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冷空气频繁来袭,北方越来越冷,南方也“一夜入秋”。本周双休日,武汉天气最低温可能来到个位数,仅有9℃!想象一下,短短几天,从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换季冷空气陆续“发货”,真是一天一季节,从短袖到风衣再到棉衣,小伙伴们也要飞速变装了。
但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适当冻一冻有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可人人都可以“秋冻”吗,冻到什么时候添加衣服最合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肖奇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孙其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王骁三位专家将教你在不生病的前提下科学挨冻。
秋天为啥冻冻更健康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与大自然本为一体。夏去秋来,阳气逐渐收敛,气温逐渐下降,是从热到冷的过渡阶段。气温虽然开始下降,但是如果过早穿上较厚的棉衣,就会使身体得不到抵抗冷空气的锻炼,使防寒能力降低,不利于人体抵抗力的自我调节。到了真正寒冷的季节,鼻子和气管一旦受到冷空气的侵袭,里面的血管因抵抗不住而收缩,使血流量减少,抗菌能力减弱,躲在鼻子或气管里的病菌乘机活动,引起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烧等症状,使人发病。
所以,秋季要适当冻着点,逐渐提高身体抗寒抗病能力,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锻炼,能在无形中提高人的体质。另一方面,秋季是养阴的季节,如果穿的太多,捂的太热,反而会助长阳气,对身体阴阳平衡的维持不利,亦会发病。
所以,在秋季气温稍凉时,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让身体略感凉意,逐渐适应寒冷,提高抗病能力,身体适当“冻一冻”是有益健康的。
秋冻气温分界线:15℃
秋冻有益健康,但当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入秋的进程不一致,什么情况下应该添衣服?
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以15℃为标准,秋天如果气温降到15℃以下,持续两周以上,就可以穿上秋冬的衣服。
此外,科学秋冻有3个原则:
健康人群在气温稍有下降时,可以不立马穿厚衣服,尽可能晚一点或逐渐添衣加裤,以增强机体对气温下降的适应能力。
老人、小孩或体虚的人群,不应该一味追求秋冻,而应该“收住热”,以免热气外散、阳气外泛、风邪入体。
当气温急剧下降时,不可一味追求秋冻,否则就易生病。
4类人经不起秋冻
秋冻并不是人人适宜,下面几类人群比一般人更易受到寒冷的伤害,最好根据气温和身体感觉及时增添衣物。
身体虚弱的老年人
换季时节早晚温差大,是流行性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老人呼吸肌、膈肌及韧带萎缩,肺及气管弹性减弱、呼吸功能降低,不及时添加衣服更易感冒。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大、血压较夏天有所升高;寒冷刺激会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肌缺血、缺氧更加严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应及时增加上衣,保暖胸部以免发生心肌梗死;以往有多发性脑梗死、脑血管畸形或狭窄的老人,要注意头部保暖,以免加重或诱发脑中风。
风湿或类风湿患者
关节炎患者在天气冷的时候,常会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建议在腿部戴上保暖护膝,可在保证膝关节稳定的同时促进血液循环。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人本身局部供血较差,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易发生血管痉挛,使供应肌肉组织的血量进一步减少,加重局部的手足麻木、腰痛等症。有“三高”的老人在天气变化大时,更要加强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随时注意病情变化。
身体这几个部位别冻着
头颈部:头颈部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毛细血管。秋风侵袭容易导致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向下还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
肩部:肩关节周围组织相对脆弱,受凉时间长了容易被“风寒湿邪”侵袭肩部,会引起肩部疼痛。中医认为肩周炎就是由肩部受到风寒所致,又因患病后胸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好像冻结了一样,所以称“冻结肩”“肩凝症”,有时疼痛会蔓延到胳膊和手上,甚至剧痛难忍。
腹部:腹部脏器众多,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寒凉之气也容易由腹部侵袭至人体,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比如会刺激肠部引发腹泻;有胃病史的人容易胃痛;女性下腹受凉则易诱发痛经、月经不调等;而肚脐眼部分是人体的长寿大穴,更要保护好。
双脚:“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但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易引起相关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病邪极易乘虚而入脏器功能继而受损。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一般40摄氏度左右(不烫手)的水温即可。
过度怕冷
是身体在求救
我们的身体能迅速感知周围环境的冷暖,保护着身体免受过寒、过热的物理伤害。如果你表现得比一般人更怕冷,或者在穿很多衣服时依然怕冷,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胃怕冷——胃寒
稍微吃点生冷食物、喝点绿茶就会感觉胃胀胃痛,可能与过食生冷、胃脘受寒有关。如果反复发生,则可能是脾胃虚弱,阳气不足的表现。
支招:饮食上可尽量选择性味平和、补气益气的食材,如龙眼肉、枸杞、大枣等,同时忌食寒湿、油腻的食物。
腿怕冷——老寒腿
除了受寒、潮湿环境影响之外,“老寒腿”还有个常见病因——关节、韧带和肌肉劳损,多由于长期体力劳动、步行姿势不当、衰老等原因所致。
支招:日常可艾灸膝关节周围的穴位,如足三里、犊鼻穴等,每次5—10分钟。
腰怕冷——劳损或椎间盘突出
