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黄河流域文旅资源丰富

10月18日,黄河壶口景区出现彩虹飞瀑景致。当日,蓝天白云下的黄河壶口瀑布“群龙”戏瀑,彩虹卧波。

人民视觉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一批优质的黄河文化旅游产品正加速涌现,丰富了人们的出游选择,让更多人在旅途中欣赏黄河风光、感受黄河文化,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提供了支撑。

黄河流域9省份拥有20处世界遗产、84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形成一道又一道亮丽风景

在宁夏中卫沙坡头景区黄河区,游客在黄河飞索、黄河蹦极等游乐项目的入口处排起长队。站上黄河岸边的沙丘远远望去,宽阔水面上漂荡的十几只羊皮筏子很是显眼。这个以往在当地用来运输人员、物资的水上交通工具,如今成了景区的黄河文化特色体验项目。

“来之前看‘攻略’,就对黄河羊皮筏子很感兴趣。”来自湖北武汉的游客王铭豪说,“坐上羊皮筏子,在黄河中前行,和在岸上观景是完全不同的视角;行进途中,船工唱起韵味悠长的民歌,让人一下子就有了穿越时空的感觉。”中旅(宁夏)沙坡头景区常务副总经理徐杰介绍,景区将通过建设黄河文化博物馆等举措,进一步丰富游客的黄河文化旅游体验。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强化区域间资源整合和协作,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建设一批展现黄河文化的标志性旅游目的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

展开黄河流域的文化旅游地图,知名旅游目的地数不胜数:自然风光千姿百态,雪山、湿地、草原、瀑布等多种地形地貌与文化遗迹交相辉映。据统计,黄河流域9省份拥有世界遗产20处、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49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47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8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29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85个。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黄河流域9省份积极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带动黄河文化旅游市场热度不断升温——

在四川若尔盖县,黄河以180度的转弯形成了“九曲黄河第一湾”的壮美景观。远看,黄河之水犹如仙女的飘带自天边缓缓飘来,迂回婉转,宁静优雅。草原、花海、牛羊……黄河和草原的邂逅,使这里成为黄河流域的经典画面之一,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在陕西,与黄河相依相偎、有“1号公路”之称的沿黄公路,成了自驾游客的“打卡”路线。这条黄河的“姊妹路”,串起50余处旅游景区,整合了黄河流域的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车到壶口瀑布,300多米宽的黄河洪流,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浪涛翻滚,让游客流连忘返。

在山东齐河,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成了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野生鸟类成群结队,在连成片的湿地内嬉戏觅食;游客徜徉景区,漫步、健身、骑行,自得其乐……当地挖掘以黄河号子、绣球灯舞为代表的黄河民俗文化,引得周边游客纷纷前来观光。“带孩子亲近大自然,还能近距离了解黄河文化,这一趟特别值!”来自山东济南的游客赵兰说。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张辉说,文化旅游和自然旅游是两大市场主题,一个地区拥有这两类资源中的一个,就具备了旅游发展的基础。黄河流域同时拥有了这两个资源,将来会出现更多文旅融合的优质产品。

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让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游客多了不少,每逢假期,顾客用餐还要排队。”郭恒是山东齐河中国驿饮食文化小镇的一家小吃摊店主,对当地旅游市场的变化很有感触。以前,他的小吃摊主要做当地人生意。如今,景区游客多了,店铺的收入也跟着涨了起来。今年国庆假期,齐河旅游市场红火,郭恒的小吃店一天能赢利几百元。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对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丰富的村庄,支持发展休闲旅游业,建立人文生态资源保护与乡村发展的互促机制。”

旅游是个综合产业,带动作用强。挖掘利用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在更好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能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黄河流经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坐落着宁夏中卫大湾村。如今,这个村落正以“黄河宿集”的新面貌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由几家民宿依托黄河景观、修复当地特色建筑而打造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在旅游旺季天天客满。“几家民宿的房间基本上都要提前一个月左右预订。”黄河宿集创始人陈祖品说。

“旅游+”的带动作用在黄河宿集得到充分体现。黄河宿集不仅是民宿,还是多元特色的集合,通过生态养殖、农活体验等,带动当地就业70余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我专门接送从中卫机场、高铁站往返黄河宿集的客人,每个月比以前能多赚1000多元。”当地出租车司机李丽说。

发展黄河文化旅游也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抓手。专家认为,壮大文化和旅游产业,有利于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可有效缓解发展工业给黄河水资源产生的负担。同时,让人们在参与黄河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培养、提升环境保护意识,让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保护母亲河。

黄河文化旅游发展起来,有利于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不断壮大升华的核心区域之一。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恢宏气度和青春永驻的气质。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成为黄河流域9省份发展黄河文化旅游的重要考量。河南建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资源库,谋划郑州商代王城遗址文化区、汉魏洛阳故城文旅融合区、宋都古城文旅融合区等15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区。山西围绕“游山西就是读黄河文化变迁史”等主题,打造“游山西 读历史”品牌,打响“中国根 黄河魂”文旅品牌。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磊介绍,山东统筹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与精品旅游产业发展,统筹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儒家文化、齐文化等一体化发展,汇聚优势,高质量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按照黄河上中下游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分区域做好规划建设工作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已经具有一定基础,未来应在此基础上更好统筹规划、持续提升,将单个精彩的“点”串成一条美丽的“带”,让更多人感受到黄河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需要跨区域协调与联动发展。”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为节点,串点成线、连线成廊,打造一批黄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同时,要根据游客需要,做好沿线风景道、观景台、露营地、驿站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

文化和旅游部今年发布了10条黄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包括中华文明探源之旅、黄河生态文化之旅、黄河乡村振兴之旅等主题线路。此外,文化和旅游部还发布《黄河文化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涵盖行程规划、路况介绍、游玩锦囊等,吸引更多旅游爱好者发现和探索黄河文化和自然之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席建超认为,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要注重以文旅融合释放文物和文化资源的外溢效应,带动市场主体深度参与,构建文物和文化遗产利用的有效模式。

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强说,建议各地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发起黄河文化旅游带产业基金和相关子基金,进一步拓宽黄河文旅项目的资金来源,推动更多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新技术为构筑可体验、可消费的融合发展业态场景提供了更多可能,也给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带来新体验。“手机上能看黄河旅游的‘攻略’,还能直接选择一条精品线路导航,自驾游趣味多了、烦恼少了。”从北京一路自驾到陕西榆林的游客林帆说。在高德地图手机APP上,已上线黄河世界遗产之旅、黄河生态文化之旅等多条精品自驾线路,为更多旅游爱好者发现和探索黄河文化提供帮助。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要建设一批展现黄河文化的标志性旅游目的地。”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按照黄河上中下游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分区域做好规划建设工作。其中,上游是黄河水源主要补给地和重要涵养区,应以生态保护为主,四川、甘肃、青海毗邻地区可以共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使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中下游地区拥有古都、古城、古迹等丰富的人文资源,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打造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更好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文化旅游散发新魅力。

标签: 黄河流域 资源丰富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