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关注 > 正文

回顾合肥蜀山经开区的发展史,产业转型升级贯穿始终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今年六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新增1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蜀山经开区名列其中,定名为“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十三五”以来全国首批、安徽省唯一一家成功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区,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这是属于合肥蜀山经开区的高光时刻。自2002年成立以来,合肥蜀山经开区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产业格局,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卓越成效。创建过程中,安徽省商务厅积极协调国家部委、省直职能部门,聚集各类优势资源扶持开发区建设,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次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合肥蜀山经开区成为安徽省第13家、合肥市第2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站上了新征程的新起点。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一跃龙门,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负韶华再出发,逐梦奋进新征程。

特色产业集群构建新格局

回顾合肥蜀山经开区的发展史,产业转型升级贯穿始终。

从2011年开始,合肥蜀山经开区把“互联网+”,特别是电子商务作为新一轮转型的方向,向“互联网+”升级。园区先后获批安徽唯一、全国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成为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合肥四城区唯一的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块。

2017年,面对国家、安徽和合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合肥蜀山经开区把握机会,加快构建跨境电商、环境产业和数字经济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三大特色战新产业集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充沛动力。

人无我有,做大环境产业。合肥蜀山经开区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领域,充分利用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的研发资源,“无中生有”谋划发展环境产业。特别是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打造环境产业集群“中国环境谷”,基本形成“环保技术研发-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环保工程及环保服务”高端产业链,集聚以中水三立、宝龙环保、宾肯电气为代表的环境领域行业重点企业139家,被评为安徽省唯一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优秀示范园区。

人有我优,做精数字经济产业。合肥蜀山经开区在安徽省率先提出打造“数字新园区”,借助中国声谷的技术、人才、产业资源等优势,2020年成功获批中国声谷·蜀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截至目前,已引进腾讯财付通、数据堂、清博大数据、英特灵达等行业领军企业30余家,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数字智慧园区、省级创新型智慧园区试点、全省首家市级大数据特色小镇。

人优我特,做强跨境电商产业。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完成了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监管场所、海关服务中心、跨境蜀山港、安徽跨境电商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了安徽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安徽省唯一的合肥国际邮件互换局等开放平台,为跨境电商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9月,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蜀山区块挂牌,园区迅速推进各项工作,跨境电商业务呈现井喷式增长。截至2021年6月底,新设企业1738家,新增注册资本273亿元。签约入驻项目59个,投资总额达108亿元。跨境电商产业呈井喷式增长,与获批前9个月相比,9610业务总单量增长39倍,货值总额增长51倍,进出口总额增长近10倍,带动全区1-5月进出口额达7.38亿美元,增速59%,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合肥蜀山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每年20%以上增幅。

下一步,合肥蜀山经开区将对标国家级开发区新标准,紧盯行业领域内最好企业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瞄准头部企业开展大力推进“双招双引”,力争到“十四五”末,再建造一个园区,发展1个千亿行业(电商、跨境电商),打造2个500亿产业(环境、建筑业),扶持3家百亿以上企业,培育8-10家上市企业,集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家,GDP占到蜀山区“十四五”目标的“半壁江山”。

创新开放描绘万千气象

创新是安徽最宝贵的基因,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是合肥近年来不变的追求!合肥蜀山经开区一手抓创新,一手抓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描绘出气象万千的美好图景。

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蜀山经开区通过打造“151”环境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体系,拥有了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24个国家和省级环境领域科研平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0家。经开区与各方共同组建G60科创走廊首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为支持企业创新,推进“四链融合”,合肥蜀山经开区推出“科创贷”“战新贷”“战新券”等金融产品;积极对接银行、基金,提供担保,为有前景的创新型企业解决成长所需的资金问题;对于有价值的成果,经开区积极采购应用,为园区企业赢得可持续发展空间。

在人才链构建方面,合肥卓越的科教资源,为蜀山经开区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在省市区各级人才政策的基础上,经开区出台专门叠加政策,鼓励高端人才以及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到经开区就业,政策覆盖住房补贴、购房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诸多领域,让创新人才无后顾无忧。

卓越的创新平台、有力的要素支撑,让合肥蜀山经开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水三立、宝龙环保、中科院安光所等单位创新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英特灵达公司成功开发出暗光环境下无需补光即可清晰成像的监控芯片,只要天上有星星就可以清晰成像,已经进入流片阶段,对于视频监控领域有颠覆性意义。

在推动创新发展的同时,合肥蜀山经开区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持续改善投资贸易环境,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后,依托于合肥蜀山经开区3.67平方公里面积的蜀山区块成为合肥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徽省商务厅、省自贸办的指导下,合肥蜀山经开区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凝练上报制度创新事项共38项,其中5项纳入全市首批复制推广清单;主动申请区级赋权19项,顺利承接省级第一批赋权85项。围绕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蜀山区块推动制度创新落地,实现跨境电商风险管控智能化、跨境电商转关无纸化;同步启动跨境电商海关新监管场所建设,开展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710),谋划开展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9810)等新业务;开拓性运营安徽省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及创新服务中心,更高标准构建跨境电商全链生态圈。

为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蜀山区块牵起“中欧班列”这条“红线”,在继“跨境电商9610出口+中欧班列”业务模式的常态化运行后,今年6月23日,隆重举行了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蜀山区块中欧班列“蜀山跨境电商出口专列”启动暨跨境电商监管区揭牌仪式,标志着安徽跨境电商通关便利化及国际物流运输达到新高度。

