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喜忧交加,一方面公募基金总规模不断向上突破,市场大蛋糕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权益类基金业绩遭遇巨大冲击,市场风格变幻不定,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业绩普遍为负,规模缩水。尤其是对于大型基金公司而言,主动权益基金代表了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谁能在主动权益基金上保持持续稳定的成绩,谁就能赢得投资人和更多的市场份额。
截至2022年末,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排名居首的是易方达基金,超过4000亿元;其次是广发基金、中欧基金、富国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四的富国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出现了较大回撤,而背后折射出的则是富国基金主动权益基金领域老将式微,业绩萎靡不振,而中生代则飘忽不定,业绩忽上忽下,难以撑起大梁。
老将业绩下滑选择躺平
(资料图片)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富国基金总管理规模8792.42亿元,基金数量516只,基金经理82人。根据中基协的数据,截至一季度末,富国基金非货基金月均规模6176.55亿元,在公募基金中排名第四位,仅次于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整体规模保持稳定的同时,富国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却出现了较大缩水。从2021年中到2023年一季度末,富国基金股票型基金规模增加110亿,增幅11%;混合型基金规模则从2875亿元减少至2311亿元,缩水564亿,降幅20%,规模缩水较为明显。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快速缩水,反映了富国基金过去两年业绩不佳,而这又与富国基金旗下基金经理的表现有关。
作为市场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富国基金拥有诸多市场熟悉的老将,例如朱少醒、毕天宇、唐颐恒、张峰、徐幼华等,过去两年,这些老将在剧烈的市场变动中,进退失据,产品净值回撤较大,个别基金经理更是做出躺平姿态,拒绝适应市场风格的转换。
朱少醒-人间清醒抑或难得糊涂
先说说朱少醒。朱少醒是富国基金当之无愧的“一哥”,朱少醒也是富国基金的老人,他从2005年起担任富国基金经理,如今已经长达17年。他目前的管理规模339亿,任期内最佳回报为1550%。毫无疑问,这是个惊人的成绩,当然,此前这个纪录更好,2021年时,有媒体曾发文称赞朱少醒16年21倍,夸他“人间清醒”;话音刚落,过去两年朱少醒的代表作富国天惠成长混合累计收益已经缩水至15倍,两年间蒸发了600%的收益。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的净值曲线显示,2021年初,其净值超过4元,一度超过了2015年的牛市顶峰,但随后,产品净值便一路下跌,目前该产品净值为2.66元,距最高点下跌了34%。以过去两年平均规模350亿元计算,投资人接近100亿元的收益被蒸发。
所以,对投资人来说,看明星基金经理的历史收益往往具有极大的误导性。很多基金经理早年取得耀眼业绩时,一方面其规模比较小,出业绩具有很多偶然性,有的幸运地踩上了牛市;有的则是踩对了风口。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迅速扩大时,基金经理的成长能力是否能与规模匹配就至关重要。
举例来说,当基金经理管理一只2亿的基金时,净值增长100%,其为投资人实现的收益是2亿元;当其规模膨胀到20亿和200亿元,净值增长10%,其为投资人实现的收益分别为2亿元和20亿元;反之,基金净值下滑10%,投资人则会亏损2亿和20亿元。
以朱少醒的富国天惠成长混合为例,2019年到2021年,富国天惠成长混合基金的投资人数从34万户一路增长至249万户,其中2020年增加了100万户,2021年增加了160万户。2020年之前的投资人大部分是盈利的,但2020年以后买入的投资人普遍亏损10%-20%,2021年后进入的投资人更是普遍亏损20%-30%。
以富国天惠成长目前的庞大规模,要让2021年后进入的投资人解套,没有一次牛市或踩上行业风口的投资,恐怕是很困难的。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富国天惠成长的前十大持仓以白酒、医药和银行为主,上半年,除了银行外,白酒和医药都处于劣势。这也导致过去几个月富国天惠成长的净值表现一般,过去三个月净值下跌6.8%。
有投资人私下交流时告诉探长,他感觉朱少醒已经“躺平”了,套牢投资人,照样收管理费,何乐而不为?
