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经蚊叮咬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的全身发冷、发热、多汗,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20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我国曾出现两次大范围的疟疾暴发流行,最高峰出现在1970年,全国疟疾发病人数超过2400万。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防治历程推进,我国疟疾防控和救治能力显著提升,疾病负担大幅度降低。
2010年,《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出炉,我国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工作,提出要在2015年消除大部分地区的疟疾,2020年实现全国消除疟疾的目标。
1957年云南省思茅县疟疾防治站人员用666粉消灭池塘里的孑孓(蚊子的幼虫)。新华社记者牛畏予摄
1964年,为预防疟疾等传染病,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防疫站医务工作人员正在作蚊蝇孳生调查。 新华社记者朱于湖摄
1979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遮公社防疫人员在河边采集水样,调查蚊子幼虫的繁殖情况。新华社记者朱于湖摄
2017年8月17日清晨,在安徽省全椒县武岗镇武岗村雄刘村民组,疾控人员正在蚊帐周围观察。新华社发(沈果 摄)
根据世卫组织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连续3年没有本土疟疾病例,并建立有效的疟疾快速检测、监控系统,制定疟疾防控方案,才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
2017年,我国首次实现零本土病例报告的重大突破。
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这是我国继天花、脊髓灰质炎、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之后消除的又一个重大传染病。
这背后凝聚着几代中国疾控人的努力,消除疟疾认证反映了中国疾控事业的卓越成就。
1986年,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兼疟疾研究室主任、副教授李国桥(左一)深入到海南岛黎村,一边为黎族人民治病,一边进行抗疟研究工作。新华社记者潘家珉摄
78岁的云南省卫生防疫站主任医师、著名抗疟专家郑祖佑(左),正在给青年防疫人员介绍防治疟疾的经验。郑祖佑早年毕业于云南军医大学。解放后,他长期在普洱、西双版纳等兄弟民族聚居的边疆重疟区工作,为这些地区培养了一千多名抗疟骨干,并根治了十五万多名现症疟疾患者。各族群众称赞他是云南边疆的“抗疟元勋”。新华社记者周重要摄(1987年8月14日发)
1989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卫生防疫站的卫生防疫人员经常下乡防治疟疾病。这是基诺族医师车英在农村为傣族农民检查身体。新华社记者朱于湖摄
2017年8月16日晚,在安徽省全椒县武岗镇武岗村雄刘村民组,疾控人员王雨(左)和段中玲(右)在观察捕蚊管里的蚊子。全椒县是安徽省2017年媒介按蚊八个监测县之一,通过媒介按蚊的种群和密度调查,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对指导媒介按蚊控制,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华社发(沈果 摄)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我国启动国家疟疾防治项目,旨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中国科研团队克服各种不利条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了青蒿素。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屠呦呦在工作中(翻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000年以来,世卫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这是播后45天的青蒿苗。新华社发
2015年10月6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一名女性展示一片由中国企业生产、含有青蒿素成分的抗疟药物。新华社记者潘思危摄
2020年9月6日,参观者在服贸会综合展区参观展出的青蒿素样品。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21年9月10日,在重庆酉阳县板溪镇,村民在收割青蒿(无人机照片)。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国内较大的青蒿素生产基地之一,全县种植有青蒿6.8万亩。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作为全球重大传染病,疟疾长期威胁着全人类健康。中国已通过多种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抗疟援助。为实现“无疟疾世界”带来信心和助力,中国一直在行动。
1979年,中国医疗队在金沙萨金丹堡医院工作,他们救死扶伤,传授技术,学习经验,对非洲流行的疟疾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医务人员与金丹堡医院化验室主任交流。新华社记者戈春江摄
2004年10月10日下午,在利比里亚绥德鲁附近村庄,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防疫医生使用喷雾机灭杀蚊虫以预防疟疾、登革热、恙虫病和瞌睡病。中国维和医疗队多次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绥德鲁附近热带雨林中的村庄,为当地老百姓免费送医送药,被当地人称为雨林中的"天使"。 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2005年4月2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肯雅塔国家医院,一名医生正在给一名疟疾患者作检查。 新华社记者王晓顺摄
2018年4月18日,在科摩罗大科摩罗岛,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宋健平(中)与当地抗疟项目工作人员开会讨论下一步抗疟工作安排。新华社记者吕帅摄