走好绿色集约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对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合肥蜀山经开区坚持绿色生态优先,积极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高端服务业为内核的产业体系。目前,合肥蜀山经开区二三产业比例为2:8,单位GDP能耗、水资源消耗指标历年排名安徽省前列。2020年,合肥蜀山经开区被安徽省发改委授予省级绿色发展试点示范单位。

合肥蜀山经开区积极应用“中国环境谷”企业创新成果,为绿色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例如,引入园区企业技术方案打造“水联网”项目,布置水环境实时监测感知设备点位86处,建成“智慧水务”平台,实现排水管网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引入大明智联科技股份公司的智慧照明系统,城市照明综合节电率可稳定在40%以上,从而节约能耗,减少财政支出;引入合肥中科环境监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的大气立体走船监测车,利用激光对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分布进行遥感探测,为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经开区还构建起产业云经营监测平台,有效梳理园区全域企业基本情况、生产经营、能耗排放等动态情况,为优势产业政策帮扶、落后产能淘汰提供决策依据;引入微循环公交,降低就业者开车出行频率,从而减少尾气污染……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已经成为合肥蜀山经开区的主旋律。

多年来,合肥蜀山经开区持续坚持高效集约利用土地,通过推动二三产融合升级、向“互联网+”升级、向战新产业集群升级,取得了非凡成效。

据统计,合肥蜀山经开区进出口额从2016年8000万美元增长到2020年近10亿美元,其中,跨境电商出口7.46亿美元,占合肥综试区55%。节能环保产业方面2020年实现产值102亿元,2021年上半年预计实现产值约90亿元,增长态势凸显。同济建设集团、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经工建设等建筑业企业相继落户,建筑业总部经济有望迈入五百亿级别,着力培育四家百亿级企业……

通过“腾笼换鸟”和“退二进二”,合肥蜀山经开区多措并举,为发展谋划空间。经开区根据《闲置厂房与低效用地处置工作方案》,形成了“一号课题”《任务分解表》,便于开展集中整治,盘活7宗约380亩土地;闲置厂房项目再造1家5000平方米;清退企业2家,收回厂房2000平方米,拆除企业违章建设3200平方米,拓展出必要的发展空间。

2020年,经开区以蜀山区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区29%的GDP、55%的进出口总额;以合肥市0.0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3%的GDP、2%的进出口总额;每平方公里GDP产出已接近50亿元,每平方公里税收突破5亿元,集聚了15000多家企业,可以说几乎“吃干榨净”了土地资源。

历年来,合肥蜀山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一直排在安徽省前列。在今年安徽省政府批准扩区以前,合肥蜀山经开区仅有6.75平方公里的土地,现已扩区到11.6平方公里,成为“十三五”以来安徽第一家获得扩区的开发区,正积极引入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经济带动力强的企业落户运河新城新区,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

党建领航铸造更强“红色引擎”

党建强则发展强!在持续的转型升级中,合肥蜀山经开区始终突出“党建引领、组团式服务”,打造党建领航“1+3+N”非公党建品牌(即在蜀山经开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辐射带动下,充分发挥3个产业联合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合力打造N个非公党建示范点),连续5年荣获安徽省“开发(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20年正式获批全省开发(园)区“智慧党建”试点单位。

合肥蜀山经开区现有非公党组织72个,覆盖非公企业115家,已纳入全省非公党建平台的企业637家,纳入非公台账培育的企业654家,共管理非公企业党员704名。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蜀山经开区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找党员建组织”专项行动,坚持各部门协同、党建指导员帮办,落实非公摸排“日结日清”,不断扩大党群组织覆盖面。同时,把党的建设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创新服务企业形式,优化改善营商环境,取得了非凡成效。

谋划搭建非公党建“青蓝工程”以结对共建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以强带弱、共同提高”,形成资源共享、短板共补、难题共解的良性经济生态。

组织开展“党建领航助企发展合力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活动各部门协同配合,送政策送服务,积极回应企业“用工难”“融资难”等需求,举办校企专场招聘会、银企对接会,协调解决问题150余条。

加大党建指导员派驻力度结合“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主题活动,加派105名机关党员与20名区派党建指导员共同成立8个党建指导组,重点加强台资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精心推荐区委组织部非公办负责人担任唯一台资企业盛州医药公司党建指导员,实现党建指导工作全覆盖。

优化企业办事流程在安徽省首批、合肥市率先研发智慧园区政企直通车系统,成功获批全国“数字智慧园区”,通过政企直通车、“智慧党建”等平台,实现100项业务线上“不见面”办理,提高为企办事效率,打通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推出合肥主城区首个“红色巴士”线路,结合“有声党建”、漫画党史等,让党史“流动课堂”贴近企业职工、群众,浓厚党史学习氛围,营造特色营商环境。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合肥蜀山经开区以更高远的立意,更宏大的目标,更务实的举措,努力在国家级开发区平台上的新跃升,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集约发展的示范区和产城融合的样板区,勇于在“国家队”中争先进位,后来居上,在安徽“三地一区”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许 霞 通讯员 查 玮 季云冈)

标签: 合肥蜀山经开区 发展史 产业转型 升级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