毕天宇:跑不过散户的“长跑健将”
再看富国“长跑健将”毕天宇。有媒体曾经说,中国公募基金经理年限超过15年的基金经理只有13位,毕天宇便是其中之一。毕天宇2002年便加入富国,2007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如今已有17年历史。
毕天宇的管理规模约42亿,任职期间最佳回报241%;但是,毕天宇的业绩不能深究,除了他两只代表产品-富国天博创新主题和富国高端制造外,其余的可以用惨淡形容。例如,毕天宇的富国城镇发展从2016年到2019年,两年多的时间净值亏损45%,这净值表现应该连散户也跑不过吧。富国通胀通缩主题轮动从2015年到2017年两年多的时间里净值亏损24%,投资人的钱没有被通缩和通胀杀死,反而被基金经理折腾没了二成多,这不得不说非常讽刺。
不过不要紧,亏损了就换个产品继续玩。据说毕天宇推崇“快乐投资”,但是他近两年管理的产品恐怕只会让基民欲哭无泪。除了2020年接管的富国龙头优势过去三年实现20.5%的收益外,毕天宇的其余几只基金业绩都是大幅亏损,例如,富国高端制造行业股票C一年多的时间亏损18%;富国均衡成长三年持有期A/C近两年时间亏损23%。
从这个成绩单看,毕老师还是继续呆在富国基金吧,毕竟外面的公募没有这么宽容。
唐颐恒-垮掉的“珍藏款大师”
再来看唐颐恒,唐颐恒不是富国基金的老人,她2019年跳槽至富国基金,此前曾在申银万国、太平洋资产担任分析师,后跳槽至平安养老保险担任投资经理。唐颐恒目前管理规模53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回报42%。
唐颐恒入职后只管理过一只产品,即富国天益价值混合A/C,富国天益是富国基金的明星基金之一,此前的基金经理包括现任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原富国基金研究部总经理李晓铭等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陈戈在2005年至2014年担任富国天益基金经理期间,实现了358%的回报,为这只基金飞跃打下了良好基础。
不过,唐颐恒接管后,高开低走,2021年初,其业绩回报一度高达170%,但随后便一路南下,如今她过去4年的收益只剩下46%了。近两年,该基金净值跌幅近40%,今年净值下跌近12%,在同类排名中垫底。过去三年该基金最大回撤49.78%,波动率高,业绩稳定性差。
2023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富国天益前十大持仓占比超60%,持股集中在白酒和医药,而且该基金换手率较低,说明其核心策略还是守株待兔,等待行业轮动。但是,今年虽然市场如风车般轮动,但轮动到的行业幸运儿只有中特估和AI等个别板块,其他板块如一潭死水。这种情况下,唐颐恒的业绩难言乐观。
唐颐恒的业绩回撤幅度之大,波动率之高,足以说明她在持续性和稳定性上是存疑的,她是否能将富国天益这把好牌打好还要观察。有的宣传中将其称为“富国珍藏款大师”、“富国隐秘大佬”,甚至有媒体认为唐颐恒一年多的短期业绩超越了张坤和刘彦春,听上去很像是捧杀。
在东方财富基金评论区,有投资人直言,今年大盘创下年内新高,但唐颐恒的基金却创下三年新低,她到底买了些什么?
虽然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经常diss基民不喜欢长期投资,但两年被套40%,这种中长期投资的回报只能让投资人懊恼不已。要教育投资人长线投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有必要先反思,产品业绩是否真的有长期持有的价值。
富国老将里,徐幼华的业绩还是比较稳定的,今年以来其产品基本都实现了正收益。只是徐幼华最擅长的还是指数型基金,她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占比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中生代谁最有潜力?
富国基金的老将不太给力,那么中生代能担当重任吗?
