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在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棋盘村,农民在大棚内忙碌。新华社记者 张楠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当下,粮食总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的东北地区春潮涌动,清雪扣棚、翻地整地,农耕物资到户到店、水稻育秧提前启动……肥沃的黑土地上,一幅春耕备耕图景徐徐铺开。
受前期气象条件影响,东北地区大部土壤墒情较好,利于春耕整地、旱地作物播种和水稻播种育秧。但部分农区也因为今年降水偏多,出现土壤偏涝、不利于农机大面积作业等情况。
如何在气象条件利弊兼存的情况下指导农民趋利避害?这考验着农业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怀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的热忱,带着持续助力粮食稳产增产的决心,气象部门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为保障东北春耕春播顺利开展、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贡献气象智慧。
充分释放农业气象专家价值
3月25日,黑龙江省延寿县开始水稻育秧,时间比去年足足提前了15天。
“气象局的专家让我们今年尝试提前育苗,这可是个好主意!”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洪亮解释道,提前15天育秧,播种时秧龄就能提高到45天至50天,秋收时产量也许就能增加200到300斤。据延寿县气象局预测,当地去年封冻前土壤墒情较好,加之今年春季气温略高、土壤解冻加快,让提前育秧成为可能。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东林乡玉泉村种粮大户尹铁柱在听到农业气象专家来田间调查土壤墒情的消息后,特意在路旁等候,想让专家给予指导。原来,他家去年种了120亩水稻,但由于地势低洼,水稻产量不好。农业气象专家在了解情况后,根据今年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的趋势,建议他水田变旱田,改种大豆。尹铁柱欣然采纳这一建议,“你们解决了我的大难题,今年一定丰收”。
在这片黑土地上,农业气象专家的作用和价值被充分释放,多年来深耕基层的经验和专长真正注入一颗颗种子、一株株秧苗,给农民带来丰收的希望。
“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黑龙江调整种植结构,计划扩种大豆1000万亩。黑龙江省气象局成立了农业气象服务专班,加强对市县的技术和产品指导。同时,组织分析气候变暖后的积温带变化,将新的划分结果及时提供给农业生产决策部门,应用于全省农业种植结构科学调整。
对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内蒙古27个产粮大县正积极筹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这一模式能有效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的问题,实现玉米、大豆一季双收。相比单一作物种植,复合种植对种植户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科学看天”提出了更多需求。
3月25日,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11个乡镇开办的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班上,兴安村村民李忠实听完气象专家的讲解后表示:“复合种植对俺们来说是个新鲜事,希望气象部门及时发布种植指导信息,不误农时。”
与此同时,兴安盟气象局与农牧局加强合作,针对带状复合种植的紧迫需求,分析了近30年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和大豆种植气候区划数据,提出了针对性的大豆扩种建议。
“与气象部门合作,能迅速确定适宜种植大豆的气候区,有利于全面推进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兴安盟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金锁说。
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两不误”
4月上旬,吉林省自西向东进入水稻育秧播种期。此前,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该省,但农时不等人,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稳住东北大粮仓?这是气象服务面临的全新挑战。
春节刚过,吉林省气象部门就以起步即是冲刺的姿态筹备春季生产气象服务,制作年景展望,滚动做好春季预测。同时,建立农业气象服务“三到位”工作机制,即信息服务到位、技术保障到位、专家支撑到位,组建全省农业气象服务专家联盟,形成上下贯通、支撑有力的服务体系。
面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农资、农具未动,气象线上服务先行。
疫情突袭以来,吉林各级气象部门每隔5天,通过实地测量或观测站获取不同深度土壤相对湿度和干土层厚度数据,为涉农部门和农民大田播种提供参考;省气象学会和农业气象服务专家面向广大农民开展多轮气象科普讲座,讲解天气变化的应对措施和水稻育苗关键期的注意事项。
从线下转到线上,变的是服务方式,不变的是服务的尽心、尽力、尽责。依托“三到位”工作机制,吉林省气象部门保证气象信息准确及时抵达农民手中,确保技术支持不断档、专家到田看“病”不受阻,为种粮人夯实了底气,也为全年粮食丰收打好了基础。
4月,好消息传来。随着东北地区自南向北陆续进入春播期,吉林多地出台农民返乡春耕的具体办法。截至4月10日,全省各市(州)返乡人次达9.4万,水稻种子到位率达99.3%,化肥、农药到位率与往年基本相当。
视线转向辽宁,3月频繁到访的雨雪天气给常年干旱的辽西地区解了渴,目前土豆、大蒜等早春作物的播种工作已展开。但过于充沛的降水,对本不缺水的辽东南地区而言有些过犹不及。春湿阻碍了旱田春耕备耕的脚步,频繁的雨雪和不稳定的气温也影响了水稻的播种进程。好在清明后,气温回升、风力增大,农民纷纷抓紧有利时机,抢晴备耕。
4月10日,辽宁省灯塔市东黑山屯村水稻合作社,一块块长方形的育秧盘搭乘传送带进入棚内,农户李荣光将育秧盘上的秧苗摆得整整齐齐。“进棚咱就不怕了。啥时候能移栽到地里,咱还得等气象部门的预报哩!”李荣光笑着说。
原来,李荣光清明前从大喇叭里听说今年雨雪多、气温不稳定、需要抢农时,便赶紧组织农户加快农耕准备,抢着晴天整地翻土、筛育苗土、搭棚育苗。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就像一颗定心丸,让李荣光们心中有数,心里有底。
