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20时28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这是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翟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进行出舱活动。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两名出舱航天员将在机械臂支持下,配合开展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和舱外典型动作测试等作业。其间,在舱内的航天员叶光富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11月8日0时8分,据央视新闻报道,两名航天员已完成舱外作业任务。
焦点1
强化装置和转接件为大小臂组合做准备
此次出舱活动作业之一,就是开展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
11月7日晚,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空间机械臂工程监督唐自新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介绍,整个空间站的机械臂系统,由长10米的大型机械臂和长5米小型机械臂,两条机械臂构成。大型机械臂由核心舱发射,小型机械臂未来将由实验舱ⅰ来进行发射。而此次出舱工作的是大型机械臂,小型机械臂计划明年发射。
唐自新介绍,大型机械臂和小型机械臂可以各自独立在舱上完成自己的工作。此外,大型机械臂和小型机械臂也可以组合进行工作。“组合在一起总长15米,扩大了机械臂作业范围,但在组合的过程中需要一个装备把大臂和小臂连接起来,这个装置就是转接件,在独立工作的时候,转接件并不是单独在大臂或小臂手里,需要把它放在舱上,舱上的悬挂装置就是放转接件的。”
唐自新说,大臂和小臂组合工作完成之后,由大型机械臂把小型机械臂送到舱上,接着小型机械臂和转接件脱离,再由大型机械臂把转接件送到悬挂装置点上,就完成了整个组合臂的作业。强化装置和转接件是为大小臂未来组合工作做准备。
“出舱支持这一块儿,最重要的是过闸的压力控制,压力控制要求高度可靠,时间上要精准,因为时间精确就是在节约资源。”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李英斌介绍,此次设计的舱间抽气泵,就是在出舱期间,把节点舱气源的大部分先抽到生活舱进行储存,等到二次出舱回来之后再把它复用回来,以节省气源。
焦点2
身着“飞天”舱外服 保障出舱活动顺利进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太空环境恶劣,航天员出舱时须穿舱外航天服,以便把身体与太空恶劣环境隔离开来,为航天员提供安全有效的环境防护、密闭空间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向航天员提供一个相当于地面的环境。
舱外航天服相当于微型载人航天器,技术很复杂,是一个国家载人航天实力的重要体现。它由服装、头盔、手套和航天靴等组成,其中最复杂的是服装,由多层组成。最里层是衬里和尿收集装置;衬里外是用于散热的液冷通风层;液冷通风层外是用于产生一定压力的加压气密层;然后是限制加压气密层向外膨胀的限制层;限制层外是对付舱外大温差变化的隔热层;最外面是保护层,它由多种纤维复合织物制成,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穿透、耐磨损、耐高温、耐燃烧、耐腐蚀,还有防辐射的功能和连接其他装具的接口。因此既能满足航天员生命保障需求,又能帮助航天员实现舱外活动任务。
此次两位出舱作业的航天员同样身着“飞天”舱外服。新一代“飞天”舱外服由我国自主研制,巧妙地利用了仿生结构,使关节活动更自如。其上下肢的所有关节处使用了气密轴承,使航天员的手脚可随意转动,又能严格保证气密性。其背包是航天服穿脱口的密封门,背包内安装了舱外航天服生保设备,背包壳体下端装有备用氧瓶等。背包关闭通过拉紧钢索和操作关闭手柄完成。
航天服头盔上装配有摄像头、照明灯还有高科技面窗,让视野更加开阔:摄像头可以全程记录航天员舱外操作过程,两侧各有1个照明灯,可照亮服装胸前部分,方便航天员在阴暗面操作;两侧有报警指示灯,在舱外服出现泄漏时闪动报警,同时还有语言报警;面窗包括4层结构,底层2层冲压结构中充有高纯氮气用来防结雾,外面是防护面窗,最外层是镀金的滤光面窗,对太阳光折射率低,防止太阳光线直接照射人眼。这款舱外服的研制代表着高科技领域的尖端技术。
航天员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张万欣此前介绍,新一代空间站舱外航天服经改进后,一套舱外服可以进行尺寸调节,可满足身高1.6米到1.8米的人穿着,还能根据航天员的体型进行调整。虽重达130公斤,但穿脱快捷。经过训练的航天员可以做到在5分钟左右就完成穿脱。
焦点3
模拟遭遇撞击 此前进行首次在轨紧急撤离演练
据央视新闻报道,太空环境复杂又危险,空间站面对的主要威胁之一,是来自外部碎片的撞击。此前,神舟十三号的三位航天员进行了首次在轨紧急撤离演练,模拟核心舱遭遇撞击,内部产生了失压的情况,三名航天员要紧急撤离到神舟十三号的返回舱当中。
演练以空间站失压报警开始,航天员翟志刚迅速通过仪表进行判断,叶光富则迅速打开应急气瓶,确保舱内压力稳定。“这个是有判据的,就是舱压下降到多少,下降速率是多少,就开始要进行相应处置。把应急气瓶打开以后,马上要两个航天员去各自判断,哪个地方出现了泄漏,如果没有的话,尽快去看看载人飞船有没有泄漏,如果载人飞船没有泄漏的话,要进行各自的舱门的关闭处置。航天员王亚平和叶光富迅速关闭了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舱门,仅用几分钟,三名航天员就撤离到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整个演练天地配合顺畅,处置快速得当。”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春慧介绍。
