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法国的26岁姑娘Clarisse Le Guernic,正在上海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的一个小区里当志愿者。法语、英语、中文都说得很流利的她,成了弄堂里的“翻译员”,为外国居民化解一些日常交流困惑。
法国姑娘Clarisse和她养的狗、猫,在她喜欢的上海老街——梦花街。 受访者 供图
尽管社交软件如今都带有翻译功能,但并不完全达意。比如一个外国人将翻译好的中文发到群里:“谁拿了我的快递?”但其实他想表达的意思是:“我有一个快递到门口,但好像不见了。”因为没有准确表达,邻居们都有些生气了,Clarisse赶紧跟他说,你还是用英语,我来翻译就好,不要直接用翻译软件,太容易造成误会了。
Clarisse负责服务小区里来自法国、美国、巴西等国家的十几个外国居民。刚开始做志愿者的时候,她挨家挨户去通知,告诉他们如何做核酸,应该注意些什么,“因为喇叭通知是用普通话喊的,他们听不懂,所以我就上门一个个通知。”
后来她索性把这些外国居民的微信号一个个拉到社区聊天群里,每当居委发通知的时候,她就在群里做“翻译员”,让小区里的外国居民也及时了解有关情况。
Clarisse的普通话讲得很好,因为她从初中三年级就开始学中文了。那年她12岁,学校除了法语和英语,又额外开设一门语言课,可选西班牙语、德语或中文。中文试听课上,教课的法国老师特别有趣,让Clarisse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门语言。当时老师还说,“选中文课的人很少,以后这门语言就是我们在学校的秘密语言了。”
没想到,这一学,她就停不下来了。高中,中文依旧是她的第二门外语;大学本科,她选了法国一所大学的中文专业;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她来到上海的复旦大学做交换生,还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除了跟家人聊天,其他时候都只说中文。“当时其实我已经会中文了,但有口音,后来就模仿其他人说话,慢慢就变好了。”她说。
她还记得那时候一群外国人聚在一起练习中文,“有泰国、马来西亚,还有澳大利亚的,感觉那时我们都‘发明’了自己的中文,错误比较多,但我们不管,我们还是能听得懂彼此的中文。”
法国姑娘Clarisse(乐盖曦)在上海做志愿者 受访者 供图
Clarisse说,有些家长让孩子学中文,可能是觉得中国发展越来越好,学了中文以后好找工作。但她从十几岁开始,就说自己想去中国生活,“一开始是好奇,慢慢我发现,我说中文比我说法语更自信,不害怕跟陌生人交流,也可以随性做自己,我想我可能属于这里。”
Clarisse来自法国西部一个只有5万人口的海边小城市,刚到有2500万人口的大上海时,看到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原本并不喜欢大城市的她心想:先待几年,然后去中国的乡下生活。
但时间长了,她发现自己特别喜欢上海,喜欢这里的历史、建筑,还有上海人的热情,“有时候,走进一条弄堂,就像离开了大城市,停在一个小村子里。我把上海当成有很多个小村子,聚在一起。”
大学本科学习结束之后,Clarisse想留在中国,但发现有点难,“我学了中文,但这里的所有人都会,我需要其他工具。”
法国姑娘Clarisse(乐盖曦)在上海做志愿者 受访者 供图
于是,她继续读研究生,选择了旅游管理专业,在法国、中国两地学习。2019年毕业后,她留在了上海。一开始在一家法国人开的旅游公司工作,带着外国人骑行上海,后来因为疫情,公司关闭了。“当时我想,如果我要继续在旅游行业找工作,短期内可能有些难;回法国,我也不想,所以我就选择了在上海创业试试。”她说。
于是,她和朋友开始小规模地经营起一家公司,做的是她心心念念的历史、建筑与旅游,有时候是城市漫步,有时候是探秘上海,但都离不开上海的老建筑,以及上海的历史名人。
创业创得如何?“经济上没压力”,她说。她更看好前景,因为疫情结束后,市场将更大,顾客将更多。
Clarisse有一个中文名,叫乐盖曦。她说这是她19岁生日的时候,一位山东同学替她取的,“当时我在上海做交换生,同学问我要什么生日礼物,我说,给我取个中文名吧。后来就有了这个名字,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跟我的法语名字读音相似,另一方面是因为跟我的性格很配,我很‘乐’观。”
法国姑娘Clarisse(乐盖曦)在上海做志愿者,图为她与志愿者伙伴们的合影。 受访者 供图
“有时候我也会不开心,但我会想,现在有什么值得我开心的,想想还挺多的,那就应该开心。”她说。在她看来,做人必须要乐观,不然感觉难以在这个世界生活,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完美的,就像没有完美的人一样。
如今,Clarisse和朋友住在一个她喜欢的上海石库门建筑里,她说这里有她想要的理想生活:比较自由,自己创业,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经常旅游,除了疫情期间,她经常出门走走;可以养些宠物,她现在有一条狗、三只猫;可以开车,她有中国驾照;结交了很多朋友,不会让父母担心她只身在外……
“我的生活就在这里了。每个人的想法不太一样,个人觉得舒服就行。”她说。(完)
标签:
赶夏夜市集、书房里避暑...... 探访南京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
近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了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记录下各色灵动的文旅消费镜头。镜头1 书房里避暑,逛馆间消夏如今,城市书房成
江苏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考生今日下午可查询考试成绩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告,江苏省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成绩定于7月15日17:00后向社会公布,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询中心栏目或
南京水务部门严密监控高温供水期间管网末梢水等水质情况
记者昨从市水务局获悉,因持续高温晴热,7月12日,我市主城区单日供水达216 44万立方米,创下历史新高。据悉,为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用水,
南京全面开工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打造直连全国的高速铁路网
昨天,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半年进展。交通部门加快构建过江通道网络,服务群众跨江出行。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也已经全
入汛以来南京累计降雨量显著偏少 水阳江等通江河湖水位将继续下降
今年梅雨期间,南京高淳、六合等地区降雨明显偏少,加之近日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抗旱压力倍增。记者昨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我市目前每天
南京与滁州的又一条快速链接要来了!宁滁高速(江苏段)将于年内开工
除了宁滁公交专线、连接滁州和江北新区的汊河大桥,南京与滁州的又一条快速链接要来了!记者从交通部门获悉,继宁滁高速(江苏段)在工可、初
广东省东江局切实做好东江流域三大水库防汛度汛与蓄水保水工作
7月4日,记者从省东江流域管理局(...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北向通”6个月之后正式启动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清远金融保险机构开通农房报案绿色通道 加速勘查定损赔款工作
买了保险就有安全感,以后我们还会...
10亿元奖励资金 2022年度“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评选工作启动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