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每年保险公司冲刺业务规模的重要关口,“开门红”首月保费战绩一直备受市场关注。而今年在叠加疫情影响因素下,保险业“开门红”走势几何更成为关注焦点。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月23日,五大上市险企1月保费收入情况已披露完毕,寿险业务出现明显分化,首尾相差超60个百分点;财险业务方面,“一哥”人保财险开局“失利”,保费收入增幅创近15年最差。相较之下,“黑马”健康险业务则依旧涨幅明显。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战绩分化的现象或在短期持续,长期而言,各项业务的发展仍会趋于正常。
“开门红”战略不一
寿险业务两极分化
从整体保费数据来看,虽然受到近期疫情影响,但5家上市险企新年首月仍旧实现保费收入同比正增长,由2019年的4965.6亿元增至今年的5284.35亿元,增长率约为6.42%。不过,具体到各家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情况,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作为“开门红”主力的寿险业务更是如此。
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华保险(47.160,-0.83,-1.73%)、中国人寿(31.400,-0.80,-2.48%)和中国太保(33.750,-0.77,-2.23%)3家上市险企的寿险保费收入维持涨势。其中,新华保险更是实现了54.07%的同比涨幅,由199.29亿元增至307.04亿元。中国人寿和太保寿险分别上涨22.62%和0.6%。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人保寿险和平安人寿首月战绩略显暗淡,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从增速比例来看,首尾两家公司相差了67.81个百分点。
对于寿险保费增速出现分化的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主要与各家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开门红”启动时间的早晚以及对“开门红”的重视程度有关联。
朱俊生指出,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两家公司的战略在近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对规模的重视程度比之前明显提高,公司在“开门红”的时候,也比别的公司动手更早。因此,1月的保费收入增长较快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北京一位保险从业人士也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提前了“开门红”的时间,大约在2019年10月就已开始预售,因此2020年1月新单保费收入几乎未受影响。而其他险企多选择维持此前的节奏,从2019年12月才开始准备。该人士也指出,随着近年来监管鼓励“保险姓保”,强化保障属性,部分险企也逐步淡化“开门红”,选择将新单保费收入均匀分布在各个月份,也就导致了1月数据较此前同比下降。
财险“一哥”惊现负增长
健康险“黑马”依旧
与寿险业务相似,1月财险业务保费收入方面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数据显示,太保产险和平安产险分别实现14.83%和7.24%的同比增长,身为“财险一哥”的人保财险却“首战”失利,同比小幅下跌3.33%。而2019年同期,人保财险实现了31.18%的保费增速,领跑财险业。
这也创下了自2006年以来人保财险的首月最低增速纪录。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今年以外,自2006年开始,人保财险仅有两个年份出现首月保费下滑的情况,即2011年和2012年分别同比下滑0.99%和0.47%。
“人保财险首月保费下滑,除了与去年同期保费基数高有关外,还与疫情下新车购置后移造成保险业务出现下滑不无关系。同时,疫情造成企业开工受限、物料受阻、盈利减少,使得相关险种均受到负面影响。”某财险公司负责人分析道。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谢远涛还表示,财险往往偏短期,因此,客户流动性远远高于人身险公司。中国人保(7.310,-0.18,-2.40%)因其体制机制的特殊性,市场调整相对慢于中国平安(80.690,-1.69,-2.05%)等保险公司。不过,在谢远涛看来,1月保费收入的下滑不会对后续保费规模增长造成太大影响。
不同于寿险和财险业务的分化局面,被视为保险业“黑马”的健康险业务在今年1月仍旧保持较高的增速。具体来看,1月人保健康保费收入达到48.88亿元,同比增长23.06%;平安健康更是在2019年1月同比翻番达到7.39亿元之后,今年1月再度增长72.53%,保费收入达到12.75亿元。
“健康险的发展,其实是延续了过去的趋势。”朱俊生坦言,“这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费用的攀升、公众对健康的关注,以及健康方面保险意识的增强都是有关系的。”朱俊生表示,从发达国家来看,人口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之后,险种结构也会出现变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与健康相关的业务占比会提高,而目前这个趋势在中国也比较明显。
疫情短期冲击
长期部分险种有望反弹
虽然上市险企1月保费收入分化情况突出,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情况仅会在短期延续,就长期而言,各项业务的发展仍会趋于正常,且部分险种的保费收入有望在疫情后出现反弹性增长。
东方金诚分析认为,整体来看,疫情对保险行业短期保费收入负面影响较大,但车险、寿险、健康险等保费需求不会消失,疫情结束后将迎来反弹,且疫情将唤醒居民的健康保险意识。疫情缓解后,增强的保险意识转化为保险购买,有助于健康险实现较大反弹。
首创证券也表示,财险业务方面,因新车销售受阻使得车险收入短期增速承压,疫情缓和后,预计新单将有一定反弹回升,之后保持缓慢增长趋势;非车险方面,受其他行业影响导致投保数量下降,进而影响非车险短期保费收入,但长期增长趋势并不会受到影响。
