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4月24日,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如期到来。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高速发展。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天舟货运“快递”安全抵达、航天员们“入住”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的新时代。4月16日,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标志着这次长达183天的太空生活顺利结束。
航天点亮梦想!在举世瞩目成就的背后,是航天追梦人永不止步的追求,四川航天工作者谭平就是其中一员,他负责参与设计的货运保障分系统和物资管理分系统是天宫空间站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谭平也从那个爱玩纸飞机的少年,最终成长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七院七部一名宇航总体设计师。
“我从小就对飞天这件事很着迷,也一直相信人类会飞向宇宙,走得更远。”谭平说。
侧身、抬手、发力,纸飞机在天空划过一道弧线,落在不远处,几名少年跑过去,互相比着谁的纸飞机飞得更远。这是谭平记忆里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时至今日,他说起来仍津津乐道。“那时候我们都还自己改纸飞机,我看我的飞不远,就把机翼改成翘起来样式,然后机头部分抹上一点泥巴,就飞得更远些。”谭平说。
在谭平看来,这是自己“飞天梦”最早的萌芽,成为一名科学家也是谭平少年时的梦想。而在梦想之外,谭平觉得自己还特别“轴”,这对谭平以后进行科研攻关影响巨大。“记得有次考试,我就一直想把一道题做出来,以至于后面的题都没来得及做,老师问我为什么,我就说因为觉得我那道题能做出来。”谭平说。
带着这股“轴”劲,谭平拒绝了家里让他读中专的建议,选择了继续深造。2000年,谭平考上了大学,读了自动化专业,从本科到研究生,谭平逐渐对智能交通产生了兴趣,开始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谭平,本很可能和飞天梦错过,但潜意识中,他依旧对飞天充满向往。“我记得当时毕业写的论文就涉及让汽车飞起来,能够在高楼大厦间立体穿梭。”谭平回忆,加上研究生时谭平的室友和导师,都有从事航天方面工作,他也了解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十分需要新生力量。
正是因为这些影响,谭平在一份偏智能交通应用方面的工作,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七院七部抛来的橄榄枝中间,选择了自己可能需要重新学习的航天领域工作。“我想就像我国航天科技研究是从无到有一样,我也更愿意去做从0到1的原创性工作。”谭平说。
谭平没有想到,重新学习从上班第一天就开始了。第一天上班,谭平的师父就让他改进一个算法,还陪着谭平一直加班到凌晨1点过,结果第二天上班发现算法还是有问题,又对数据重新分析,条分缕析找问题。“当时我就觉得很惊讶,因为完全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就直接让我上手,我师父就说没事,你结合自己学的东西去尝试,会更快一些。”谭平说。
后来,谭平才知道,这是他的第一次“归零”尝试。据谭平介绍,“归零”是我国航天领域创造的一种独特工作方法,因为航天相关工作往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不能放过任何细微的差错,还需要举一反三排查其他差错。“通俗说就是追根溯源,找到并解决问题并反思的过程。”谭平说。
对谭平而言,从事航天科研工作,对他自身而言也是一种“归零”,其中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科研中的“系统”思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小波折,就是对我们运送到空间站一个产品的减重需求。”谭平说。据谭平介绍,当时他们有一个1200克的产品要运到空间站,用了200克的保护装置,因为并非产品本身,保护装置本身也不重,谭平当时就没足够重视,“没想到我们总负责人直接说,发射1千克物资的成本是10到15万元,如果每个都像你这样想,百余件物资又会增加多少重量和成本?” 谭平说,“我当时觉得要求有点严厉,想的是200克的东西最多减一二十克,没想到最后减了80克。”
这件事让谭平知道了,做航天科研工作,要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做到精益求精,不断追求极致,这段经历,也为他后来给天宫做出明星产品“太空冰箱”做好了铺垫。
在运送到天宫空间站的物资中,有一个独特的存在——太空冰箱。因为冰箱中存放的物品需要一直处于低温环境,这是所有物资里唯一在火箭运输过程中还需要保持运行的产品,这也是谭平和团队研发改善近10年的一个产品。
据了解,放置药品和食物的冰箱温度在4℃,体积为30L,放置生物组织材料的冰箱温度为零下20℃,体积为50L。“因为微重力环境下和地球环境用的制冷方式不一样,所以当时我们可以说是没有技术储备,一切从0开始。”谭平说。
据谭平回忆,因为用的材料和技术基本是全新的,对太空冰箱的保温提出了很大挑战,产品最终出来时,距离零下20℃的保温需求还差2℃,他们整个团队为了这2℃攻关了大半年才解决。
“我们达到了负18℃,但最后2℃怎么也下不去,我们就从各种角度想办法。”谭平回忆,一开始是去提高元器件的制冷效率,后来又添加了一些材料进行隔热处理,降低了约1℃后来又通过控制策略以及散热效率的提升,勉强达到了标准。“这时候总负责人提出,我们的指标太保守了,要求负20℃,我们要至少达到负21℃,最后只能不断逼自己,有了灵感,在制冷强度提升空间已经不大的强度下,通过多层保温,达到了标准。 ”谭平说。
谭平记得,作为唯一在火箭发射过程中还在运行的产品,他在2017年第一次飞行试验时十分紧张,眼睛一直盯着反馈回来的各项参数,最终,太空冰箱经受住了火箭发射和在轨过程的考验,成功运用到后续的物资运输和天宫空间站中。
这次“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航天点亮梦想”。谭平表示,航天事业为自己点亮了梦想,未来他会继续努力当我国航天事业的“追梦人”,“首先为天舟货运飞船和天宫的运行继续贡献力量,此外也要进行新一代载人飞船和登月工程的相关产品的研制。”
