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昌赣江风光。
李 征摄
2021年11月6日。由北京飞往南昌的航班上,一对戴着口罩的老夫妇正在小声地用南昌方言聊天。
“你说,这飞机会晚点吗?听孩子说,南昌那边在落雨。”瘦瘦的老人看着舷窗外,忧心忡忡。
坐在他身边的妻子也是一脸焦灼:“应该不会吧,是小雨,不碍事的。”
老人把身体往座椅上一靠,说:“还别说,才离开六七天,这心里头不晓得有多想念那个厨房。”
这对老人,就是刚刚从人民大会堂领奖归来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油条摊子来了新“生意”
南昌多香樟。一到暮春,满城飘着香樟清新的芬芳。
这是2003年春天的一个日子,天晴,十点多钟的光景,阳光洒满巷口。
像往常一样,万佐成全神贯注地炸着油条,锅里发出呲呲声。六个炉子安静地排列在那儿。
“师傅,能借借火吗?”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传过来。
万佐成抬头看去,只见三四米开外,一男一女推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上坐着个男孩,车龙头上挂着几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说话的那个女人,四十岁模样,脸色苍白,头发有点凌乱,双眼带着淡淡的忧伤。“你们炉子里剩下的火,可不可以让我们炒个菜?我给钱。”说着说着,女人哽咽了。
“孩子生病了,想吃妈妈烧的饭菜。我们特意去买了菜,想找餐馆加工,一路问来,已经找了好久,可是……”那个男子在旁边补充道,说罢,一声叹息,眼神黯然。
万佐成和熊庚香不约而同地盯着男孩的右腿,那儿,裤管空荡荡的。
男孩的嘴很甜,笑着叫了声:“爷爷奶奶好!”
熊庚香应了一声,鼻子忽地一酸,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
可怜天下父母心。万佐成马上让出位置,热情地说:“来,锅正好闲着,你们快用吧。”
万佐成从中年男子那儿大概知道了这一家子的情况。他们是江西宜春人,孩子今年十一岁,患了骨癌,前不久做了截肢手术。儿子在江西省肿瘤医院待腻了,吵着要回家,说是要吃妈妈烧的饭菜。孩子正处于治疗关键期,不能半途而废,无奈之下,两口子便商量着买菜加工,谁知医院附近的几家餐馆生意火爆,都说没空。
女人麻利地炒好了菜。熊庚香忙着给她打包。男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钱包:“师傅,你算一算,多少加工费?”
万佐成伸出手一挡:“什么钱不钱的,不就是一点多余的火嘛,不要钱!只要孩子需要,你们可以天天来炒菜,免费用炉子。”
没过多久,这个小巷子里的油条摊子在患者家属中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来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这里炒菜。六个炉子不够用了,万佐成跟妻子商量,一口气又添置了十套炉灶。再后来,老两口干脆停了做油条的生意,一心一意张罗厨房。
这条两米多宽的小巷子热闹起来了,每天暖洋洋的,仿佛一处避风港。患者和家属们洗菜、切菜、炒菜、煲汤,烟火缭绕,香鲜袭人。他们找回了久违的温暖气息。
心灵手巧的万佐成赶制了几个木架子,摆上瓶瓶罐罐,香料、盐巴、白醋、生抽、料酒。一层摆不下,再摆第二层。他特意贴上一张红纸,写下一行字:调料免费。铁锅、高压锅、热水瓶添置了一个又一个,煤球一换就是上百个。
不过,万佐成慢慢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知从何时起,前来加工菜肴的人渐渐少了起来,一些熟人甚至悄然退场。他心里直犯嘀咕,一时搞不懂问题的症结所在。
这一天,万佐成实在忍不住,拽着一位熟人想探个究竟。
“万师傅,其实原因很简单,你不收费,时间久了,大家不好意思。”那位熟人掰着手指说:“煤球、洗菜水、调料、厨具、炉灶、烧水壶、热水瓶,哪一样不花钱?你每天得垫付多少钱啊,大伙聊到这事,哪个不感激,哪个又不内疚?”
