在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
环球今头条!加拿大《搜罗SOLO》杂志主编:从海外创业者到中国故事传播者
陈林祖籍山东烟台,2002年从北京前往法国求学并从事设计策划;2010年前往加拿大,2015年发行加拿大第一本全简体中文时尚生活杂志《搜罗SOLO》
【全球新视野】马来西亚马来裔新人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
据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报道,近日,马来西亚一对新人在斗湖市区民众大会堂摆设婚宴,邀聘华人狮团作为表演娱宾,气氛喜庆热闹。
全球滚动:【寻味中华】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题: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中新社记者胡远航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到处都是菌子气味。
每日信息:让非遗“活起来” 山西吕梁7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展演
(记者范丽芳)“一定要让非遗走到人们的身边、走进人们的生活。截至目前,吕梁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百余个,其中国家级非遗16项...
环球快消息!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传承创新需要更多“青春力”
题:90后壮剧演员程明月:“非遗”...
环球精选!新西兰华社首届舞蹈博士论坛在奥克兰举行
据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报道,日前...
【天天新视野】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在德国北威州掀起热潮
波恩消息:作为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
天天播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海洋研习营开营
7月10日,海峡两岸(东山)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