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20-2021年度调水任务结束,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调水超90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90亿立方米的南水流去哪儿了?创下新高是否与汛期强降雨有关?就此,新京报记者对话了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度中心主任陈晓楠。
丹江口水库来水丰沛确保了供水量
新京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20-2021年度调水量创下历史新高。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一历史性突破?
陈晓楠: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在水利部统一指挥下,在南水北调集团的坚强领导下,在沿线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攻坚克难,不辱使命,这点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从客观条件来说,调水量创下历史新高与来水情况和用水的消纳情况密切相关。
今年中线调水能够突破90亿立方米,主要是因为丹江口水库来水丰沛。10月10日14时,丹江口水库水位蓄至170米,这是水库大坝自2013年加高后首次达到170米的正常蓄水位,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用水角度来说,沿线各地方政府在生活、生产、河流生态补水等方面对调水的需求也很迫切,所以才能消纳那么多南水。
新京报:90亿立方米的调水量,与汛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强降雨量有关系吗?
陈晓楠:沿线的强降雨对南水北调的正面影响很有限,相反负面影响比较显著。沿线渠道如果遭遇强降雨,那么入渠的水量就需要调节。丹江口水库上游,形成洪水入库。所以丹江口水库的蓄水量攀升与其上游降雨量和产汇流密切相关。
工程抵抗住了强降雨影响
新京报:今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出现强降雨,比如汛期郑州出现强降雨。这对工程是否有影响?
陈晓楠:今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沿线共发生10次强降雨过程,降雨量和持续时间均超常年,尤其是郑州地区,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工程经历了建成通水以来降雨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破坏力最强的特大暴雨洪水考验。
但从整体看,工程运行是安全平稳的。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采取了很多预防措施,提前谋划、提前准备。
在多轮强降雨期间,我们启动几十座节制闸、退水闸、控制闸全线联调,累计下达调度指令4300多门次,稳定控制陶岔渠首入总干渠流量和渠道水位。在强降雨影响区域范围,提前预置抢险资源。
所以,虽然工程经历了一定的强降雨冲击,但是整体并不影响工程运行情况,依然能够保证运行安全。
新京报:你刚才提到累计下达调度指令4300多门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在没有遭遇强降雨时,指令一般下达多少次?
陈晓楠:4300多门次是在应对强降雨期间,大约是在4天的时间内下达的,这相当于在正常调度情况下一个月的操作量。这就可以看出,那时的调度工作量、工作压力在应急的情况下是非常大的。
南水正成为地方的主力水源
新京报:今年年初出现了极寒天气,这对调水有何影响?2022年年初,如果仍有这种寒冷天气,有何应对举措?
陈晓楠: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今年冬天大概率还是比较寒冷,所以我们开始着手准备应对工作。
进入12月份之后,我们将根据沿线各省市的需水情况,适当调整流量和抬高水位运行,达到对输水流速的控制。这是因为冰期运行时,如果有流冰出现,水流速度越大,携带流冰越容易堆积在某些弯道等位置,给供水安全带来风险。同时要与沿线省市做好沟通,以保持水位的稳定。
新京报:从具体的操作方面,针对冰期运行有何准备?
陈晓楠:这么多年来,我们摸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保障冰期输水安全的措施,可以用“拦、扰、融”三个字概括。
所谓“拦”是指在重要建筑物,比如渡槽、隧洞等布设拦冰索,这样在冰期可将冰碴进行拦截,以免在建筑物内形成堆积。“扰”是指在工程的关键部位,比如在退水闸、个别建筑物进口设置扰动装置,让水流搅动起来,使水流不容易结冰。“融”是指我们在闸门设置热融设备,通过加热使闸门不被冻结,确保闸门在冰期运行时能够按照需要启闭闸门。
新京报: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近7年,七年来,调水工程有何变化,过去六年调水量有何特点?
陈晓楠: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来说,七年来,它由辅变主。也就是说,按照原规划设计,南水北调工程属于地方的补充水源。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对南水的需求由弱变强,这使得中线工程由辅变主,成为主力水源。其中,北京城区70%用上了南水,天津超过95%用的都是南水。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12月12日起沈阳市中小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12月12日起沈阳市中小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赶夏夜市集、书房里避暑...... 探访南京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
近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了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记录下各色灵动的文旅消费镜头。镜头1 书房里避暑,逛馆间消夏如今,城市书房成
江苏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考生今日下午可查询考试成绩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告,江苏省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成绩定于7月15日17:00后向社会公布,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询中心栏目或
南京水务部门严密监控高温供水期间管网末梢水等水质情况
记者昨从市水务局获悉,因持续高温晴热,7月12日,我市主城区单日供水达216 44万立方米,创下历史新高。据悉,为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用水,
南京全面开工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打造直连全国的高速铁路网
昨天,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半年进展。交通部门加快构建过江通道网络,服务群众跨江出行。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也已经全
入汛以来南京累计降雨量显著偏少 水阳江等通江河湖水位将继续下降
今年梅雨期间,南京高淳、六合等地区降雨明显偏少,加之近日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抗旱压力倍增。记者昨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我市目前每天
南宁岁末年初提振消费系列活动启动
12月11日,由南宁市政府主办,南宁...
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发展官孙健:投资引领中国酒店业下一个二十年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酒店管理集...
全球今日讯!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正式成立财务共享中心
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宣布,正式成立...
住建部:各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已完成98.8%的年度计划任务
12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
动态焦点:深圳“高校保租房”项目,多元化模式助推保租房供应提速
近日,深圳人才安居公众号发布消息...
曲江文旅终止与经发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12月12日,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
前沿热点: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构建“旅行+”出行生态
12月8日,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在苏...
热点聚焦:「平台化」提速冲锋号吹响:2023年,酒店企业何以立足?
“同样是在澳门,去年我们说丽呈创...
微速讯:12月12日,近7成文旅集团股价下跌,酒店集团股价明显上涨
12月12日,酒店板块收录8家,其中...
世界今日讯!海口酒店行业举行工资集体协商签约
近日,海口市酒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世界快报:李剑锋:2023年,民宿行业的春天会来吗?
(迈点专栏李剑锋)2022年对于民宿...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冰雪之冠”完成封顶
12月9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消...
世界热消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进入圣诞模式
12月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开放...
环球要闻:深圳:非居住房屋可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规范既有非居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
全球热消息:黑龙江省2022年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17万套
近日,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
受台风“暹芭”带来连日降水影响 广东部分江河水位持续上涨
7月4日,记者从清远水文分局获悉,...
广东省东江局切实做好东江流域三大水库防汛度汛与蓄水保水工作
7月4日,记者从省东江流域管理局(...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北向通”6个月之后正式启动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清远金融保险机构开通农房报案绿色通道 加速勘查定损赔款工作
买了保险就有安全感,以后我们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