万佐成急得直搓手:“你去跟大家说说,没关系,我们两个人平常开销不大,以前做生意也有点积蓄,承担得起。”
对方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将心比心,我们良心上过不去。万师傅,你还是收点加工费吧。”
万佐成见事情僵持不下,便跟熊庚香商量,最后决定每加工一个菜,收成本费五毛钱。
很快,爱心厨房的人气又噌噌噌地飙升起来。老两口的脸上重新绽放出光彩。
万佐成、熊庚香古道热肠的事传开了。因为厨房位于江西省肿瘤医院外面的小巷子里,专供患者及其家属加工饭菜,人们便把这儿叫作“抗癌厨房”。
随着物价上涨,每个菜收五毛钱成本费已经难以为继。2016年,万佐成、熊庚香在反复商量之后,将加工费标准作了调整,炒一个蔬菜收一元,炒一个荤菜收两元,熬一锅汤收三元,调料依旧免费供应。
吃饭是大事
从早晨四时起床,用木柴给煤炉生火,一直忙到晚上十一时,这是万佐成、熊庚香两口子的工作时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
天刚蒙蒙亮,就有患者和家属陆续过来加工菜肴,熬制营养汤。星光和灯光从那些晃动的人影上滑落。锅铲、瓢盆在砧板上交响,演绎人间的日常。
熊庚香如同一个交通员,在人群中穿插,给人们递上厨具,送来调料。她操着浓浓的南昌方言,中气十足。这个声音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踏实。
“大姐,你有一副菩萨心肠。”正在留言簿上写字的南昌市民郑先生忽然抬起头,看着熊庚香,认真地说道。
熊庚香不好意思地咧着嘴笑。她不知道郑先生在写些什么,自己不识字。
闲下来,读了几年书的万佐成瞄了一眼,发现郑先生竟然写了两则留言。
一则是:“爱心厨房”,万佐成夫妇在这片狭小的空间内传递出浓浓的温情,为患者和家属提供锅碗瓢盆、炉灶煤火、柴米油盐,象征性地收一元钱成本费,只为让患者吃上热气腾腾的“家中味道”。全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忙碌无休,执着坚守,源自他们内心的善良。
或许觉得意犹未尽,郑先生又写了一则:十八年来的坚持和爱心,为癌症患者提供守护,用他们朴实的烟火气息照拂寒夜的路人。一元“抗癌厨房”背后的人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初心可贵,坚持不易。
而熊庚香的话总是特别实在:“日子得慢慢地过,吃饭是大事,吃得好,患者开心,家人开心。”
一天晌午,加工做菜的高峰过后,那个做了一辈子豆腐的左大爷扶着老伴蹒跚着走进了小巷。
“大妹子,我想炒两个菜,行啵?”左大爷朝着正在打扫卫生的熊庚香扬了扬手中的手提袋。
熊庚香自然满口答应,招呼左大爷老伴坐下后,自己帮左大爷挑拣蔬菜。
左大爷的老伴患了乳腺癌,从上饶到南昌,跑了多家医院,最后才算在江西省肿瘤医院常“住”下来。老两口感情好,老伴生病之后,左大爷更是如影相随,不离左右。
从这一天开始,左大爷和万佐成夫妇的交往,持续了十一年。每次做好饭菜,看着老伴吃得有滋有味,左大爷感到很欣慰。
那天,左大爷和老伴终于要回上饶了,两人特意来告别。老伴坐在老地方,拉着熊庚香的手,忽然抽泣起来。
“舍不得啊,这里比家还好,开心。”老伴的目光里满是留恋。
熊庚香也忍不住一阵阵心疼。她不擅表达,只是说:“好人一生平安,嫂子,放宽心,你会养好的。”
时光仿佛奔涌的赣江水,一去不复返了。万佐成、熊庚香还是那样忙忙碌碌,从拂晓到夜深。
万佐成从来来往往的人流里品尝到了别样的人生感悟:“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伤心事。我就希望大家在这里热热闹闹的,能忘掉一些烦恼。”
“想见见万大哥”
昏黄暗淡的灯光下,万佐成穿着那件草绿色工作服,倾斜着身子,提着一桶煤球,逐个给炉灶添火、加盖风管。
熊庚香穿着低帮雨鞋,站在案台前,洗刷厨具,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洗完一堆,又回身去抱来一堆。由于雨鞋的码数大,每走动一步,发出叽叽的声音。
待地面卫生打扫干净,桌椅板凳归位,锅碗瓢盆洗净,万佐成便坐在一楼右侧的房间里整理那些没有烧透的煤球。他挥刀剔除无用部分,将灰黑的部分挖下来,安放在一个铝皮制成的大炉子里,准备明天一早生火。说起这个大炉子,颇有些年头,是万佐成当年炸油条起家时,自己买来材料捣鼓出来的,屈指数来,有二十几年的光景。
一阵脚步声打破了宁静。万佐成抬头一看,是一位熟人。
“万师傅,有人要我捎个话,想请你们两口子去专门做早餐,每个月八千元,不晓得你们愿不愿意?”