2019年6月12日,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工作人员在中企承建的污水处理厂内巡查设备运行情况。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2008年与赤道几内亚政府签署工程合同,对首都马拉博老城区污水管网进行改造,并建设该国第一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后,马拉博的疟疾发病率有了明显下降,远低于该国平均发病率。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随着中国的产品、技术、人才和方案
走向世界
中国将继续为全球根治疟疾
贡献出智慧和方案
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
为实现无疟世界和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
贡献中国力量
标签:
梅县区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持续打造“三宜”城市
日前,梅县区召开全区住建领域重点工作推进会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会,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动员推进各项住建重点工作取得
佛山布局了10个特色制造业园区 将主打战略性新兴产业
7月10日,记者从佛山市有关部门获悉,为全面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佛山将高水平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全面打响特色制造业园
华津集团金属产业园在江门新会启动建设 预计年交易额超500亿元
近日,总投资13 5亿元的华津集团金属产业园在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启动建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华津集团将配套建设千万吨级码头,着力
韶关仁化周田电商小镇运营启动 预计带动将带动创业就业2000余人
7月10日,韶关仁化周田电商小镇运营启动仪式暨省商务厅、省建工集团驻周田镇帮镇扶村项目推进会举行。周田平甫柰李、鸭稻米、丹霞白毛尖茶
梅县城区11所小学参加参加升公办初中电脑派位 宪梓中学派位2055人
日前,2022年秋季梅县区城区小学升公办初中电脑派位在梅县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梅县区4805名城区小学毕业生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确定初中学校
百亿级大百汇项目签约落户惠州 项目达产运行后预计年产值500亿元
近日,惠州市政府与广东大百汇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惠州大百汇现代渔业产业集群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投资总额约170亿元。根据合作项
南宁岁末年初提振消费系列活动启动
12月11日,由南宁市政府主办,南宁...
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发展官孙健:投资引领中国酒店业下一个二十年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酒店管理集...
全球今日讯!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正式成立财务共享中心
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宣布,正式成立...
住建部:各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已完成98.8%的年度计划任务
12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
动态焦点:深圳“高校保租房”项目,多元化模式助推保租房供应提速
近日,深圳人才安居公众号发布消息...
曲江文旅终止与经发租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12月12日,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
前沿热点: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构建“旅行+”出行生态
12月8日,同程旅行与捷途汽车在苏...
热点聚焦:「平台化」提速冲锋号吹响:2023年,酒店企业何以立足?
“同样是在澳门,去年我们说丽呈创...
微速讯:12月12日,近7成文旅集团股价下跌,酒店集团股价明显上涨
12月12日,酒店板块收录8家,其中...
世界今日讯!海口酒店行业举行工资集体协商签约
近日,海口市酒店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世界快报:李剑锋:2023年,民宿行业的春天会来吗?
(迈点专栏李剑锋)2022年对于民宿...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冰雪之冠”完成封顶
12月9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发布消...
世界热消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进入圣诞模式
12月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开放...
环球要闻:深圳:非居住房屋可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规范既有非居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
全球热消息:黑龙江省2022年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17万套
近日,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
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在吉安召开 共签约合作项目148个
电子信息是吉安市首位产业。7月1日...
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助力江西实现“一张图”走遍重要红色革命遗址
日前,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委...
上饶花家塘新增一处户外GIS变电站 电网供电能力大幅提高
近日,上饶电网花家塘(张家)220千...
技能培训补贴22亿元 广东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记者从广东省财政厅获悉,广东将于...