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位自述找不到工作的资深记者,名叫陈涛。他是2011年从四川大学哲学系毕业的硕士,曾做过五六年的文化记者,先后在《中国新闻周刊》和《南方周末》工作过。在离开新闻业后,陈涛尝试过公关、新媒体、互联网等相关工作,在2022年创业失败后,临近38岁的他在北京当起了外卖员。
【资料图】
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在网络上掀起了广泛热议,当高学历、低收入的资深记者北漂十几年,到头来没有成家立业,甚至难以生存,中年危机之下失业半年只能靠送外卖过渡,最终选择回到四川老家求发展。
在陈涛身上,我们看到了新闻从业者这个群体的生存现状,看似是每天穿梭于各种高端会议采访各种成功人士,接触大量人脉资源,游走于各个社会阶层的“无冕之王”。当撕开包装后的外衣却发现只是寄生于平台影响力,靠微薄收入艰难度日的“底层打工人”。
最近还有一个新闻引起了公众关注,有家长在向张雪峰咨询考学建议时问孩子是否适合报考新闻学,张雪峰则抛出了“如果我是家长的话,这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然后给他报个别的”。
在回应轰动言论时,张雪峰引起了更大的争议,他在微博回应称,“大多数的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好,选专业就要选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吃上饭的!”
《中国教育报》6月22日头版发表了署名“钟焦平”,题为《警惕“网红”言论误导志愿填报》的文章。文章写道,这些所谓的“人生规划导师”,凭借着对专业、高校以及就业情况片面、肤浅的认知和了解就对考生进行指导是极为不负责任的。
一时间,新闻专业被各大媒体推向风口浪尖,一些高校新闻专业的教授和新闻报社的领导更是在公开场合发表回击张雪峰的言论。但这次的舆论显然偏向于张雪峰,很多网友表示,普通家庭背景的孩子报考专业首先考虑的是就业,饿着肚子谈理想不切实际。
从陈涛到张雪峰,这两次舆论讨论的重点都指向新闻专业。今天我作为一名传媒行业创业者和财经自媒体人的身份,表明一下个人意见,我不建议广大学子报考新闻专业。身处这个行业近十年,看到了太多新闻行业的现状和媒体从业者的终局,陈涛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先来谈谈新闻行业,这个行业受互联网浪潮冲击很大,也因此将媒体阵营一分为二,变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大类。在人人可发声的自媒体时代,在人工智能席卷各行各业的时代,一些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难、变现难、竞争难”等诸多困境。
从报纸、杂志、电视到微博、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你要时刻适应平台规则、用户圈层、热点响应、内容创作、商业变现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从图文到直播短视频,你要和1200万自媒体人竞争,对从业者的要求从过去单一的采编能力向拍摄、剪辑、文案、策划、撰稿等综合能力转变,否则要么被其他人取代,要么被人工智能取代。
传统媒体行业的不景气也使得大量记者出走。2015年前后,央视名记者和主持人掀起离职潮,其中部分原因也和待遇有关,他们选择利用自身影响力从事新媒体创业或者在大公司任职高管。不少记者离开传统媒体后投身互联网大厂做起了公关工作,但公关部门不能直接创造效益很容易被边缘化,岗位晋升和薪资收入有限,因此公关部门的离职率普遍较高。
《青年记者》2020年发布的《当前我国传统媒体人才流失观察》调查显示,有64.46%的媒体人认为传统媒体人才流失严重或相当严重,77.71%的媒体人认为收入低是导致传统媒体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记者以77.41%的比例成为传统媒体人才流失的主要群体。
据该调研数据结果,传统媒体人的月平均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最多,占比37.95%,月平均收入为5000—7000元的媒体人居其次,占比26.2%;月平均收入为7000—9000元的媒体人排名第三,占比15.66%;媒体人月平均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仅占3.01%。
如今更多在传统媒体做记者工作的人不得不开展副业才能养家糊口,要么接一些第三方的撰稿和文案需求,要么在业余时间做自媒体创业。想要通过“记者—主编—社长”这条路实现人生逆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有的人直接将该工作视作跳板寻求更大的职场发展空间。
在美国媒体行业内,商业记者的待遇明显高一些。63.9% 的受访商业记者表示自己的年薪中位数为 66,204 美元,远高于记者的平均工资。尽管如此,美国记者似乎不能算是好的职业选择。根据美国CareerCast.com公布的《2021最差工作排行榜》,记者位列其中。皮尤研究中心发现,自2008年以来,新闻编辑的就业人数已经下降了26%,2020年,美国新闻业有16160人失业。低薪和暴露在危险环境下都使得记者成为美国2021年最差的工作。