4月中旬,辽宁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启动春耕春播气象专题服务,分区域、分作物、分时段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为打赢夏粮丰收这关键一仗再添把力。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东北地区坚持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在气象工作者的全力保障下,春耕备耕正有序推进。
让我们期待金秋,喜看稻菽千重浪!
(本报记者 崔兴毅 本报通讯员 谷星月)
标签:
梅县区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持续打造“三宜”城市
日前,梅县区召开全区住建领域重点工作推进会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会,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动员推进各项住建重点工作取得
佛山布局了10个特色制造业园区 将主打战略性新兴产业
7月10日,记者从佛山市有关部门获悉,为全面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佛山将高水平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全面打响特色制造业园
华津集团金属产业园在江门新会启动建设 预计年交易额超500亿元
近日,总投资13 5亿元的华津集团金属产业园在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启动建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华津集团将配套建设千万吨级码头,着力
韶关仁化周田电商小镇运营启动 预计带动将带动创业就业2000余人
7月10日,韶关仁化周田电商小镇运营启动仪式暨省商务厅、省建工集团驻周田镇帮镇扶村项目推进会举行。周田平甫柰李、鸭稻米、丹霞白毛尖茶
梅县城区11所小学参加参加升公办初中电脑派位 宪梓中学派位2055人
日前,2022年秋季梅县区城区小学升公办初中电脑派位在梅县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梅县区4805名城区小学毕业生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确定初中学校
百亿级大百汇项目签约落户惠州 项目达产运行后预计年产值500亿元
近日,惠州市政府与广东大百汇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惠州大百汇现代渔业产业集群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投资总额约170亿元。根据合作项
南宁岁末年初提振消费系列活动启动
12月11日,由南宁市政府主办,南宁...
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发展官孙健:投资引领中国酒店业下一个二十年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酒店管理集...
全球今日讯!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正式成立财务共享中心
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宣布,正式成立...
住建部:各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已完成98.8%的年度计划任务
12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
动态焦点:深圳“高校保租房”项目,多元化模式助推保租房供应提速
近日,深圳人才安居公众号发布消息...
曲江文旅终止与经发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12月12日,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
前沿热点: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构建“旅行+”出行生态
12月8日,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在苏...
热点聚焦:「平台化」提速冲锋号吹响:2023年,酒店企业何以立足?
“同样是在澳门,去年我们说丽呈创...
微速讯:12月12日,近7成文旅集团股价下跌,酒店集团股价明显上涨
12月12日,酒店板块收录8家,其中...
世界今日讯!海口酒店行业举行工资集体协商签约
近日,海口市酒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世界快报:李剑锋:2023年,民宿行业的春天会来吗?
(迈点专栏李剑锋)2022年对于民宿...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冰雪之冠”完成封顶
12月9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消...
世界热消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进入圣诞模式
12月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开放...
环球要闻:深圳:非居住房屋可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规范既有非居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
全球热消息:黑龙江省2022年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17万套
近日,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
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在吉安召开 共签约合作项目148个
电子信息是吉安市首位产业。7月1日...
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助力江西实现“一张图”走遍重要红色革命遗址
日前,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委...
上饶花家塘新增一处户外GIS变电站 电网供电能力大幅提高
近日,上饶电网花家塘(张家)220千...
技能培训补贴22亿元 广东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记者从广东省财政厅获悉,广东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