而对于上市险企的业绩影响,谢远涛认为,疫情会通过影响收入进而影响保费,但是影响程度相对有限。保险意识的唤醒,国家层面的保障与正确引导,还会推动保险收入增长。因此,一季度上市险企收入的波动不会太大。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疫情过后,对健康险、寿险的需求会有一个报复性增长。数据显示,非典疫情缓解后,健康险单月保费收入迎来迅速反弹,2003年5月、6月和7月单月保费同比分别增长3.09、2.65和1.58倍,远高于前后两年同期水平及同年其他月份水平;同期寿险分别同比增长19.81%、48.74%和17.13%。
梅县区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持续打造“三宜”城市
日前,梅县区召开全区住建领域重点工作推进会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会,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动员推进各项住建重点工作取得
佛山布局了10个特色制造业园区 将主打战略性新兴产业
7月10日,记者从佛山市有关部门获悉,为全面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佛山将高水平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全面打响特色制造业园
华津集团金属产业园在江门新会启动建设 预计年交易额超500亿元
近日,总投资13 5亿元的华津集团金属产业园在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启动建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华津集团将配套建设千万吨级码头,着力
韶关仁化周田电商小镇运营启动 预计带动将带动创业就业2000余人
7月10日,韶关仁化周田电商小镇运营启动仪式暨省商务厅、省建工集团驻周田镇帮镇扶村项目推进会举行。周田平甫柰李、鸭稻米、丹霞白毛尖茶
梅县城区11所小学参加参加升公办初中电脑派位 宪梓中学派位2055人
日前,2022年秋季梅县区城区小学升公办初中电脑派位在梅县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梅县区4805名城区小学毕业生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确定初中学校
百亿级大百汇项目签约落户惠州 项目达产运行后预计年产值500亿元
近日,惠州市政府与广东大百汇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惠州大百汇现代渔业产业集群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投资总额约170亿元。根据合作项
曲江文旅终止与经发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12月12日,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
前沿热点: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构建“旅行+”出行生态
12月8日,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在苏...
热点聚焦:「平台化」提速冲锋号吹响:2023年,酒店企业何以立足?
“同样是在澳门,去年我们说丽呈创...
微速讯:12月12日,近7成文旅集团股价下跌,酒店集团股价明显上涨
12月12日,酒店板块收录8家,其中...
世界今日讯!海口酒店行业举行工资集体协商签约
近日,海口市酒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世界快报:李剑锋:2023年,民宿行业的春天会来吗?
(迈点专栏李剑锋)2022年对于民宿...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冰雪之冠”完成封顶
12月9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消...
世界热消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进入圣诞模式
12月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开放...
环球要闻:深圳:非居住房屋可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规范既有非居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
全球热消息:黑龙江省2022年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17万套
近日,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
青岛公布第七批财政支持住房租赁项目,涉18个项目奖补2.6亿
12月9日,青岛市住房保障中心公布...
每日快报!魏小安:常疫情时代来临,旅游“三不宜”
(迈点专栏魏小安)近日,防疫形势...
当前资讯!锦江酒店拟收购锦江联采70%股权
12月9日晚,锦江酒店发布公告称,...
天天滚动:张家界宣布2023年为旅游全面复苏年
据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12月...
当前简讯:全国滑雪场周边酒店的预订量环比增长超过40%
据悉,防疫“新十条”发布首日,国...
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在吉安召开 共签约合作项目148个
电子信息是吉安市首位产业。7月1日...
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助力江西实现“一张图”走遍重要红色革命遗址
日前,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委...
上饶花家塘新增一处户外GIS变电站 电网供电能力大幅提高
近日,上饶电网花家塘(张家)220千...
技能培训补贴22亿元 广东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记者从广东省财政厅获悉,广东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