现在看来,新闻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和职场空间都极其有限,如果是普通家庭的子女真心不建议报考,你要考虑更多的现实因素,一旦选错专业可能会多走几十年的弯路。反观家境十分优越的孩子,他们的专业选择可以把兴趣爱好当做第一标准,比如哲学、艺术、管理等,而不会因为“钱”对人生做出妥协。
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些年轻人怀揣着新闻理想,渴望用笔书写人间正义,但在社会上磨砺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你的棱角和理想会被一点一点消磨殆尽,到头来“听话”才是领导认为最可贵的品质。
今天也给正在工作岗位的记者朋友一个忠告,如果你只把自己当作一个写文章的记者,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会被取代,遭遇职场危机是迟早的事。但如果你能借助平台影响力和写作技能积累资源、打造个人品牌,把文章当作认知载体、人脉杠杆和社交资产,那结局可能就不一样了。
标签:
陈琦:资深记者送外卖、张雪峰发声警告,风口浪尖的“新闻专业”-全球快讯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位自述找不到工作的资深记者,名叫陈涛。他是2011
北交所2023年上半年成绩单:42家企业上市募资82亿元 战投半年收益率12.8%
赚钱啦!北交所2023年上半年交出的成绩单。挖贝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
股价在5年内暴涨了3000%后,Enphase Energy未来还会继续上涨吗?
EnphaseEnergy股票的关键指标最近很多人都在关注EnphaseEnergy(ENPH)
IPO观察丨背靠百度、专注医疗内容营销,为何健康之路举步维艰?|每日热文
互联网医疗赛道竞争加剧下,相关企业不仅在市场扩张上角逐,也在IPO道
利用某男星玩梗!知名连锁餐饮品牌道歉!
“老乡鸡”最近火了一把!但此火非彼火!谁也没有想到作为一家餐饮连锁
环球观察:“长光系”第三家拟科创板IPO企业获受理:长光辰芯高额股份支付费用致净...
《科创板日报》7月3日讯(记者郭辉)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环球焦点!星期三这只新股上市!(朗威股份)
星期三这只新股上市!(朗威股份)...
2023年7月3日园林工程板块股票市值排名TOP10 热点聚焦
2023年7月3日园林工程板块股票市值...
今日播报!电极箔概念上公司名单一览(2023/7/3)
电极箔概念上公司名单一览(2023 ...
被动元件龙头股票是哪些_A股3大被动元件龙头名单(7/3) 世界今亮点
被动元件龙头股票是哪些_A股3大被...
当前最新:2023年折叠屏概念利好哪些上市公司(7月3日)
2023年折叠屏概念利好哪些上市公司...
以不同 造不凡 | 世纪缘酒店荣膺MBI年度宴会酒店推荐品牌
近日,在刚刚落幕的“2023年中国旅...
6月开业138家,高端品牌加速扩张,中国首家丽思卡尔顿隐世亮相
据迈点不完全统计,2023年6月新开...
环球今头条!涨疯了!君亭酒店盘中涨超11%,长白山再次封板
7月3日,旅游酒店板块高开高走全线...
股民必看!2023年面包概念龙头股有哪些(7月3日)
股民必看!2023年面包概念龙头股有...
大豆板块股票名单有哪些?(2023/7/3)-天天报道
大豆板块股票名单有哪些?(2023 ...
【北向资金统计】6月30日北向资金买卖前十成交榜
【北向资金统计】6月30日北向资金...
天天速读:关于周一明阳电路可转债申购指南
关于周一明阳电路可转债申购指南,...
2023年LIFSI板块上市公司有哪些?(2023/7/3)
2023年LIFSI板块上市公司有哪些?...
光通讯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2023/7/3)
光通讯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2023 ...
血液概念股_龙头股一览_血液上市公司排行榜(6/30)|全球观热点
血液概念股_龙头股一览_血液上市公...
烧掉19亿,融资8轮的独角兽要上市了_环球热闻
作者|赵思蕊来源|投资家喜忧参半,...
“灵魂砍价”即将上演 多家上市公司新药“踩点”获批参与谈判|行业动态
财联社7月2日讯(记者卢阿峰)让诸...
世界最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本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95.78%
2023年7月2日,比亚迪(002594 SZ)...
环球观点:全球首颗AI全自动设计CPU!中国团队发布“启蒙1号” 5小时即生成核心
《科创板日报》7月1日讯“AI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