万佐成毫不犹豫地摇头:“谢谢好意,我们哪儿也不去。只要我们还能干活,就守着这个厨房,那些患者和家属需要吃饭。”
来人失落地走了。
灯影里,老两口不知不觉聊起那位赣南的老张。
老张五十多岁,被检查出肝癌晚期时,医生宣布他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抗癌厨房”是老张几乎每天要来的地方,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必然晃晃荡荡来到小巷,或者炒三两个菜,或者跟万佐成谈心。一来二去,两人竟然成为莫逆之交。
万佐成与老张分享了他多年来跟患者打交道的心得: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心态要好,心宽有利于延长寿命;护理十分重要,尤其是要吃好,营养跟上了,才能与癌症抗争。
万佐成告诉老张:“吃饭是大事,先把肚子填饱了,再去治病。”
只要到了这条小巷,老张的脸上就荡漾着一种神采,不时哈哈大笑。被医生预言只有半年时间的老张,竟然撑了三年。
2016年春夏之交,老张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日益恶化。肿瘤医院善意提醒家属,时间不多了,继续在医院于事无补,还是回赣南吧。
那是个阴天,已经不能站立的老张被送到救护车前,却死活不肯上车。他的眼睛看着家人,抬起手,吃力地往医院外的巷子方向指了指。
“我,想见见万大哥……”
家人用轮椅缓缓推着老张来到了爱心厨房外面。此时,已经有不少人在忙乎着准备午餐。正在干活的万佐成隐隐约约听到了谁的呼唤声,他顺着声音看去,但见老张歪着身子,朝他有气无力地挥着手。万佐成吃了一惊,赶紧放下活计,拨开人群,冲到了轮椅前。
“万大哥,我要回赣南了。”老张吐字已经不太清楚,很吃力。
万佐成忍住眼泪:“好啊,可以回家团聚了,千万记得好好休养啊。”
“感谢你三年来的帮助,很开心……”
老张抖抖索索伸出手,万佐成赶紧一把握住。两人静静地凝视着对方,谁也舍不得先抽出手来……
后来,在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的关心和支持下,钢架棚建起来了。那些在“抗癌厨房”炒菜的人们,不必再担忧大风雨水的侵袭。
青年志愿者也来了,忙着安装空调、电风扇和冰箱。他们朝气蓬勃,给“抗癌厨房”增添了不少活力。
更多的人,悄悄送来大米、食用油和各类食材,不愿留下姓名……
万佐成说过:“我们就像墙上的那口钟,只要不坏,就一直转下去,做下去。”
十八年的光阴河流,流淌着多少悲欢离合。十八年的日月星辰,记住了这巷子里温暖的厨房和这一对夫妇。
又一拨患者和家属拎着大包小包过来了。一炉炉烈焰起舞。铁锅里传来毕毕剥剥的响声。切菜剁肉的声音此起彼伏。香气,萦绕在小巷的空中。
这人间的烟火气息,是多么的迷人……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7日 20 版)
12月12日起沈阳市中小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12月12日起沈阳市中小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赶夏夜市集、书房里避暑...... 探访南京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
近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了各处人气爆棚的消夏热门地,记录下各色灵动的文旅消费镜头。镜头1 书房里避暑,逛馆间消夏如今,城市书房成
江苏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考生今日下午可查询考试成绩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告,江苏省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成绩定于7月15日17:00后向社会公布,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询中心栏目或
南京水务部门严密监控高温供水期间管网末梢水等水质情况
记者昨从市水务局获悉,因持续高温晴热,7月12日,我市主城区单日供水达216 44万立方米,创下历史新高。据悉,为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用水,
南京全面开工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打造直连全国的高速铁路网
昨天,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半年进展。交通部门加快构建过江通道网络,服务群众跨江出行。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也已经全
入汛以来南京累计降雨量显著偏少 水阳江等通江河湖水位将继续下降
今年梅雨期间,南京高淳、六合等地区降雨明显偏少,加之近日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抗旱压力倍增。记者昨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我市目前每天
南宁岁末年初提振消费系列活动启动
12月11日,由南宁市政府主办,南宁...
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发展官孙健:投资引领中国酒店业下一个二十年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酒店管理集...
全球今日讯!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正式成立财务共享中心
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宣布,正式成立...
住建部:各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已完成98.8%的年度计划任务
12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
动态焦点:深圳“高校保租房”项目,多元化模式助推保租房供应提速
近日,深圳人才安居公众号发布消息...
曲江文旅终止与经发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12月12日,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
前沿热点: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构建“旅行+”出行生态
12月8日,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在苏...
热点聚焦:「平台化」提速冲锋号吹响:2023年,酒店企业何以立足?
“同样是在澳门,去年我们说丽呈创...
微速讯:12月12日,近7成文旅集团股价下跌,酒店集团股价明显上涨
12月12日,酒店板块收录8家,其中...
世界今日讯!海口酒店行业举行工资集体协商签约
近日,海口市酒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世界快报:李剑锋:2023年,民宿行业的春天会来吗?
(迈点专栏李剑锋)2022年对于民宿...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冰雪之冠”完成封顶
12月9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消...
世界热消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进入圣诞模式
12月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开放...
环球要闻:深圳:非居住房屋可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规范既有非居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
全球热消息:黑龙江省2022年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17万套
近日,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
受台风“暹芭”带来连日降水影响 广东部分江河水位持续上涨
7月4日,记者从清远水文分局获悉,...
广东省东江局切实做好东江流域三大水库防汛度汛与蓄水保水工作
7月4日,记者从省东江流域管理局(...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北向通”6个月之后正式启动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新了...
清远金融保险机构开通农房报案绿色通道 加速勘查定损赔款工作
买了保险就有安全感,以后我们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