寒湿阻滞于腰部,可导致腰部寒冷。腰部的损伤,腰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导致阳气运行受阻,也可见腰部怕冷。
支招:腰疼可对腰部进行热敷;上午是机体阳气顺应天时逐渐充盛的时间,可增加户外活动;平时可练习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
手脚冷——阳气不足
手脚冰凉多见于长期节食减肥或饮食习惯不好的人群,主要是营养素缺乏致使阳气少了物质基础所引起。如不加重视,体质会进一步下降,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出现。
支招:中医认为“动则生阳”,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多晒太阳,一日三餐要规律饮食。睡前泡脚时可以加入红花15克、艾叶30克,活血散寒。
12月12日起沈阳市中小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12月12日起沈阳市中小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赶夏夜市集、书房里避暑...... 探访南京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
近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了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记录下各色灵动的文旅消费镜头。镜头1 书房里避暑,逛馆间消夏如今,城市书房成
江苏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考生今日下午可查询考试成绩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告,江苏省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成绩定于7月15日17:00后向社会公布,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询中心栏目或
南京水务部门严密监控高温供水期间管网末梢水等水质情况
记者昨从市水务局获悉,因持续高温晴热,7月12日,我市主城区单日供水达216 44万立方米,创下历史新高。据悉,为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用水,
南京全面开工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打造直连全国的高速铁路网
昨天,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半年进展。交通部门加快构建过江通道网络,服务群众跨江出行。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也已经全
入汛以来南京累计降雨量显著偏少 水阳江等通江河湖水位将继续下降
今年梅雨期间,南京高淳、六合等地区降雨明显偏少,加之近日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抗旱压力倍增。记者昨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我市目前每天
南宁岁末年初提振消费系列活动启动
12月11日,由南宁市政府主办,南宁...
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发展官孙健:投资引领中国酒店业下一个二十年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酒店管理集...
全球今日讯!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正式成立财务共享中心
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宣布,正式成立...
住建部:各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已完成98.8%的年度计划任务
12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
动态焦点:深圳“高校保租房”项目,多元化模式助推保租房供应提速
近日,深圳人才安居公众号发布消息...
曲江文旅终止与经发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12月12日,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
前沿热点: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构建“旅行+”出行生态
12月8日,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在苏...
热点聚焦:「平台化」提速冲锋号吹响:2023年,酒店企业何以立足?
“同样是在澳门,去年我们说丽呈创...
微速讯:12月12日,近7成文旅集团股价下跌,酒店集团股价明显上涨
12月12日,酒店板块收录8家,其中...
世界今日讯!海口酒店行业举行工资集体协商签约
近日,海口市酒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世界快报:李剑锋:2023年,民宿行业的春天会来吗?
(迈点专栏李剑锋)2022年对于民宿...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冰雪之冠”完成封顶
12月9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消...
世界热消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进入圣诞模式
12月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开放...
环球要闻:深圳:非居住房屋可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规范既有非居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
全球热消息:黑龙江省2022年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17万套
近日,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
受台风“暹芭”带来连日降水影响 广东部分江河水位持续上涨
7月4日,记者从清远水文分局获悉,...
广东省东江局切实做好东江流域三大水库防汛度汛与蓄水保水工作
7月4日,记者从省东江流域管理局(...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北向通”6个月之后正式启动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清远金融保险机构开通农房报案绿色通道 加速勘查定损赔款工作
买了保险就有安全感,以后我们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