王春慧说,空间站整个设计以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为基础,执行最高、最严格的标准,所以空间站在设计中考虑了各种的故障预案,它的一个核心就是要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包括舱压的失压、失火等都在整个故障预案设计范围内。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12月12日起沈阳市中小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12月12日起沈阳市中小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赶夏夜市集、书房里避暑...... 探访南京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
近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了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记录下各色灵动的文旅消费镜头。镜头1 书房里避暑,逛馆间消夏如今,城市书房成
江苏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考生今日下午可查询考试成绩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告,江苏省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成绩定于7月15日17:00后向社会公布,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询中心栏目或
南京水务部门严密监控高温供水期间管网末梢水等水质情况
记者昨从市水务局获悉,因持续高温晴热,7月12日,我市主城区单日供水达216 44万立方米,创下历史新高。据悉,为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用水,
南京全面开工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打造直连全国的高速铁路网
昨天,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半年进展。交通部门加快构建过江通道网络,服务群众跨江出行。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也已经全
入汛以来南京累计降雨量显著偏少 水阳江等通江河湖水位将继续下降
今年梅雨期间,南京高淳、六合等地区降雨明显偏少,加之近日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抗旱压力倍增。记者昨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我市目前每天
南宁岁末年初提振消费系列活动启动
12月11日,由南宁市政府主办,南宁...
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发展官孙健:投资引领中国酒店业下一个二十年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酒店管理集...
全球今日讯!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正式成立财务共享中心
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宣布,正式成立...
住建部:各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已完成98.8%的年度计划任务
12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
动态焦点:深圳“高校保租房”项目,多元化模式助推保租房供应提速
近日,深圳人才安居公众号发布消息...
曲江文旅终止与经发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12月12日,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
前沿热点: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构建“旅行+”出行生态
12月8日,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在苏...
热点聚焦:「平台化」提速冲锋号吹响:2023年,酒店企业何以立足?
“同样是在澳门,去年我们说丽呈创...
微速讯:12月12日,近7成文旅集团股价下跌,酒店集团股价明显上涨
12月12日,酒店板块收录8家,其中...
世界今日讯!海口酒店行业举行工资集体协商签约
近日,海口市酒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世界快报:李剑锋:2023年,民宿行业的春天会来吗?
(迈点专栏李剑锋)2022年对于民宿...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冰雪之冠”完成封顶
12月9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消...
世界热消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进入圣诞模式
12月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开放...
环球要闻:深圳:非居住房屋可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规范既有非居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
全球热消息:黑龙江省2022年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17万套
近日,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
受台风“暹芭”带来连日降水影响 广东部分江河水位持续上涨
7月4日,记者从清远水文分局获悉,...
广东省东江局切实做好东江流域三大水库防汛度汛与蓄水保水工作
7月4日,记者从省东江流域管理局(...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北向通”6个月之后正式启动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清远金融保险机构开通农房报案绿色通道 加速勘查定损赔款工作
买了保险就有安全感,以后我们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