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
刚刚过去的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然而战争并未绝迹,战争策源地并未消除,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仍饱受战争的苦难。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共发生了248次武装冲突,而由美国发动的就有201场。美国在海外屡屡挑起战争,在全球范围内输出动荡,造成极其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是世界的最大乱源、国际和平环境的最大破坏者。
美国动武成瘾是为了维护霸权。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奉行霸权主义政策,不惜一切维护霸主地位,而军事则是重要工具。有研究机构统计,美国在其240多年的历史中,只有不足20年的时间没有参与战争。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直言:“美国堪称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
为了挑起战争,美国可谓不择手段、毫无底线。美国除了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法准则,为了“师出有名”,经常渲染、夸大其他国家的军事威胁,甚至不惜捏造证据、制造虚假冲突,为挑起战争制造合法依据。
为了在对外战争上获得国民支持,美国不惜假扮敌国发动针对本国的恐怖袭击。1962年,美国国防部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了针对美国公民的“北方森林”行动,要求中央情报局或其他美国政府特工对美国军事和平民目标实施恐怖主义行动,并嫁祸古巴政府,以此为美国出兵古巴提供合理借口。行动计划中的嫁祸手段包括劫持美国飞机、炸毁美国军舰以及在美国城市策划暴力恐怖活动等。这项提议获得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莱曼·莱姆尼策的签署,只是被肯尼迪总统否决。
“北方森林”行动只是美国为了挑起战争不择手段的一次“试水”,制造虚假冲突则是美国挑起战争的另一种手段。1964年,美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北部湾“发生武装冲突”,直接导致美国国会通过针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北部湾决议案”。该决议为约翰逊总统下令全面介入越南战争开了绿灯,美国随后接替法国直接介入越南战争,越战全面升级。“北部湾事件”发生后,越南民主共和国表示所谓的冲突并未发生,约翰逊总统本人事后也怀疑称美国军舰是“向鲸鱼开炮”而非对方军舰。2005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发布报告承认,当年8月2日的事件是由美军的“马多克斯号”军舰率先开火警告引起,8月4日则“有很大可能”美国军舰附近甚至根本没有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军舰。这充分证明美国为挑起战争蓄意夸大甚至制造了虚假冲突。
美国还利用“鳄鱼的眼泪”来煽动民众情绪,为战争制造合法性。1990年10月,姓氏不详的15岁少女纳伊拉在美国国会人权预备会议上指控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的暴行。她用流利的英语热泪盈眶地说,自己在科威特做志愿护士时曾目睹“伊拉克军人手持枪械,为了抢掠恒温箱,将婴儿从恒温箱中取出,任由婴儿在冰冷的地板上自生自灭”。这段“证词”被美国媒体广泛报道,意料之中地点燃了美国民众对伊拉克当局的怒火,使美国国会顺利通过对伊宣战决议。然而两年后,纳伊拉的真实身份被曝光——她是时任科威特驻美国大使的女儿,而她声泪俱下的控诉也是科威特政府支持的“自由科威特”行动所策划的假证供。
海湾战争10年后,美国重拾自导自演、凭空捏造的把戏,再次把矛头对准伊拉克。“9·11”事件之后不久,美国记者罗伯特·史蒂文斯在佛罗里达州被确诊感染炭疽病毒,美国专家第一时间认定这是一场恐怖袭击,美国记者朱迪思·米勒随即在新书中提到伊拉克政府可能是凶手,伊拉克迅速成为众矢之的。由于当时美国社会已笼罩在“9·11”事件的阴影下,《美国爱国者法案》随即以高票通过,它赋权美国总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打击他认为有能力发动袭击的人”。然而,2005年由英国记者披露的绝密文件“唐宁街备忘录”显示,小布什政府很早就在制定一项计划,即用炭疽袭击证明伊拉克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支持恐怖主义,从而为美国入侵伊拉克制造借口,所谓的“恐怖袭击”只是自导自演栽赃嫁祸的序章。
2003年2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言时,以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的试管作为所谓的“证据”,指责伊拉克私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随后,美英联军以此为由悍然入侵伊拉克。然而,美国并未在伊拉克境内找到任何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确凿证据,只有时任美国副总统切尼、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一次次苍白而虚假的指控,连前总统特朗普都曾表示:“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们却发动了战争。”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嘲讽的那样,当初被美国当作证据的试管“里面可能是洗衣粉”。
2018年,美国故技重施,以“情报显示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为由,悍然对叙利亚发动空袭。然而,这次所谓的“证据”只是“叙利亚民防组织”(即“白头盔”)的一段摆拍视频。“白头盔”受美西方资助,在叙利亚勾结恐怖主义势力拍摄虚假视频,栽赃叙利亚政府。据伊朗媒体法尔斯通讯社报道,叙利亚政府军在东古塔杜马镇郊区村庄发现了一处“白头盔”的影视基地,现场留有相机和电影制作设备。
为了发动战争,不惜自导自演地指使假“证人”、制造假“证据”、挑起假“冲突”,甚至假扮敌国发动针对本国的恐怖袭击以栽赃嫁祸,这看似荒诞的伎俩正是美国多年来毫无底线的行径。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在海外介入或发动多场战争,这些战争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越南战争导致200万平民死亡,300万人沦为难民;海湾战争导致12万平民死亡,相关制裁造成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伊拉克战争导致20万至25万平民死亡,325万人沦为难民;叙利亚战争导致超过4万平民死亡,1259万人逃离家园。