富国基金中生代基金经理里,被拿出来的讨论比较多的包括杨栋、李元博、于洋、张啸伟、厉叶淼等人。
杨栋—回撤太大仍在适应期
首先看杨栋,他从2011年入职富国基金,起步于研究员,2015年起担任基金经理,管理规模160亿元,任期最佳回报161%。
杨栋被认为是投资和研究领域的实力派,其投资风格偏向于价值成长范畴。杨栋的代表作是富国低碳新经济混合A,自2015年迄今回报161%;最近5年最大回撤39.84%,同类均值38%;过去两年市场风格的急剧转变对杨栋也构成了巨大挑战。富国低碳新经济的净值过去两年下跌17%,超过同类平均水平;今年其净值涨幅仅1.31%,可见其仍在艰难调仓适应动荡的市场环境。
此外,杨栋2021年初发行的几只产品业绩普遍不好,净值亏损在15%-26%之间,这种亏损幅度让投资人处于极度不舒服的状态,目前看,净值回到1元附近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李元博—“明日之星”短期黯淡了
李元博曾被认为是富国基金中生代中的明日之星,他作为科技成长领域的优秀选手,2020年一度管理规模达到了360亿;2019年和2020年,李元博的代表作富国高新技术产业收益率分别高达80.30%和95.53%,同类排名前列。在优异业绩助推下,2020年7月,李元博新发两只基金:富国创新趋势和富国科创板两年定开,两只基金合计募集了190亿,让其管理规模接近360亿。彼时也是李元博的高光时刻。
然而,好景不常。接下来两年里,李元博的业绩急转直下。富国创新趋势净值最多下跌了46%,如今仍亏损39.4%,规模也从163亿急剧缩水至34.55亿,减少78%,相当惨烈;富国科创板两年定开净值最低时到了0.6,如今也只有0.8%,投资人仍然浮亏20%。2022年7月份开放赎回后,投资人一股脑跑了11.66亿份,占总份额的39%,新增申购份额仅400万份。
李元博的代表作富国高新技术产业混合也很不顺利。2022年,该基金净值跌幅44%,其规模从2020年6月末的12亿猛增至2021年一季度末的76亿,再跌到目前的16亿,坐了一轮过山车。
今年前五个月,李元博的业绩不错,富国创新技术产业净值涨了13%,富国创新趋势涨了8.6%,在上半年如此动荡的市场下,这个成绩还是不错的。但过去两年,李元博的几只主要产品回撤太厉害,对投资人的伤害短期内是不可逆的。而且业绩忽上忽下,投资人的信任短期难以挽回,李元博恐怕需要蛰伏几年了。
厉叶淼—“换手大王”被投资人DISS
富国基金里的“换手大王”厉叶淼业绩亦遭遇挑战。以厉叶淼的富国天瑞强势混合为例,2021年其换手率高达301%,但净值仍然回撤27.24%,远超市场同类平均15%的回撤水平。富国产业驱动混合2022年净值同样下跌27%,换手率高达314%。2021年7月发行的富国长期成长混合A规模80亿,一年不到净值下跌24%,如今规模仅剩49亿,几近腰斩。2022年,该基金换手率282%。有投资人在该基金交流社区评论称,基金经理调仓太频繁了,持股应该相对稳定点。
于洋—硕果仅存的中生代潜力股
于洋是富国基金中生代里比较有潜力的一位基金经理。于洋2017年开始担任富国基金经理,2020年6月份离职奔私,但一年后又回归富国基金。
于洋目前管理规模66亿,他的历史业绩都很不错,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A/C、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任期回报都超过了130%-150%之间;重新回归后,于洋接管了两只基金,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A/C以及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期混合,前者任期回报-5%左右,后者回报2.4%,考虑到2021年以来的市场环境,这个业绩还是很稳健的。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2022年净值跌幅1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今年一季度净值涨幅8.21%,超越同类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于洋在控制回撤和进攻能力上都表现不错。
当然,过往于洋管理规模限制在百亿元左右,他是否能继续向上突破,实现更大规模上的稳定收益,还需要密切观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