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如何看待这一年的经济工作?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有哪些?
中共中央政治局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传递继续开辟经济发展新局的重要信号。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表现如何?
“我们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会议对全年经济形势作出重要判断。
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2.7%继续领跑全球,虽然三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稳定在合理区间,且近期投资、消费等部分指标增速不断回升,经济延续稳健恢复态势。
开局起步,至关重要。下半年以来,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疫情形势复杂,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多重风险挑战下,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加强跨周期调节,持续深化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承健说。
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提前完成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全年目标任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新动能快速成长……中国经济“进”势彰显,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和优势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会议总结了这一年经济成绩。
“新动能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健恢复的重要力量,中国加大对创新领域的投入,未来必将在相应产业链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李承健说。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会议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实践方向。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基础和前提,进是目标和方向,两者相辅相成。
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调整,进一步提高财政政策工具的灵活性和精准性,做好财政风险防范工作,增强财政政策可持续性。
“货币政策应保持必要的灵活性,做好跨周期调节,体现前瞻性和有效性。”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6日宣布,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在温彬看来,降准可以释放长期流动性,未来要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情况下,更加强调精准滴灌,引导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爬坡过坎。
着眼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面向2022年,如何通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发展优势,引领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消费和投资是实现扩大内需的“双引擎”,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会议强调,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消费持续恢复与有效投资扩大良性互动、互促互进,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当前乃至明年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多变,疫情形势尚不明朗,需要通过扩大内需来应对外部挑战。
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一场需要保持顽强斗志和战略定力的攻坚战、持久战。
“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有效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会议为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方向。
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会议强调,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要加速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王蕴说。
统筹发展和安全 兜住民生底线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会议聚焦住房、就业、生育政策、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等民生领域作出部署,释放了持续改善民生的政策信号。
住房问题事关千家万户。会议强调,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这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对商品房市场,也体现出积极支持城镇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各种困难挑战,我国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提升民生获得感。会议强调,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倪鹏飞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已从到城市谋生转变为到城市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构建全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供给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有助于释放城镇化潜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要做好岁末年初各方面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过好“两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科学精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安排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确保老百姓温暖过冬。要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
乘势而上、奋勇前进,我们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记者魏玉坤、谭谟晓、王雨萧、刘夏村)
12月12日起沈阳市中小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12月12日起沈阳市中小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赶夏夜市集、书房里避暑...... 探访南京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
近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了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记录下各色灵动的文旅消费镜头。镜头1 书房里避暑,逛馆间消夏如今,城市书房成
江苏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考生今日下午可查询考试成绩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告,江苏省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成绩定于7月15日17:00后向社会公布,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询中心栏目或
南京水务部门严密监控高温供水期间管网末梢水等水质情况
记者昨从市水务局获悉,因持续高温晴热,7月12日,我市主城区单日供水达216 44万立方米,创下历史新高。据悉,为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用水,
南京全面开工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打造直连全国的高速铁路网
昨天,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半年进展。交通部门加快构建过江通道网络,服务群众跨江出行。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也已经全
入汛以来南京累计降雨量显著偏少 水阳江等通江河湖水位将继续下降
今年梅雨期间,南京高淳、六合等地区降雨明显偏少,加之近日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抗旱压力倍增。记者昨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我市目前每天
南宁岁末年初提振消费系列活动启动
12月11日,由南宁市政府主办,南宁...
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发展官孙健:投资引领中国酒店业下一个二十年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酒店管理集...
全球今日讯!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正式成立财务共享中心
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宣布,正式成立...
住建部:各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已完成98.8%的年度计划任务
12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
动态焦点:深圳“高校保租房”项目,多元化模式助推保租房供应提速
近日,深圳人才安居公众号发布消息...
曲江文旅终止与经发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12月12日,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
前沿热点: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构建“旅行+”出行生态
12月8日,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在苏...
热点聚焦:「平台化」提速冲锋号吹响:2023年,酒店企业何以立足?
“同样是在澳门,去年我们说丽呈创...
微速讯:12月12日,近7成文旅集团股价下跌,酒店集团股价明显上涨
12月12日,酒店板块收录8家,其中...
世界今日讯!海口酒店行业举行工资集体协商签约
近日,海口市酒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世界快报:李剑锋:2023年,民宿行业的春天会来吗?
(迈点专栏李剑锋)2022年对于民宿...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冰雪之冠”完成封顶
12月9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消...
世界热消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进入圣诞模式
12月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开放...
环球要闻:深圳:非居住房屋可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规范既有非居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
全球热消息:黑龙江省2022年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17万套
近日,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
受台风“暹芭”带来连日降水影响 广东部分江河水位持续上涨
7月4日,记者从清远水文分局获悉,...
广东省东江局切实做好东江流域三大水库防汛度汛与蓄水保水工作
7月4日,记者从省东江流域管理局(...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北向通”6个月之后正式启动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清远金融保险机构开通农房报案绿色通道 加速勘查定损赔款工作
买了保险就有安全感,以后我们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