美国留下的“战争遗产”还包括令人瞠目的人道主义灾难。越南战争中,美国大面积使用落叶剂,导致约300万越南人罹患癌症或其他疾病。据估计,越南至少还遗留35万吨可能随时爆炸的炸弹和地雷。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大量使用国际法禁用的贫铀弹,使伊拉克大部分地区先天性出生缺陷、癌症和其他疾病患者数量激增,给当地民众留下长达数十年的健康威胁。伊拉克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之前,伊拉克每10万人中有40人患癌;到2005年,这一数字猛增,达到至少1600人。
美国历史学家保罗·阿特伍德在《战争与帝国:美国的生活方式》中写道:“美国的历史是充满战争和扩张的历史。战争在提高美国国际地位的同时,深刻改变了美国的行为方式和民众的生活方式……战争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无数事实告诉世人,为了维护霸权,美国动武成瘾、毫无底线,美国是国际规则和世界秩序的真正破坏者,是加剧当今世界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最大乱源。
(作者:白书)
12月12日起沈阳市中小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12月12日起沈阳市中小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赶夏夜市集、书房里避暑...... 探访南京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
近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了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记录下各色灵动的文旅消费镜头。镜头1 书房里避暑,逛馆间消夏如今,城市书房成
江苏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考生今日下午可查询考试成绩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告,江苏省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成绩定于7月15日17:00后向社会公布,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询中心栏目或
南京水务部门严密监控高温供水期间管网末梢水等水质情况
记者昨从市水务局获悉,因持续高温晴热,7月12日,我市主城区单日供水达216 44万立方米,创下历史新高。据悉,为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用水,
南京全面开工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打造直连全国的高速铁路网
昨天,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半年进展。交通部门加快构建过江通道网络,服务群众跨江出行。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也已经全
入汛以来南京累计降雨量显著偏少 水阳江等通江河湖水位将继续下降
今年梅雨期间,南京高淳、六合等地区降雨明显偏少,加之近日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抗旱压力倍增。记者昨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我市目前每天
南宁岁末年初提振消费系列活动启动
12月11日,由南宁市政府主办,南宁...
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发展官孙健:投资引领中国酒店业下一个二十年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酒店管理集...
全球今日讯!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正式成立财务共享中心
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宣布,正式成立...
住建部:各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已完成98.8%的年度计划任务
12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
动态焦点:深圳“高校保租房”项目,多元化模式助推保租房供应提速
近日,深圳人才安居公众号发布消息...
曲江文旅终止与经发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12月12日,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
前沿热点: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构建“旅行+”出行生态
12月8日,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在苏...
热点聚焦:「平台化」提速冲锋号吹响:2023年,酒店企业何以立足?
“同样是在澳门,去年我们说丽呈创...
微速讯:12月12日,近7成文旅集团股价下跌,酒店集团股价明显上涨
12月12日,酒店板块收录8家,其中...
世界今日讯!海口酒店行业举行工资集体协商签约
近日,海口市酒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世界快报:李剑锋:2023年,民宿行业的春天会来吗?
(迈点专栏李剑锋)2022年对于民宿...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冰雪之冠”完成封顶
12月9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消...
世界热消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进入圣诞模式
12月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开放...
环球要闻:深圳:非居住房屋可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规范既有非居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
全球热消息:黑龙江省2022年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17万套
近日,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
受台风“暹芭”带来连日降水影响 广东部分江河水位持续上涨
7月4日,记者从清远水文分局获悉,...
广东省东江局切实做好东江流域三大水库防汛度汛与蓄水保水工作
7月4日,记者从省东江流域管理局(...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北向通”6个月之后正式启动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清远金融保险机构开通农房报案绿色通道 加速勘查定损赔款工作
买了保险就有安全感,以后我们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