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的预定区域成功着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结束了6个月的“太空出差”,成为了我国有史以来在轨任务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乘组。今天我们的时空纪实,为您讲述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的背后,到底是谁在为他们保驾护航。
2022年4月15日晚9时,距离神舟十三号制动返回大约还有12小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这个指挥大厅,我见到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侯永青,她说自己已是载人航天团队的一名老兵了。
侯永青今天的工作是带领空间站系统的团队配合神舟十三号飞船撤离空间站。
2022年4月15日 22:00
距离神舟十三号制动返回约11小时
翟志刚:我们是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我们已圆满地完成了六个月的在轨飞行,即将返回地面。
王亚平:感谢全国人民的关心和关爱,感谢所有科研人员的大力支持和日夜陪伴,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叶光富:祝愿中国空间站、中国的太空家园越建越好,我们北京见。
2022年4月15日 23:00
距离神舟十三号开始返回约10小时
王亚平:神舟十三号报告,节点舱经向舱门已关闭。
夜里十一点半左右,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关闭了核心舱节点舱径向舱门,进入神舟十三号飞船,准备撤离空间站。
2022年4月16日 00:44
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分离
翟志刚:神舟十三号报告,仪表显示,分离完成。
4月16日的凌晨十二点四十四分,神舟十三号飞船从空间站撤离,正式开启了返回地球的旅程,这意味着空间站配合神舟十三号撤离的工作已全部完成,接力棒交到了神舟十三号的手上。
神舟十三号撤离空间站,意味着返回任务的工作重心从空间站传递到了神舟飞船上,这种传递不仅体现在每一次的任务当中,其实也贯穿整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回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起步、1999年发射第一艘神舟飞船到今天,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无人到载人、从空间交会对接到空间站建造的梦想传递。
梦想的传递不仅在任务中,也在航天人才的培养中。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团队有一个“传帮带”的传统,新人加入之后,会有一位督导师负责对他的工作进行指导,以便新人的快速成长。坐在邵立民前面的这两个年轻人就是一对师徒。
杨海峰2010年加入神舟飞船团队,那时候带他的师傅就是现在坐在他身后的邵立民。而现在杨海峰带的徒弟,就是负责神舟十三号返回的调度——肖雪迪。
几个小时后,新的一天开始了。神舟十三号在撤离空间站后绕地球飞行了5圈,已经具备了再入返回的条件。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大家从我们的画面当中也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神舟十三号的返回舱已经平稳、平安地降落在东风着陆场。
翟志刚:北京,我是神舟十三号,我已安全着陆,返回顺利。01感觉良好!
王亚平:02感觉良好!
叶光富:03感觉良好!
标签:
赶夏夜市集、书房里避暑...... 探访南京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
近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了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记录下各色灵动的文旅消费镜头。镜头1 书房里避暑,逛馆间消夏如今,城市书房成
江苏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考生今日下午可查询考试成绩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告,江苏省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成绩定于7月15日17:00后向社会公布,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询中心栏目或
南京水务部门严密监控高温供水期间管网末梢水等水质情况
记者昨从市水务局获悉,因持续高温晴热,7月12日,我市主城区单日供水达216 44万立方米,创下历史新高。据悉,为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用水,
南京全面开工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打造直连全国的高速铁路网
昨天,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半年进展。交通部门加快构建过江通道网络,服务群众跨江出行。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也已经全
入汛以来南京累计降雨量显著偏少 水阳江等通江河湖水位将继续下降
今年梅雨期间,南京高淳、六合等地区降雨明显偏少,加之近日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抗旱压力倍增。记者昨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我市目前每天
南京与滁州的又一条快速链接要来了!宁滁高速(江苏段)将于年内开工
除了宁滁公交专线、连接滁州和江北新区的汊河大桥,南京与滁州的又一条快速链接要来了!记者从交通部门获悉,继宁滁高速(江苏段)在工可、初
广东省东江局切实做好东江流域三大水库防汛度汛与蓄水保水工作
7月4日,记者从省东江流域管理局(...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北向通”6个月之后正式启动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清远金融保险机构开通农房报案绿色通道 加速勘查定损赔款工作
买了保险就有安全感,以后我们还会...
10亿元奖励资金 2022年度“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评选工作启动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