标签: 四川航天
梅县区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持续打造“三宜”城市
日前,梅县区召开全区住建领域重点工作推进会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会,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动员推进各项住建重点工作取得
佛山布局了10个特色制造业园区 将主打战略性新兴产业
7月10日,记者从佛山市有关部门获悉,为全面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佛山将高水平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全面打响特色制造业园
华津集团金属产业园在江门新会启动建设 预计年交易额超500亿元
近日,总投资13 5亿元的华津集团金属产业园在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启动建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华津集团将配套建设千万吨级码头,着力
韶关仁化周田电商小镇运营启动 预计带动将带动创业就业2000余人
7月10日,韶关仁化周田电商小镇运营启动仪式暨省商务厅、省建工集团驻周田镇帮镇扶村项目推进会举行。周田平甫柰李、鸭稻米、丹霞白毛尖茶
梅县城区11所小学参加参加升公办初中电脑派位 宪梓中学派位2055人
日前,2022年秋季梅县区城区小学升公办初中电脑派位在梅县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梅县区4805名城区小学毕业生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确定初中学校
百亿级大百汇项目签约落户惠州 项目达产运行后预计年产值500亿元
近日,惠州市政府与广东大百汇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惠州大百汇现代渔业产业集群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投资总额约170亿元。根据合作项
南宁岁末年初提振消费系列活动启动
12月11日,由南宁市政府主办,南宁...
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发展官孙健:投资引领中国酒店业下一个二十年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酒店管理集...
全球今日讯!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正式成立财务共享中心
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宣布,正式成立...
住建部:各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已完成98.8%的年度计划任务
12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
动态焦点:深圳“高校保租房”项目,多元化模式助推保租房供应提速
近日,深圳人才安居公众号发布消息...
曲江文旅终止与经发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12月12日,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
前沿热点: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构建“旅行+”出行生态
12月8日,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在苏...
热点聚焦:「平台化」提速冲锋号吹响:2023年,酒店企业何以立足?
“同样是在澳门,去年我们说丽呈创...
微速讯:12月12日,近7成文旅集团股价下跌,酒店集团股价明显上涨
12月12日,酒店板块收录8家,其中...
世界今日讯!海口酒店行业举行工资集体协商签约
近日,海口市酒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世界快报:李剑锋:2023年,民宿行业的春天会来吗?
(迈点专栏李剑锋)2022年对于民宿...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冰雪之冠”完成封顶
12月9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消...
世界热消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进入圣诞模式
12月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开放...
环球要闻:深圳:非居住房屋可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规范既有非居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
全球热消息:黑龙江省2022年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17万套
近日,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
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在吉安召开 共签约合作项目148个
电子信息是吉安市首位产业。7月1日...
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助力江西实现“一张图”走遍重要红色革命遗址
日前,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委...
上饶花家塘新增一处户外GIS变电站 电网供电能力大幅提高
近日,上饶电网花家塘(张家)220千...
技能培训补贴22亿元 广东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记者从广东省财政厅获悉,广东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